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祖國五年間:“一國兩制”使香港更加璀璨絢麗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5年,香港實行“一國兩制”5年來到底怎麼樣了?正如跨國公司投資者所説,今天的香港仍然是世界上充滿活力的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今天的香港比過去更加璀璨,更加絢麗。

    今日香港更璀璨

    就在香港回歸祖國前兩年的1995年,西方頗有影響的《財富》雜誌,曾經發表了題為《香港之死》的專題報道。報道稱,實施“一國兩制”香港必然會“死亡”。一時間,西方媒體煽起了一股又一股風浪,推波助瀾刻意渲染,斷言:香港回歸中國之日,就是香港毀滅之時。

    現實是最好的證明。還是這個《財富》雜誌,在香港回歸祖國4年後的2001年,為了讓世界各國的政要和商界翹楚,能親眼見證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香港召開了“《財富》全球論壇”,700多位嘉賓會聚香江,親身感受了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營商環境的卓越。

    現在,設在香港的跨國公司已達3200多家,創下11年來最高紀錄;20世紀90年代初,因擔心“一國兩制”而移民海外的港人,已從世界各地返回香港,至今年5月已達40多萬人。

    截至今年5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的港人,已獲得112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入境待遇;同時,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也可免簽證進入香港,共有100多個國家在香港設立了包括領事館在內的官方和半官方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有關機構等一批國際組織,也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

    至2001年,香港外匯資産為全球第三,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達到1112億美元,比1996年的638億美元,增長42.6%,去年,香港的貨櫃吞吐量為世界第一,達1800萬標準箱,比1996年增加400多萬標準箱;同時,香港航空業發展也十分迅速,去年客貨運量,均居世界前列。

    事實説明,5年來,香港不僅沒有“死”,而且比過去更具活力,比過去更加璀璨。回歸後的香港,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繫日益密切。香港,仍然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仍然是亞太地區最具國際化的城市。

    面對今天的香港,《財富》多媒體總裁約翰內德姆先生,前不久在談到他們為什麼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時説:“香港具備了世界上最佳的基礎設施,這是我們考慮在這裡設立辦事處的一項重要原因。”

    不僅是《財富》,世界上許多跨國公司對香港的今天,也表示了相當的讚賞和肯定,德國梅賽德斯 賓士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麥基樂先生説:“香港是一個理想的營商基地。”美國微軟(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簡浩鴻先生説,“香港的法治精神及其協議受國際公約約束是投資香港的關鍵”,“香港特區政府 是在亞洲首個提出實行世貿精神的有關方法及保護方案的機構”。

    成功落實“一國兩制”

    當中國政府決定在回歸後的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時,世界上相當多的人不相信。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權宜之計;有人説,這是中國共産黨的一種談判策略;更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的一種宣傳手段;有人乾脆説,香港一旦回到中國,一切都將會被中國拋棄。

    應該説,除少數別有用心的人以外,人們的懷疑、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能適合這個發育于資本主義胚胎的自由港嗎?

    今天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不僅是一個原有的社會政治、法律制度、生活方式沒有變的香港,而且是一個社會更加安定、法制更加健全、生活方式更加自由的香港。

    30多年前,香港一位17歲的中學生,因為寫了一幅“反對奴化教育”的橫幅,就被港英當局投入監獄兩年。今天,“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公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5年來,香港警方從來沒有拒絕過任何公民依法結社的申請,也沒有對任何一次合法的示威進行過限制。

    投資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是世界上最少干預的政府,香港是世界上經濟最自由的地區。

    香港自開埠至1997年,一百多年間,港英的立法和行政兩局議員,都由港督委任,公眾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民主權利。然而短短5年間,香港市民行使《基本法》賦予的權利,已依法選舉了兩屆立法會的議員。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曾自豪地向新聞界宣佈,現在“香港擁有的言論自由、百家爭鳴的空間比回歸前更寬闊”。調查顯示,香港的新聞自由為“亞洲之冠”。

    “一國兩制”不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美國國務院在發表的《政策法規報告》中指出,現在的香港“傳媒可以自由選擇報道題材”,“市民可向新聞界自由發表意見”;英國外交部和歐盟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是成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香港是“全球透明度最高、管治得最好、政府干預最少的營商地區”。

    真正實現“港人治港”

    一百多年來,歷屆港英政府中的高級官員,幾乎全是英國人。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港英當局為了緩和,搞所謂的公務員本地化,但直至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的重要部門仍然是“海外化”,“華員”大多只是一些低層官員;如果是政務官,要審查幾代的政治傾向,看是否忠於大英帝國,是否受過正統英國教育,是否具有英國國籍等。

    香港回歸前,撒切爾夫人曾斷言:香港離開英國人管治,很快就會垮臺;5年過去了,現實已經證明了撒切爾夫人的武斷。

    1997年7月1日,港英當局留給以董建華為首的香港特區政府的,是“高工資”、“高地價”,“高福利”和所謂的“快餐式民主”的政治“遺産”。

    特區政府成立伊始,還未來得及調整港英時代留下的痼疾,緊接而來的就是席捲全球的亞洲金融危機。特區政府以祖國為後盾,採取強有力措施,迅速擊退了亞洲金融風暴的襲擊。

    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困難,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紓解民困,重建信心。至1999年,出口強勁增長,海外資金大量入世,全年實現了2.9%的經濟增長;2000年,更上一層樓,全年經濟增幅達10.5%,為10年來之少見;去年,在世界經濟不景的影響下,香港經濟出現了暫時困難。特區政府迅速調整自己的發展思路,找到了“背靠內地,面向全球”,“提供高增值服務”的發展方向。今年前4個月,進出口恢復增長,地價開始回升,樓市趨向走旺,旅遊業逆市上揚,專家預測,全年的經濟增幅將會達到2%以上。

    從1999年開始,特區政府在保證行政構架、權力、運作、制度等維持不變中,對公務員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和約制取代長俸制、薪金與表現掛鉤制,簡化紀律處分程式、引入以服務精神為本的管理文化等。截至2001年10月,整個公務員人數比1996年減少3.5%。今年,第二屆特區政府,將實行主要官員問責制,以改革政府架構,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改善公務員在公眾中的形象。

    美國傳統基金會和加拿大弗雷澤學院,稱今天的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美國哈佛國際發展研究院、世界經濟論壇、國際管理及發展研究所和英國的《經濟學家》週刊,稱香港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和營商環境的地區。以港人為主的特區政府公務員,也獲得了亞洲“最不官僚”的美譽。

    香港回歸祖國後,中央政府堅決執行《基本法》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除國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區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獨立司法和終審等一切自治權力。

    香港回歸已經5年,中央在香港只駐有中央政府聯絡辦公室,外交部特派員公署和國防事務。香港的內部事務,完全由特區政府自己負責。

    5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取得中央政府授權,與外國簽訂了60多份雙邊國際公約;以“中國香港”名義,出席了1300多次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其中有700多次是限以政府名義參加的會議;還以中國地區團成員的身份,出席了60多次限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

    這就是回歸祖國5年的香港,這就是實行“一國兩制”5年的香港。

    香港5年的實踐,告訴世界的是什麼?

    香港告訴世界的,不僅僅是香港仍然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仍然是充滿著勃勃生機的亞洲最具世界性的國際都會,而同時告訴世界的,是中國,應該説是中國的香港,創造了“一國兩制”這個人類政制史上的一種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

    《參考消息》2002-06-25


董建華向章孝嚴介紹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情況
姜恩柱説:“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了巨大成功
美駐港總領事肯定“一國兩制”指香港優勢特殊
慶祝香港回歸5週年暨“一國兩制”與和平統一座談會在京舉行
美駐港總領事: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獲長足發展
周南説,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成功的
“一國兩制”能帶香港邁向更大成功
李少光:香港特區護照免簽待遇續增歸功於“一國兩制”
董建華會見兩位外國元首強調“一國兩制”成功落實
英國駐港總領事: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説“一國兩制”在香港深得人心
港府回應美國國務院:香港已全面落實“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五週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