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還能保存多少年?  

    色彩鮮艷的雕塑、壁畫,在完整地保存了幾千年之後,一旦發掘出來,就很快失去了原有的美麗,這樣的遺憾已經不少見。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問題為什麼依然不能解決?記者近日就盤龍城出土文物的保護問題採訪了湖北省考古所黨委書記、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多年的後德俊。

    記者:現代科技很發達,但還是有很多文物得不到完好的保存,有什麼技術難關呢?

    後德俊:即使在國外,也有很多文物不能得到完全保護,而只是延緩其受腐蝕的速度。盤龍城的青銅器中,有些連100年都很難保證。文物保護難就難在它們的複雜性上。不同的材料、産地、貯藏條件,必須用不同的保存方法。比如説木器,用什麼樹的木材做的,用的是樹根還是樹梢,是靠皮的外部還是樹芯的木料,這都會帶來保存方法的區別。就青銅器而言,北方和南方所産銅、鉛、錫的含量不同,是在遺址還是在墳墓裏出土的,是採用何種工藝鑄造而成,未出土時在酸性土壤還是在鹼性土壤裏等,在進行保護時,這些因素都應該祥加考察。

    記者:盤龍城出土了大批珍貴的文物,它們的保護現狀怎樣?

    後德俊:剛出土時,有很多只是破碎的殘片。我們已經修復了一部分,效果比較好。對大多數已採取了初步保護措施,但進一步的修復和完善還未開始。珍貴文物的保護方案已有,小件的已經開始試驗,估計要用幾十萬元、再過三五年才能基本完成。

    記者:聽説盤龍城青銅器中,有的染上了會傳染的“銹病”,這是怎麼回事?

    後德俊:這種“傳染銹”聽起來很神奇,其實只是一種能夠與水、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酸的離子,這種酸會腐蝕銅,産生一些粉末。含有這種離子的粉末被風等外力吹到別的青銅器上,就會繼續反應、産生腐蝕,形成所謂的“傳染銹”。現在染病的青銅器已經被隔離,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記者:文物的保護工作還有其他困難嗎?

    後德俊: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盤龍城雖然受到了政府的重視,但文物保護經費仍然不夠,有一部分是用了我的專項科研經費,對其他的研究課題造成不利影響。我們考古和文物工作者希望通過媒體呼籲,社會各界給古代文明的發掘保護以更多的關心,各級政府多支援我們,為我國悠悠五千年文明的傳承、發揚共同努力!

    新華社 2002年7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