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剎住風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三化”風  

    在正在召開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提出,近十幾年來錯位超載的開發,不少國家級風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 的現象十分嚴重,自然風景遭到空前破壞,有的風景區,正蛻變為吃喝玩樂的遊樂場。

    北京大學世界遺産研究中心的謝凝高教授説:“我國國家風景區80%左右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不少名山大川早已利用超標,這些年把風景區當作旅遊經濟區開發,不僅破壞了景區精神文化功能的優秀傳統,更不符合現代國家公園保護利用的科學要求。”

    專家們反映,過度開發造成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的痕跡嚴重。例如泰安的決策者提出要“把岱頂建成熱鬧非凡的天上城市”,“把風景的泰山,改造成經濟的泰山。”在此政策指引下,泰山被改造為山下泰安城上山,山上岱頂鬧市蓋頂,還有中天門小市,一條公路和三條索道聯成的商業山。還要修名人名花園、電站。黃山上不僅修了三條索道,還在核心精華地段,大興土木,在山頂開發星級賓館,飯店、職工宿舍、商店等,為了解決山上人飲水問題,還在景區建了水庫、蓄水池等。桂林風景區以高價將玉龍河出讓給一個集團經營。更有甚者,一些景區為了牟利,大搞“鬼文化節”、“開棺立屍”、賭場等,還招商引資建設出索道、旅遊列車、娛樂城、主題公園等人工景觀,將風景區變成了“吃喝玩樂的綜合體”。景區充滿叫賣聲,怡情與山水的精神需求讓位於景區盈利的需要,已成為景區遊客見怪不怪的現象了。

    “三化”現象的氾濫,使得風景優美的景區自然度、美感度和靈感度嚴重下降,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空前破壞。據了解,我國的119個國家風景區是大自然的瑰寶,雖然還不到國土面積的1%,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的現象。

    造成“三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風景區性質不明,政府投入不夠。風景區是公益性事業,應有財政支援。119個國家風景區國家只出1000萬元人民幣,有的地方政府將其做為旅遊經濟開發區,每年還向景區收錢,從而迫使景區提高門票價格和擴大商業開發規模,修建多種破壞性的旅遊設施,在一條龍服務的口號下,千方百計地服務於遊人,引導遊人在景區內消費。在南韓和美國,國家公園的經費基本上是1/2國家支出、1/2靠門票和社會捐助。

    二、管理不力、缺乏權威。世界各國的國家公園都是中央直接管理,我國119個國家風景區,只在建設部下屬一個風景處共3個人管,而且只管“業務”。管理力量薄弱只好把風景區交給地方政府甚至旅遊公司去管。由於管理體制不順,條塊分割,景區就象唐僧肉,各相關單位都伸手,區內遍佈部門賓館、地區飯店、單位療養院及培訓中心、鄉村攤點等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保護自然文化遺産的立法滯後,地方政府拿開發區的政策,來套風景區的開發,導致錯位的破壞性開發,國家也難以控制各景區風起去涌的旅遊開發勢頭。

    景區“三化”已引起有關人員的重視。世界遺産委員會對張家界武陵源區考查後,評價:“在峽谷入口區和天子山這樣的山頂上,其城市化對自然界正在産生深度尚不清楚的影響”,評價報告的結論部分這樣寫道,武陵源現在是一個旅遊設施氾濫的世界遺産景區,大部分景區現在像是一個城市郊區的植物園或公園。去年9月,景區決定在三年內將面積達19萬平方米的建築將全部拆除。

    農業文明時代,帝王下詔“凡五嶽及名山,……皆禁樵採。”從歷史上看,不管什麼時代,保護風景區的宗旨都是禁止、限制對其進行經濟開發,保護其真實性和完整性。過度開發,可以休矣!

    專家呼籲:剎住“三化”風

    國家風景區被當作旅遊經濟開發區來開發,“三化”現象也日益突出,怎樣使風景區世代傳承,永續利用,成為專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北京大學世界遺産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認為,建設部應下設國家公園管理司,克服目前風景區政出多門、條塊分割的局面,與國際上國家公園的管理接軌,這也是加入WTO後的形勢要求。他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建立之初就明確是中國的國家公園,應在整治的基礎上參與國家公園的國際組織。他説,風景區應在保護的前提下,按功能分區,應明令禁止在風景區內招商引資搞開發,招商引資應到區外旅遊服務基地去,景區是國家遺産,不是企業,不是商品,應禁止上市,並不準出讓或變相出讓。

    峨眉山國家風景區曾榮獲“中國世界遺産保護先進單位”稱號,峨眉山管委會主任馬元祝説:“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係,應積極倡導軟開發,嚴格控制和限制硬開發,把風景區當成精神資源而不是經濟資源來開發。”他説,近年來,國內“假日旅遊”日益升溫,使景區超負荷接待,加之一些地方管理部門為了短期利益進行錯位開發、超量開發,使景區處於有史以來的高壓和高損耗時期,國家應儘快出臺文化與自然遺産保護專門法,通過立法解決管理體制和保護管理經費的來源這兩大問題,約束和監督景區的開發建設等市場行為,防止過度旅遊和過度開發。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授李嘉樂認為,國家風景名勝區是滿足人對大自然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是人與自然精神往來的場所,保持其自然風貌就是最長遠的開發。他説,風景區的知名度必將促進區外服務設施的開發和建設,為該地區帶來世大的經濟效益,地方政府只圖眼前,不圖長遠。

    據了解,對近5萬首全唐詩電子檢索後發現,描寫自然景觀的詩佔的比例分別為:風41%,山水65%,樹林15%,石和雲佔23%,足見自然景觀對人的陶冶,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專家呼籲,國家風景區不是“唐僧肉”,不要個個伸手要效益,精神的愉悅是無價的,剎住國家風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的歪風,將一片凈土留給子孫後代。

    他國控制景區“三化”的做法

    為了避免景區向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發展,世界上一些國家紛紛採取措施。

    美國國家公園手冊指出:“容許公園進行商業目的旅遊,是一種對國家公園獨特、絕佳財富的浪費,並且所有這類旅遊都應被制止”;“必需的公園內宿營地應根據自然景觀要素來設計和操作,豪華賓館無疑是不合適的”;“把保護生態系統作為公園的根本目的……成為限制遊客設施的理由”;“遊人接受野外生活方式、野遊體驗、公園體驗”。

    南韓國立公園畫冊的大標題寫道:“南韓國立公園無與倫比的美麗,這裡只邀請熱愛自然的人”。

    南韓有20個國立公園,由中央國立公園管理公團直接管轄,僅中央機構的公務員就有67人。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人員更多,總統還設有國家公園顧問。

    新華社 2002年6月26日


錢其琛強調旅遊開發應與資源和環境保護並重
建設部:黃山景區未遭破壞
建設部要求各地制止風景名勝資源過度開發
武當山大型生態旅遊項目全面啟動
四川風景名勝區數量全國第一
水利部公佈首批18個“國家水利風景區”
成吉思汗陵旅遊開發將立項
廣西樂業天坑群將實行保護性旅遊開發
遼寧江西,旅遊開發“手拉手”
陜西開發旅遊新景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