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漁民大遊行前因後果面面觀 
曾潤梅

    11月23日,繼“8.27反健保調漲大遊行”、“9.28教師節大遊行”、“11.10勞工秋斗大遊行”後,12萬農漁民也走上街頭,抗議陳水扁政府整頓基層金融機構決策失當。接二連三的遊行抗爭活動顯示,台灣民眾尤其是曾為民進黨堅定支援者的勞工、農民對陳水扁政府的不滿已到了不得不用行動抗議的地步,這必將對陳水扁2004年的連任之路産生一定的衝擊。

    陳水扁一向視農漁會為國民黨的選舉樁腳,而農漁會信用部則是其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陳水扁上臺後便一直意圖斬斷國民黨的“人脈”加“錢脈”。8月22日,臺當局以農漁會信用部“經營惡化”為由,決定對部分信用部進行分級管理。然而,農漁會信用部不同於一般的商業銀行,除了方便農漁民進行小額存貸外,還長期擔負農業技術輔導及品種推廣的任務,接管信用部就等於“消滅農漁會”、摧毀基層農村組織,農民就失去了賴以表達利益的管道,當然會引起農漁民的強烈反彈。雖然在農漁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的壓力下,陳水扁基於穩住基本選票考量,于11月17日宣示暫緩整頓農漁會信用部,但已無事于補,憤怒的農漁民仍如期于11月23日號召12萬人走上街頭。

    一、陳水扁治島無方是遊行頻頻的主因

    近一段時期,為抗議陳水扁上臺後因治島無方導致經濟景氣不斷下降,農工、教師、農民為了生存的權利紛紛走上街頭,發泄心中積壓以久的不滿,其中又以“11.23農漁民大遊行”規模最大、波及面最廣大、影響也最為深遠。

    (一)台灣經濟持續不景氣導致民怨沸騰。陳水扁上臺後,由於兩岸關係持續緊繃、政局動蕩不安,加之陳本人施政能力低下、決策粗糙、政策混亂,以致台灣經濟景氣不斷下降。據臺“行政院主計處”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兩年多來,經濟增長率由上臺前的7.9%下跌至負2%;股市由上臺之初的8820點跌破4000點,民眾財富縮水近50%;平均失業率由上臺前的2%左右升至5.35%,廣義失業率高達7.45%,失業人數達53萬人,受波及人口超過130萬;有近70%的上班族害怕自己失業;有80%的家庭已經感到進入了“新貧窮時期”;更有20%左右民眾,主要為農民、勞工等弱勢團體開始靠吃老本甚至借貸度日。

    最初,人們以為台灣經濟不景氣只是短暫現象,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並相信了民進黨的解釋,但是等待了一年之後,台灣經濟仍然毫無起色,台灣民眾因經濟不景氣而累積的不滿情緒日漸升高。

    (二)民進黨迅速墮落令台灣民眾極為失望。陳水扁上臺後,一是打著“反黑金”旗號迅速“白金化”,與大財團、地方派系、黑道勢力相勾結,建立所謂“白金體制”。政策以大財團的利益為考量,離基層民眾越來越遠,甚至為了圖利大財團,不惜損害基層民眾的利益,如在農漁會信用部整頓中,為了方便財團兼併及圖利大財團,故意低估農漁會的資産和高估農漁會的負債。二是權力令民進黨迅速腐敗,各方勢力搶奪權位,買票、賣票、綁樁事件層出不窮。民進黨為全面“綠化”公有金融機構與企業,酬庸本黨人士或親民進黨人士,將一批兢兢業業的專業經理人趕下臺,這種“用人唯親”的行為甚至引來一直傾向民進黨的台灣政論團體澄社的痛批。三是“以選舉治國”激發民眾不滿。經濟不景氣,陳水扁卻無意“拚經濟”,反而一心一意“拚選舉”,如為了合理化其在黨內的一元領導地位,以便在選舉時有力地動員黨政輔選力量,於今年4月兼任黨主席,集將黨政軍大權于一身;為了凝聚“台獨”基本票源,不僅今年8月3日拋出“一邊一國、公投立法”謬論,引發兩岸關係緊張,並阻撓開放兩岸“三通”等等。

    二、農漁民大遊行對台灣政局産生一定衝擊

    曾經是民進黨忠實支援者的農漁民舉行了台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遊行抗爭活動,而陳水扁本人在危機處理中一意孤行、決策反覆的作法都將對台灣政局産生一定的影響。

    (一)決策反覆使陳水扁個人執政威信受挫。從陳水扁上臺之初粗暴地決定停建核四,在引發曠日持久的政局動蕩後又宣佈續建,到現今先是在不了解情況下信誓旦旦地高呼“寧可失去政權也要進行改革”,之後又自食其言等等都歷歷證明,陳水扁上臺兩年多來,執政能力並沒有任何長進,依然處在決策草率、有欠周延的模式之中,讓支援或反對改革者都非常失望。近來,臺媒體所作的民調顯示,陳水扁的施政滿意度已創下新低紀錄,不滿意度則創下新高,超越了滿意度。

    (二)“一人決策”激化民進黨內部矛盾。陳水扁在沒有告知黨內同仁甚至連“行政院長”遊錫堃都蒙在鼓裏的情況下,宣示暫緩整頓農漁會信用部引起黨內的強烈不滿,紛紛將矛頭對準陳水扁,甚至點名陳應為此事負責。以“派系共治”著稱的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後,黨內不僅瀰漫“唯扁是尊”氣氛,更經常被陳水扁排斥在政府決策核心之外,且要承擔一切施政責任,令各派系極為不滿。農漁會政策轉向暴露了所謂的“黨政同步”只是為陳個人擴張權力的擺設,“黨政同步”後的中常會反而愈來愈像橡皮圖章。目前,黨內要求陳水扁改變“一人決策”進行“集體領導”的呼聲再起,但慣於獨斷專行的陳水扁能否學會與別人分享權力將影響民進黨內部的團結。

    (三)重創“內閣”士氣。雖然臺“憲法”規定“行政院長”為最高行政首長並向“立法院”負責,但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行政院長”一直是聽命于“總統”,不僅從未成為真正的高行政首長,反而擔負所有施政責任。正因為“總統”與“行政院長”之間權責不明,加之陳水扁每到關鍵時刻都將責任推給“行政院”,以致于陳水扁上臺兩年半來,換了三位“閣揆”,大大小小的“閣員”更是更換頻繁。陳水扁在處理農漁民大遊行危機中,痛批“行政院”能力低下,“欺上瞞下”,應擔負所有責任,以致“行政院長”遊錫堃、“財政部長”李庸三、“農委會主委”范振宗紛紛提出辭呈。遊錫堃三度請辭未準後,雖接受了陳水扁的慰留,但兩人已經受傷的互信在短期內恐怕一時難以縫合。

    (四)支援者鬆動,政黨輪替契機正在悄悄形成。廣大勞工和中南部農漁民長期以來一直都是民進黨的忠實支援者,尤其是南部農漁民是陳水扁在2000年“總統”選舉時擊敗對手的關鍵票倉。在這次農漁民大遊行後,民進黨在中南部的農民票倉勢將有所鬆動,為泛藍軍整合重新奪回政權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胡忠信指出,從最近一連串街頭遊行來看,台灣社會各階層對陳水扁政府的不滿也累積到爆發的程度,民進黨傳統的基本鐵票已開始鬆動,“二次政黨輪替”的契機正在悄悄形成,這種氛圍將對年底台北、高雄市長選舉,以及2004年“總統”選舉産生一定的殺傷力。從目前來看,農漁民大遊行已對年底台北、高雄市的選情産生了一定的衝擊,如在台北市方面,馬英九最近拿農漁民議題,拉高選戰層級,激發支援群眾的投票熱情,並進一步邊緣化民進黨市長參選人李應元;在高雄市方面,民進黨候選人、現任市長謝長廷的支援率已從四成降到三成五,國民黨的黃俊英則突破三成,兩人差距已從15個百分點縮小到5個百分點,對謝長廷産生一定的壓力。

    (五)民進黨挑動省籍矛盾失靈。在一連串的遊行抗爭活動中,民進黨本來意圖使用其最擅長的挑撥省籍矛盾、統獨分歧的伎倆抹黑、分化遊行隊伍,如誣稱遊行活動是有政治力介入,遭到有心人士的操控等等,但這些指控不僅引起勞工、農民團體更大的反彈,並加強了遊行隊伍的團結。民進黨在遊行中操作省籍首次失靈的原因在於對於絕大部分的人民而言,生存(包括活下去和活得好)永遠是比什麼都還要重要的事。一位農民婦女説得好:“我們生活都已經活不下去了,已經在農村等死,還管什麼統獨”。

    民進黨的基本支援者紛紛走向街頭,表達他們生計艱窘的憤懣與無奈,表明民進黨的政治蜜月期已經快要走到盡頭,“換人做做看”、“二次政黨輪替”的氣氛正在形成。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2年11月29日


質疑當局虛應 臺農漁民不排除明春再次大遊行
臺農漁民遊行風波:遊錫堃收回辭呈 兩高官下臺
親民黨人士指遊錫堃應為農漁政策負責並辭職
台北逾十萬農漁民街頭遊行
13萬農漁民聚台北下午2點遊行
臺“行政院”宣佈暫緩實施農漁會分級管理措施
台灣農漁民與當局攤牌 掛牌成立農漁會自救會
台灣十萬農漁民上街抗議當局“消滅”農漁會
台灣10萬農漁民準備街頭做飯抗議當局政策
台灣百家“農漁會”瀕臨倒閉
李登輝陳水扁為何開罵?只因農漁會是大票倉
農漁會改革涉及利益糾葛 陳水扁李登輝互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