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中國首份《長江泥沙公報》  

    長江水利委員會今天向全社會發佈了中國首份《長江泥沙公報》。水文專家説,這些寶貴資料由全社會共用,對於治理開發長江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水利委員會有關方面負責人徐安雄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持續監測長江泥沙狀況、研究長江泥沙運動規律,然後向全社會提供研究分析後得出的科學數據資料,為長江防洪、長江三峽等工程建設、長江航運以及南水北調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水土保持部門可根據長江流域各河流的泥沙數據,了解相應地域的水土流失情況和治理成效,據此制定相應治理對策,加強水土流失的防範與治理。泥沙的多少、在各河段的衝淤變化情況關係到堤防的安全,並對航道變化有直接影響。如宜昌-城陵磯-武漢河段,是防洪的關鍵河段,如果泥沙淤積多了,就會在大洪水時抬高水位,防洪就需要據此加強措施,因此,《長江泥沙公報》有助於指導長江防洪建設與航道治理。

    長江中游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相溝通,江湖之間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變呈現比較複雜的相互影響和關聯,定期向社會提供長江水利委員會經過研究得出的泥沙資料,可為國家和湖泊所在的湖南、江西等地方省份進行相關治理提供參考依據。

    《長江泥沙公報》還為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提供泥沙資料,滿足沿江各地建設碼頭、農田灌溉設施、城市供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對泥沙方面的相關資訊需求。

    治理開發長江的科學依據——專家談發佈《長江泥沙公報》的意義

    長江水利委員會今日向全社會發佈了中國首份《長江泥沙公報》。水文專家稱,這些寶貴資料公開向全社會發佈,對於治理開發長江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水利委員會分管水文工作的負責人徐安雄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説,持續監測長江泥沙狀況、研究長江泥沙運動規律,然後向全社會提供研究分析後得出的科學數據資料,為長江防洪、長江三峽等工程建設、長江航運以及南水北調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徐安雄認為,《公報》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提供依據。水土保持部門可根據長江流域各河流的泥沙數據,了解相應地域的水土流失情況和治理成效,據此制定相應治理對策,加強水土流失的防範與治理。

    他説,《公報》的發佈有助於指導長江防洪建設與航道治理。泥沙的多少、在各河段的衝淤變化情況關係到堤防的安全,並對航道變化有直接影響。如宜昌-城陵磯—武漢河段,是防洪的關鍵河段,如果泥沙淤積多了,就會在大洪水時抬高水位,防洪就需要據此加強措施。泥沙淤積的江段,尤其是在枯水期,影響到航運,就需要清除淤泥;一些航運碼頭也可能因泥沙淤積而被廢棄。

    同時,有助於了解江湖關係,為治理提供參考。長江中游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相溝通,江湖之間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變呈現比較複雜的相互影響和關聯,定期向社會提供長江水利委員會經過研究得出的泥沙資料,可為國家和湖泊所在的湖南、江西等地方省份進行相關治理提供參考依據。

    徐安雄表示,《公報》的發佈,為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提供泥沙資料,滿足沿江各地建設碼頭、農田灌溉設施、城市供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對泥沙方面的相關資訊需求。

    徐安雄介紹説,公佈的泥沙資料還為科研院所、專家學者進行相關課題研究提供了數據資料。

    長江泥沙運動呈現新特點

    今日發佈的中國首份《長江泥沙公報》反映了長江含沙量不高但輸沙量大等泥沙基本狀況,揭示了長江泥沙運動的最新變化趨勢。

    長江含沙量不高,但輸沙量大。與海內外著名河流相比,屬少沙河流。但因長江水量豐沛,年入海量約10000億立方米,因此輸沙量總量較大。其中,宜昌段的輸沙量最大。宜昌水文站1950—2000年平均含沙量約1.14千克/立方米,目前年均輸沙量達5.01億噸。由於沿程部分泥沙淤積于湖泊與河流之中,中下游沙市、監利、螺山、漢口、大通等水文站的輸沙量均比宜昌小。

    長江泥沙主要來源於上游,全江輸沙量的90%集中于汛期。長江流域的重點産沙區為金沙江的雅礱江以下至屏山區間,以及嘉陵江支流西漢水及白龍江中下游。這兩條江的多年平均來沙量3.75億噸,佔宜昌站輸沙量的74.9%,最高達90.1%以上。

    近年來長江中下游各站的泥沙呈減少趨勢。長江中下游各站在2000年徑流量大於多年平均值2.4%—13.5%,而年平均含沙量卻小于多年平均值7.4%—24.7%。

    長江中下游河段為沖積性河流,總體上河勢相對穩定,衝淤大致平衡。中游幹流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相通,江湖之間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變呈現比較複雜的相互影響和關聯。

    長江的水沙過程基本上仍保持其自然特性。長江流域已修建大量水庫,但幾乎全在支流上;長江幹流至今只建成一座低壩——閘壩式的葛洲壩工程。此外,為穩定河勢與維護航道,沿江修建了一些河道整治工程,如裁彎與邊岸控制工程,但這些工程對長江徑流過程的影響都不大。

     新華社2002年03月20日


投資長江流域388億移民222萬
劃分三大經濟區 重慶20年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
引長江水入太湖試驗正式啟動
我國設立長江水警
有識之士呼籲設立“長江日”
“長江治理”工程建大示範區
長江水質正在逐年惡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