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人士預測中國經濟 2005年超法國  

    近期,美國經濟學家羅夫斯基(Rawski)發表文章稱,中國GDP(國內生産總值)每年百分之七至八的高速增長存在很大的統計誤差,中國官方高估了這個數值,真實水準應在百分之三至四左右。

    許憲春今天就此事接受了本社記者專訪。他引述了世界銀行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雷(LawrenceKlein)的觀點進行了解釋,二者都對中國GDP增長率從不同方面進行了研究,認為中國官方統計數據基本準確。

    據悉,去年中國在統計工作執法檢查過程中,共發現拒報、瞞報、虛報統計數據事件六萬多起。許憲春説,從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角度考慮,這畢竟還是少數,不能因此將中國的數據看得一塌糊塗。

    許憲春認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説,搞準國內生産總值數據都是不容易的。中國經濟體制正向市場經濟轉換,中國的統計體系也正在向適應新經濟體制轉換。

    “中國GDP統計體系從建立開始只有十七年,統計基礎還不是很完善。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數據不可能沒有誤差,但是這種誤差也決不會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大,我們已經盡可能地使之接近現實。”許憲春肯定地説。

    對於地方上報的統計數字存在不實的情況,許憲春認為,不能把某些地方統計數據存在的問題都歸結到國家數據上。他説,國家統計局在最終數據確定的時候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並沒有照搬地方上報地數據。

    許憲春向記者介紹説,為提高數據統計品質,國家統計局一直不斷調整核算方法,規範資料來源。九十年代以來,統計局開始組織人員直接去基層收集數據,在糧食、棉花産量、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價格調查等領域實行抽樣統計,摒棄了傳統依靠行政報表看數據的情況;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實行企業上報,國家直接匯總,避免一些中間環節的干預;並對統計方法進行了改進,擴大了統計調查範圍。

    談到國家統計局今後將如何提高數據的準確性,許憲春説,國家統計局去年十月開始對傳統的工業增加值不變價的計算方法進行試點改革,改為國際上通行的價格指數縮減的方法,預計今年可以正式推行。因為工業在GDP中佔有較大比重,所以這將對GDP數據統計産生一定影響。此外,國家統計局還將逐步擴大直接匯總、抽樣調查的領域。

    單純統計方法的改進肯定是遠遠不夠的,許憲春懇切的呼籲,中國GDP數據正在接受國內、國際各方的檢驗,統計工作者一定要有責任感,要盡可能把數據搞準。

    最後,許憲春對中國未來中長期的經濟增長作出了預期,他認為中國經濟總量將在二00五年超過法國,二00六年超過英國,但在本世紀內還趕不上美國。

    中新社2002年6月30日


勞動部門官員解讀失業率統計數字
5月份“國房景氣指數”小幅回落  
5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降1.1%
國家統計數據今面向社會服務
行業分類標準重新修訂完成
八成中國人感覺挺安全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統計數字要透明 拒絕暗箱操作
中國即將進行基本單位普查
邱曉華:民間資本將挑中國經濟增長大梁
我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平穩 有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7%的目標 
中國經濟一枝獨秀
我國上半年國民經濟運作呈現六大特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