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出臺“五省一市”方案 吉通可能率先被並  

    已是初秋時分,北方的寒流還沒有到達,但陣陣秋風已開始向人們昭示天氣的變化無常。

    高新網通正式掛牌已整整四個月,內部整合仍在悄然無息地進行。當網通集團的廣告標誌在一夜之間遍及京城的大小街道時,人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變化。但整個網通集團留給人們的印象仍然模糊,北方電信、原網通公司和吉通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局面只能説明,這可能只是一個暫時性的鬆散聯盟。變數,依然存在。

    “五省一市”方案

    近日,從網通集團內部傳出消息,由總部牽頭制定的關於劃分集團和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簡稱網通公司)在南方拓展業力範圍的“171”號文件,已逐級傳達下來。

    根據這份文件的內容,網通公司將其業務範圍集中在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和福建這五省一市,在這幾個省市中,集團不再單獨設立通信公司。而南方其他區域和北方十省的業務拓展則交由集團負責,原則上網通公司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建設。

    網通集團南方拓展部的一位官員在解釋“五省一市”方案出臺的背景時認為,電信分拆後網通集團在南方只有骨幹網,沒有城域網和接人網,想要在中國電信盤踞的二十一個地區撕開缺口,就必須利用網通公司和吉通在南方原有的網路和人員。另外,由於資金有限,因而根據不同區域採取網通公司、網通公司+集團或集團單獨拓展的模式來進行。

    “五省一市”方案的出現,意味著網通公司有別於全國性電信運營的過去。

    但外界似乎更願意將這一方案視為網通集團內部各派力量較量的結果。其中頗為微妙的是,浙江作為網通公司在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並未被劃到五省一市中去。在杭州和寧波,網通公司同自地廣電部門的合資公司早已完成城域網和接人網的覆蓋,寬頻用戶超通10萬戶,市場份額已超過中國電信。

    同樣,較為富裕的江蘇、廣東等省份,網通公司均無法染指。而之所以將上海劃給網通公司,一説,主要是考慮上海市政府是網通公司股東之一,另外網通公司的國際出口設在上海。但實際上,作為中國電信的大本菅,上海電信又是最具超前意識的地方電信,無論是集團還是網通公司均無法衝破電信的鐵幕。因此,上海市場對於網通公司來悅,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最讓人擔心的是,伴隨著經營範圍上的收縮,網通公司在其他地區的分公司以及合資公司的命運會如何?網通公司目前擁有9家合資公司,大多和當地廣電部門進行合資,其北京市場的IP電話及網路服務收人今年可望達到4億元。據説,方案公佈之時,杭州網通的老總就曾隻身前往集團總部,希望得到更為確切的説法。

    網通集團的人説,合資公司對於通信公司會將他們擠到一邊去的擔心,是沒有道理的。合資公司可以利用集團的號碼資源、牌照資源擴大業務範圍,同時使用手中的網路資源幫助通信公司落地,雙方不存在行政關係。但網通公司在五省一市外的分公司,將不會被允許繼續擴大業務規模。

    北京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經營範圍的劃定對於網通公司可謂機遇和風險並存。機遇是,網通公司可以依託集團的資源,在南方市場上擴充自己的實力,從而增強自己在集團重組中的話語權。風險則在於,這一進程將遭到中國電信的強力狂擊。

    但事實上,網通公司在杭州、寧波的業務並未止步不前,以“專業的企業電信服務”。為口號的CNC-CONNECTED業務仍在擴展。

    整合之路

    網通集團成立之初,曾有人將這個新組建的電信巨頭比作“北方聯盟”。意思是,強大的原中國電信北方十省,猶如一堵密不透風的墻,網通公司和吉通很難滲透進去。現在看來,這種説法不無道理。

    新網通在今年5月17日正式掛牌。由於整合三家不同運營商必定涉及各方利益,因此,國務院採取了先重組後整合的方式,希望以時間為代價,來減緩三方整合帶來的劇烈振蕩。

    實力決定重組過程中的話語權,掛牌後的網通集團立即著手在北方十省設立了通信公司,同時組建南方拓展部,走上了一條擴張的道路。擴張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網通集團之所以能在後來的“五省一市”方案中,把廣東、江蘇和浙江等重點地區納入自己的版圖,很重要的一條理由即是:這些省份的通信公司已經先於方案出臺之前開始籌備了。

    集團的迅速擴張,也引發了諸多的問題。最為現實的是,集團、網通公司和吉通三方將在同一市場上來爭奪客戶。眼看集團內部的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勢,集團方面提出了“山東模式”,即通過建立聯席小組的形式,協調三方的價格,共用資源,共同拓展市場,並希望將這種模式向其他地區推廣。

    不過,即使在網通集團內部,也有不少人對山東模式在不同地區的適應性提出了質疑。山東網通的業務量不到通信公司的1%,只要通信公司願意坐下來談,大多數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而在網通和吉通實力較強的地區,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

    “五省一市”方案被認為是繼山東模式之後,又一加速整合進程的舉措。但分析人士卻認為,簡單劃分地盤的方法,除了讓各方勢力有了一次制衡對方的機會外,並非網通集團整合的終極目標。無論是試圖在理念上進行整合的山東模式.還是在業務範圍上進行整合的“五省一市”方案,最終都必須轉化為資本層面上的整合。

    在網通集團的三方勢力之中,吉通由於實力最為不濟,很有可能會被率先合併入集團。網通公司的情況相對比較複雜,除去中科院、上海市政府、鐵道部和廣電總局四家股東以外,網通公司還在2001年進行了一次私募,新聞集團、高盛等海外巨頭共出資3.25億美元,持有網通公司12%股份。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由於私募是通過網通公司在香港的紅籌公司進行的。而且中國已經加入WTO,外資被清除的警報已經解除。四家國內股東中,鐵道部和廣電總局當初出資成立風通公司基本上是國務院電信改革的號召,因而,網通公司未來的命運實際上是掌握在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這兩個強力股東的手中。網通集團的人説,“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我們和中科院及上海市政府進行協商,但最終結果還要國務院的領導拍板”。因此,網通集團的整合方案,在新一屆政府産生之前,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結果。

    目前從網通集團內部傳出的消息是,明年年初,網通公司和吉通的銷售收入就會被納入集團的報之中。最遲到明年年底,三方的報表就要進行合併。

    吉通率先被“消化”?

    與大小網通爭奪話語權的熱鬧場景相比,站在一旁的吉通則越發寂寞。吉通曾經風雲一時,但被重組進集團後,開始慢慢脫離人們的視線。此次的“五省一市”方案中,吉通更是扮演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似乎根本沒人在意它的存在。越來越多的資訊表明,吉通很有可能率先從資本層面上被徹底整合進入網通集團。

    吉通成立於1994年,最初由電子工業部發起,主要股東均來自電子工業部系統的大型國企。此後,張宏偉旗下的錦州港曾受讓彩虹集團持有的吉通股份,成為吉通的第一大股東。吉通原本希望民營資本和WTO以後外資的進入,能給吉通帶來新生,但大重組的到來打破了吉通的希望。

    由於缺乏成規模的骨幹網,吉通主要依靠租用其他運營商的網路來經營自己的數據業務。在幾大運營商縫中生存的吉通一直舉步維艱,即使是晚成立數年的網通公司,也迅速在規模和收入上超過了吉通。

    網通集團的人説,對於如何整合吉通,集團方面準備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劃撥的方式,將吉通原有的國有股集中到財政部手中;另一種方式,不排除集團出錢向電子工業部和錦州港購買吉通的股份。

    但一位接近吉通的人士認為,以吉通目前的情況來看,要網通集團出錢購買股份很難。吉通的運營開支主要用在其租用的網路上,這部分成本現在看來並未因重組而明顯減少。由於經營不善,很多吉通的分公司負債情況嚴重,有些負債甚至達到了千萬級。“即使是採取國家劃撥的方式,恐怕網通集團都不想背上這個包袱。”他説。

     經濟觀察報 2002年09月22日


中國電信與網通簽署合作協議
網通將在南方建設長途網
未獲經營長話資格 網通吉通公話點被叫停
新網通打響進軍南方第一槍
電信網通大客戶競爭升級
網路電話首次開禁 新網通下月發佈IP800免費電話
新電信和新網通成立 收入份額最新披露
新網通新電信今天正式掛牌 “五加一”格局成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