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撤離印巴邊境的國際、國內因素  
傅小強

    10月16日,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從印巴邊境撤走駐軍,但仍保留駐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地區的軍隊。自去年12月13日印度國會遭受恐怖襲擊後,印度就在印巴邊境陳兵70萬,巴基斯坦也針鋒相對以30萬兵力對抗。這種劍拔弩張的緊張對峙狀態一直持續到目前。印度對巴基斯坦大兵壓境的理由是巴基斯坦支援了對印度的恐怖襲擊。那麼,印度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部分撤軍呢?

    同去年末相比,印度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早已今非昔比,這是印度決定部分撤軍的重要原因。首先,國際反恐大環境已經起了變化,印度已不可能動用武力打擊巴基斯坦境內的武裝組織基地。去年末,印度是美國阿富汗反恐戰爭的重要盟友,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的成功方式使印度看到了用武力解決“跨境恐怖主義”進而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希望。印度政界和輿論界均認為,既然美國能用武力在阿富汗打擊對美進行襲擊的恐怖分子,那麼印度也可以同樣用武力報復對印搞恐怖活動的克什米爾武裝分子。目前,美國的國際反恐重點正在轉向伊拉克,如果印巴發生大規模衝突,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必將被打亂,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計劃也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決不會允許印巴衝突升級而影響其軍事部署計劃。因此,在美國要求印度撤軍的強大壓力和斡旋下,印度未敢動手。而巴基斯坦也明確提出,如果印度膽敢在克什米爾動手,那麼印巴之間的衝突就有可能向全面戰爭和核戰爭的方向升級,這也是 印度雖然陳兵70萬卻未敢冒險動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911”事件後,巴美關係迅速升溫。巴基斯坦全面調整對美戰略,成為支援美國反恐的重要前線國家,美國同時解除了自1998年印巴核子試驗後對印巴雙方的制裁。一年來,美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價值20億美元的援助,並且允許巴基斯坦延期支付到期的30億美元債務。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夫威茨9月30日在美巴華盛頓商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鄭重表示,布希政府十分看重巴總統穆沙拉伕在反恐戰上給予的支援,華盛頓不會忘記巴基斯坦的好處。他説:“沒有巴基斯坦的支援,我們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沃爾夫威茨進一步指出,美國已經向伊斯蘭堡提供了20億美元的援助,最近,白宮又在督促美國國會再支援巴基斯坦10億美元。現在,布希政府已經派遣兩名高級官員就反伊計劃加強與穆沙拉伕政府的聯繫。

    目前,在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巴美關係對美國至關重要。因為巴基斯坦已成為美國調整對伊斯蘭世界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南亞,雖然印度對美國的長期戰略地位並未降低,但阿富汗反恐戰爭顯然使巴基斯坦對美國的重要性在近中期內超過印度。美國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情報來源主要依靠巴基斯坦,戰後的阿富汗重建也離不開巴基斯坦,要清剿藏匿在巴阿邊境地區的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殘余還需要巴基斯坦的配合,巴基斯坦向美軍提供了4個空軍基地,允許這些基地為美軍提供後勤補給。印度在印巴邊境陳兵數十萬,這對巴基斯坦構成了強大的軍事壓力,使原來駐守在西面巴阿邊境的巴基斯坦軍隊被迫向東調防,從而不利於美國清剿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殘余的行動。因此,美國今年多次派國務卿、國防部長等重要官員調停印巴衝突,要求印度從印巴邊境撤軍,同時也呼籲巴基斯坦停止支援對克什米爾的武裝滲透活動。

    再次,印度重兵屯集印巴邊境收到的效果並不明顯,克什米爾地區內的爆炸襲擊案仍時有發生,而重兵集結印巴邊境卻使印度花費了大量資金。目前,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的議會選舉已經結束,這使印度找到了撤兵的大好時機。以國大黨為首的反對黨十分不滿政府對巴軍事高壓而收效甚微的政策,克什米爾人民對因軍事壓力引起的穆斯林武裝組織的反抗和爆炸襲擊也怨言甚多。印度在克什米爾的重兵並沒有起到減少爆炸事件和平民死亡的作用,據美國一家研究所統計,與去年相比,克什米爾的爆炸事件上升了30%。在此次克什米爾選舉中,印度人民黨的盟友國民會議黨慘敗,失去了半個世紀來在該地區的執政地位,而國大黨則成了此次大選的贏家,議會席位猛增。重兵集結與克什米爾選舉成果形成的強烈反差促使印度政府反思其對巴實行的軍事高壓政策。

    印度從印巴邊境部分撤軍,是印度政府在內外壓力下所做出的政策調整。這種調整將對印巴關係、印美關係等産生一定的影響。

    從印巴關係看,印度撤軍緩解了巴基斯坦在東部面臨的軍事壓力,可使印巴雙方從高度軍事對峙的危險中解脫出來,有利於印巴局勢恢復平靜。印度宣佈部分撤軍後,巴基斯坦立即表示歡迎,但表示要“觀其行”。此前,巴基斯坦已多次提出,願意與印度展開和談,但印度一直拒絕,並仍堅持印度和談的前提條件是首先停止對印控克什米爾的跨境恐怖活動。事實上,今年1月穆沙拉伕已經禁止了一部分穆斯林武裝組織的活動,但與基地組織關係密切的武裝組織並不在巴基斯坦的控制區內,對此巴也無能為力。巴認為,印度幾十萬大軍都沒能控制住這些武裝分子,巴基斯坦又怎麼能有這個能力呢?目前,巴基斯坦的大選也已結束,也許兩國在軍事對峙緩解後,能找到坐下來談判的時機。

    從印美關係看,印度撤軍也是印度對印美關係反思的結果。9月末,印度財政部長賈斯旺特辛格在華盛頓召開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大會上就向美國抱怨,任何國家都有先發制人的權利,這不是某個國家的特權。辛格稱:“(一個國家)在受到威嚇時,先發制人或防止他國先發制人是與威嚇相依存的—哪有威嚇,哪就有先發制人。這一點聯合國憲章第51條也有説明,它規定所有國家都有自衛權。”印度意在保留攻擊巴基斯坦的權力,但華盛頓最近則向印度鄭重聲明,巴基斯坦不僅是美國的同盟,而且也需要穩定。9月末,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費斯表示,布希政府將很快恢復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支援,增強其軍事實力。顯然,印度部分撤軍包含著印度對美國南亞政策的不滿,也是印度開始反思印美關係後採取的重要舉措之一。

    從印度國內看,這次撤軍必將引起國內各界對印度外交政策的大反思和大辯論,印度原計劃搭乘美國反恐快車的策略看來必須改變,對巴強硬的政策也值得思考。近期印度媒體上的評論文章似乎都在傳遞一個共同的資訊:印度這樣一個大國,最終還得從本國實力和國家利益出發來制訂外交戰略,而不應將希望寄託在某個超級大國身上。

    無論如何,印度部分撤軍並未包括克什米爾地區的駐軍,但畢竟朝印巴關係緩和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印巴兩國經歷了10個月的緊張軍事對峙,終於可以看到一絲和解的曙光。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國網2002年10月18日


印度稱從印巴邊界地區撤50萬印軍需6周時間
安南歡迎印度和巴基斯坦作出從邊界撤軍的決定
印度將就是否從印巴邊界撤軍做出決定
印巴試射導彈:美國失望英國遺憾
美為何大搞印巴“軍事平衡”?
克什米爾選舉:投票率高 舞弊行為重
印巴兩國的導彈力量大比拼
[印巴形勢]印決定從邊境召回軍事教官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