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家杜馬通過一項法律允許買賣農用土地  

    26日,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一項允許買賣農用土地的法律,這是1917年十月革命以來,俄羅斯在土地所有權問題上邁出的最大一步。當地輿論認為,農田進入市場,將對俄羅斯的農村産業結構、農民生存方式産生深遠的影響。

    在蘇聯時代,俄羅斯農業的主要特徵是土地歸國家所有,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作為農業生産的基本單元具體負責經營和管理,生産計劃、銷售渠道,都由國家統一安排,農民和城裏的工人沒什麼兩樣,按點上下班,按月領工資。俄羅斯獨立以後,私有化浪潮席捲全國,城市裏的工廠商店、賓館飯店、轉型的轉型,拍賣的拍賣,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轉眼成了私人企業主的個人資産。相比之下,俄羅斯農村改革的步伐要慢得多,儘管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早已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取代,但農業生産最基本的生産資料———土地———的所有權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歸國家所有。

    圍繞農村土地是否應該自由買賣的問題,俄羅斯全國上下已經爭論了將近10年。主張農用土地進入市場的右翼勢力認為,俄羅斯農業所以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産業沒有引進市場經濟機制,只有實行土地私有化,才能激活農業經濟。

    與這種觀點相反,以農工黨、共産黨為代表的左派勢力則認為,農用土地實行私有化以後,弱小農戶面臨著土地被“剝奪”的危險。農民一旦失去土地,將會導致涉及社會穩定的諸多嚴重後果。按照左派的看法,俄羅斯的寡頭們在取得城市私有化的勝利之後,早把目光盯在俄羅斯富饒的大片農田上。據俄農工黨領袖的估算,要買斷俄羅斯的所有農田,不過400億美元的資金,這對俄羅斯的寡頭來説,並非什麼天文數字。用不了多長時間,俄羅斯的大片土地就會變成這些人的私有財産,早已被大家忘卻的地主階層將在俄羅斯再次出現。

    關於農用土地私有化以後,外國人是否有權買賣土地的問題,也是這次大討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在這個問題上,儘管國家杜馬各派意見仍然存在分歧,但總體傾向於不能把土地賣給外國人,否則俄羅斯的農業將被外國企業、個人控制,俄羅斯的農村也有可能成為外國人的天下。正是考慮到這個因素,在最後通過的法律中對外國人參與土地買賣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只要是外國人,就沒有權利購買俄羅斯農用土地,俄羅斯與外國合資的企業可以參與土地買賣,但條件是外國資本不能超過50%。

    在俄羅斯農業土地私有化進程中,第一任總統葉利欽和現任總統普京都是堅定的支援者和積極的推動者,只因在葉利欽執政期間,他沒有能力説服國家杜馬多數議員支援這個想法,才使這項工作一直拖到現在才得以完成。按照法律程式,農用土地私有化法律在獲得杜馬通過以後,還要提交聯邦委員會批准,然後由總統簽字,正式生效期要在半年以後。

    俄羅斯農工黨和共産黨等左派團體在議會中的席位再一次應驗了寡不敵眾的簡單道理,這對長期以來以捍衛土地國有為奮鬥目標的左派團體來説,絕對是一個重大打擊。事到如今,這些黨派、團體還是不死心,聲稱要舉行全民公決。

    《中國青年報》2002/6/28


俄羅斯立法允許買賣農用土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