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龍在中銀論壇上闡述今後中國貨幣政策  

    據央行消息透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近日在中國銀行“經濟全球化與銀行業的未來”國際金融高層研討會發表演講,闡述了今後幾年中國的貨幣政策。現將全文刊登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高興參加這次為慶祝中國銀行成立90週年而舉辦的國際金融高層研討會。我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借此機會,我想就今後幾年的中國貨幣政策問題作一簡要論述,供大家研究。

    一、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要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又要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援力度,這是我國制定貨幣政策的基本原則。從1993年開始,我國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貨膨脹,實現了國民經濟“軟著陸”。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針對這種狀況,中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是提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而是提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貨幣政策稱之為“穩健”,而不稱之為“積極”,這是因為: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商業銀行自我約束能力弱,不良貸款比例過高;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失衡,而不是貨幣供應不足。在此情況下,如果實行過分擴張的貨幣政策,不但無益於防止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而且還會危害宏觀經濟健康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保守消極的政策,更不是收縮貨幣供應。它包括以下積極的內容:一是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近幾年貨幣供應量增長幅度,比經濟增長與物價增長之和高出5個多百分點。二是引導商業銀行調整貸款結構。1998年以來,增加個人住房等消費貸款5000多億元,共發放固定資産投資貸款1萬多億元。三是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四是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取消貸款規模控制,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一項正確的宏觀決策。今後幾年,人民銀行要加強銀行監管,促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2—3個百分點。同時,要在穩定幣值的前提下,支援國民經濟每年增長7%左右。面對這兩個基本要求,人民銀行要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進一步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援力度。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是總量政策。當前,我國出現的商業銀行資金頭寸寬裕而中小企業普遍反映貸款難的問題,並非是人民銀行實行了偏緊的貨幣政策,而是企業運作機制方面存在弊端。解決這個問題,應當立足於改革企業制度,一方面工商企業要創造貸款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要擴大資金行銷。2002年貨幣信貸預期調控目標為: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分別增長13%左右,現金(M0)凈投放不超過1500億元,全部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3000億元以上。

    二、完善貨幣政策運作機制今後幾年,我國市場化程度會大大提高;加入WTO,金融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面對上述變化,如何完善貨幣政策運作機制,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要探討中國貨幣政策仲介目標的選擇。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在這個問題上,我國和許多國家是一致的。過去,我們主要依靠貸款規模控制來實現這個目標。從1996年開始把貨幣供應量作為了貨幣政策操作的仲介目標。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對貨幣供應量作為仲介目標的爭論日益增多。有人認為,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仲介目標。我認為,目前貨幣供應量與産出、物價之間仍然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而且可以通過利率、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對其加以調節。因此,中國目前仍需把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操作的仲介目標。同時也要認真探討其他參照指標,研究新形勢下仲介目標的選擇問題,特別是要更好地發揮利率杠桿調控宏觀經濟的作用。二是協調好本外幣利率政策,充分發揮利率杠桿作用。中國參加WTO後,國際資本流進、流出規模會加大,外幣利率與人民幣利率相互影響會更為密切。但是,由於人民幣是不可兌換貨幣;中國依然主要靠擴大國內消費和投資發展經濟;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常常不在同一個週期。1998年,中國防止通貨緊縮,要降低利率,而美國正在防止通貨膨脹,要提高利率。因此,中國需要並能夠在較長時期內繼續執行獨立的利率政策。對外幣利率,按國際市場及時調整;對人民幣利率,則根據國內宏觀經濟需要進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發生一些套利行為,出現一些負面影響。但是,與放棄獨立的人民幣利率政策相比,這個負面影響要小得多。今後幾年,我們要穩步推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首先,是擴大利率的浮動幅度,規定貸款利率上浮的最低限或存款利率下浮的最高限。其次,是大力發揮公開市場操作的作用。到2001年底,全國累計發行的國債、金融債券、商業銀行票據、企業債券已近4萬億元,中央銀行可以更多地通過買賣各種債券的方式來及時調整貨幣供應量,影響市場利率。三是關注金融資産價格的變化,支援資本市場發展。我國工業企業實際資産負債率在75%左右,相當多的企業並不具備貸款條件。1992年以來,我國工商企業已從股票市場籌集資金7700億元,這是很大的進步。但是工商企業生産建設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這期間全部金融機構貸款增加了8.6萬億元。居民的大量儲蓄不能直接轉化為投資,而是存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吸收大量資金,又難以找到更多具備貸款條件的企業。這種融資結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的浪費,而且也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難以通過商業銀行傳導到工商企業。因此,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還需要關心和支援資本市場的發展,支援符合條件的證券投資基金和基金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允許證券公司到銀行辦理證券質押貸款。

    三、加強金融監管,促進銀行改革,為有效執行貨幣政策創造條件把貨幣資金集中起來,再及時配置到各地區、各産業、各企業,是通過商業銀行來實現的。1998年,人民銀行取消貸款規模控制,開始運用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調控貨幣供應量。但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由於多層管理、多層經營,分支行尚未完全做到根據當地信貸市場變化及時營運資金。由於上述原因,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難以有效傳導。到2006年,我國要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中資商業銀行將面臨巨大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必須進一步加快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把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為真正經營貨幣的企業,並努力提高資金使用的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水準。主要措施:完善法人治理,增強其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實行審慎會計制度、貸款品質五級分類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呆賬準備金提取和核銷制度;降低不良貸款,今後幾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每年要下降3個百分點;在降低風險資産和自我約束基礎上,通過中央財政幫助和實行股份制改造,使其資本充足率達到規定的標準;提高資訊披露的透明度,今年6月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要披露上一年經營資訊。總之,經過幾年努力,必須使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具備與外資銀行相競爭的能力,併為提高執行貨幣政策水準創造條件。

    四、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可兌換進程

    中國從1994年開始實行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7年多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名義匯率累計升值5%,如果考慮物價因素,升值30%左右。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有利於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到今年2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2235億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12億美元。目前,中國的外匯市場出現的供大於求,是在外匯管理基礎上實現的。如果我們逐步放開外匯需求,就不會出現人民幣匯率的過度升值。面對參加WTO的新形勢,要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並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

    到2001年底,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全部外債和企業到境外籌集資金共計6000億美元;同時,國家外匯儲備、金融機構境外凈資産和企業在境外投資已超過3500多億美元。這些情況表明,中國運用外資已進入一個新階段,即在大量吸引外資同時,對境外投資也逐步增加。參加WTO後,國際資本流動加大,必然會對資本項目可兌換提出要求。

    早在1993年,我國就提出創造條件使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貨幣。近幾年,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人民幣的地位不斷提高,不僅在港澳地區普遍被接受,而且一些周邊國家也有人民幣流通,在一些發達國家還有人民幣兌換點。人民幣的自由兌換是有條件的:第一要有較強的綜合國力;第二要有有效的宏觀調控能力;第三要有穩健的銀行體系;第四要有健全的微觀主體。中國現在尚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多年來國際上出現的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十分謹慎,應該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不能急於求成。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跨入新的世紀後,中國人民銀行在依法履行職責方面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我們願意和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共同探討,也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完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提高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水準,更好地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中新社 2002-3-20


戴相龍表示央行支援資本市場發展
戴相龍透露將允許外國汽車消費信貸組織進入中國
戴相龍:希望儲蓄更多投向資本市場
戴相龍:央行已批准首批兩家台灣銀行進入大陸
戴相龍:7年間人民幣升值30%
戴相龍:人民銀行將加強對銀行業的監管
戴相龍説,應採取措施繼續下降銀行不良貸款比例
戴相龍:將進一步支援個人貸款買房買車
戴相龍記者招待會開始舉行
戴相龍:人民幣自由兌換應該循序漸進
戴相龍:在香港註冊的中國銀行重組是成功的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