趙啟正:以文化為紐帶 開創中俄友好的新世紀 

2003年8月2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斯莫爾尼宮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廖夫市長,

尊敬的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今天,我們從遙遠的東方來到美麗的涅瓦河畔、波羅的海之濱,舉辦“中國周”活動,共同慶祝偉大的聖彼得堡建市300週年。在此,請允許我向聖彼得堡人民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聖彼得堡是一座美麗而神聖的城市,是一座人文薈萃的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與俄羅斯和蘇聯歷史上許多著名事件緊密聯繫在一起,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城市保衛戰神聖的900天,建立了反法西斯鬥爭的英雄業績,贏得了世界人民包括中國人民的尊敬。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至今仍活躍在中國的音樂會和無線電廣播中。

中俄兩國比鄰而居、山水相連,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特別是近代以來,兩國交往日益頻繁。早在18世紀初期,中國官員就出使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地區,寫成了第一部記載俄國地理和風俗人情的著作《異域錄》。中國清政府于18世紀初在北京設立了一所俄語專門學校,培養精通俄國語言的人才。也是在18世紀,中國戲劇《趙氏孤兒》在俄國宮廷和貴族社會中流傳。渴望自由的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從小就嚮往中國,他在敘事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中描寫了迷人的中國風光:“在迷人的田野裏,五月的輕風吹來了涼爽,在飄動的樹叢的陰影裏,中國的夜鶯在歌唱”。俄羅斯天才藝術家列夫·托爾斯泰對中國的文化、歷史、哲學做過深刻的研究,對中國人民産生了深摯的感情和濃厚的興趣。他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民族。在晚年,他遺憾地説,假如我還年輕,我一定要到中國去。據統計,1927年至1937年,中國共翻譯出版俄羅斯文學作品140多種。如列·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裏的《死魂靈》,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等。這些文學作品對當代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中國戰場牽制了大部分日本陸軍,蘇聯和其他盟國一道對中國的抗戰給予了有力的援助。它曾向中國派來了近千名志願飛行員,直接參與對日軍的作戰。他們對敵人的後方進行了猛烈的轟炸,為保衛中國的重要城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駕駛的飛機擊沉了大量的敵人軍艦和運輸船,擊毀大量的敵機。在這些戰鬥中,有200多名蘇聯飛行員為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而英勇犧牲。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向日本宣戰。8月9日淩晨,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有力促進日本侵略者的早日投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國際環境和條件。中國人民對那些為中國的抗戰而犧牲的蘇聯戰士沒有忘記,在中國的大連、長春等地,每年都會有許多中國人到當地的蘇軍烈士墓前表達懷念之情。在那抗擊侵略者的艱難年代,40年代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文學作品,如西蒙諾夫的《望穿秋水》、列昂諾夫的《侵略》、吉洪諾夫的《戰爭》等使曾與侵略者進行殊死抵抗的兩國讀者的心連在一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蘇聯還一直積極支援在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在經濟領域,在50年代,蘇聯曾幫助中國設計和建設156個工業企業,提供了幾十億盧布的低息長期貸款,向中國派遣了1萬多名專家,這些都對加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程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翻譯俄國文學達到高峰。據統計,1949年至1958年的10年間,中國共翻譯出版俄國文學藝術作品3500多種,總印數8000多萬冊。從1949年到1985年,已有5000多位俄國古典和現代作家的作品被譯成中文,基本上覆蓋了俄國古典文學和蘇聯各民族文學中的代表作。蘇聯文學作品在中國人民中間有著千千萬萬忠實而熱心的讀者。這些作品影響了許多中國人。像我這樣年齡的一代人是讀著俄文小説,看著俄語電影,聽著俄語音樂長大的。中國人從俄羅斯電影中看到了冬宮的宏偉與華美,它那淺綠色的宮墻、雪白的立柱、深邃的長廊、華麗的吊燈、精美的壁畫、千姿百態的雕像,以及情趣幽雅的屋頂花園,使中國人讚嘆不已。而柴科夫斯基等俄國音樂家創作的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旋律,使中國人民聽到了俄羅斯民族的心聲,溫馨浪漫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充滿詩情畫意的“紅莓花兒”,低沉悲涼的“伏爾加船夫”號子,奮發昂揚的“喀秋莎”,舒緩優美的“天鵝湖”,至今還受到中國人的喜愛。特別我會記憶著曾淪為英國管轄的香港,在回歸中國那天夜晚,香港維多利亞港灣上空迸發著盛大禮花的時候,響起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我在此地、此時、此景想到沒有更好的交響曲能代替它了!

毋庸諱言,在隨後的近30年時間裏,由於兩國關係出現裂痕甚至全面對抗,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國國內歷史進程的發展,而且還影響了當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變遷。進入80年代後期,雙方在許多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上努力求同存異、優勢互補,使兩國關係逐步走向成熟。十多年來,中俄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建立了從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到各部委的會晤和磋商機制,基本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日益發展,雙邊關係從互相視為友好國家、發展建設性夥伴關係,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到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連續跨上四個臺階。

在中俄友好合作關係順利發展的背景下,中俄文化交流日趨活躍。據中國統計,從1999年到2002年4年間俄國有285個文藝團體赴華演出,在中國雖然票價高昂,但往往座無虛席。聖彼德堡的芭蕾舞團的演出,有觀眾從半夜就去排隊購票。有些遺憾的是同期中國赴俄只有30個文藝團體。相差10倍!我們已初步分析了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原因,中國政府將進一步鼓勵中國文藝團體訪俄,也希望俄國政府和文化界給予支援。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中俄兩國人民之間存在的深厚傳統友誼,儘管經過風風雨雨,但兩國人民真摯友好的感情從未改變,這是我們在新的世紀發展中俄友好關係的良好基礎。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有著世界上最長的陸地邊界。中俄都是世界大國,同屬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有著重要影響;中俄經濟結構和資源存在差異,因此更具互補性,加之兩國的深厚的文化溝通的背景,這就更為兩國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和新的機遇。

中國願意同俄羅斯一道,站在面向21世紀的高度,把兩國關係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準,使兩國精心培育的睦鄰友好關係繼續發展下去,傳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中國願意永遠做俄羅斯的“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

中國網 2003年8月20日


趙啟正:“中國周”將給聖彼得堡帶來精彩節目
趙啟正在聖彼得堡“中國周”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