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行長姜建清:撤並機構8700個 明年一級分行全部營利

    2001年中國工商銀行無論在資産品質還是經營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發展,全行也進入了品質、效益和規模協調發展的良性迴圈軌道。

    對一個擁有4萬元億資産,在全球排名前茅的國有大銀行來講,能夠實現這樣的轉變,實在讓人驚訝。帶著種種好奇,日前,記者專訪了這位充滿朝氣的年輕行長。

    資産品質攻堅成效顯著

    記者:2001年是工行歷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據統計,全年實現帳面利潤58.8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而實際創造經營效益為340億元,其中提取呆帳準備金174.6億元,核銷歷年各種財務損失106億元。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得益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平穩地發展,另一方面就是你們在全行開展了大規模的資産品質攻堅。這場攻堅戰是如何取得成效的呢?

    姜建清: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産就呈現了逐步上升的勢頭,一直到1999年,中央實行了債轉股和剝離不良資産的政策才出現轉機。2000年9月,工行不良貸款增長比例開始下降,到2001年,工行不良貸款的比例和絕對額雙雙下降,不良貸款絕對數凈下降了255.5億元,其中呆帳貸款就下降了近95億元,不良貸款比例下降了3.64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這種下降主要在於,我們對存量貸款進行了積極的清收,包括運用法律手段催收、協助企業進行資産重組和債務安排、對實在收不回的貸款進行了核銷等等。

    在不良貸款下降的同時,工行的新增貸款品質也保持了較好水準,根據監測,1999年以來發放貸款的不良率為1.1%,2000年以來發放貸款的不良率為0.47%,2001年發放貸款的不良率為0.22%。

    進行大規模資産品質攻堅,最重要的是觀念轉變,使品質觀念和風險觀念深入人心,第二是嚴格內部管理。比如説,我們自行開發出的一個信貸風險的電腦管理系統,總行可以監控到每一戶企業、每一個機構,對每一筆貸款進行適時監管。

    另外,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信貸結構調整,使貸款的投向更加多元化。其中我們將一部分貸款從生産領域轉向了消費領域。去年我們消費信貸增加了800多億元。消費信貸餘額為2099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的8.15%。和三四年前比,有了很大變化。消費信貸的不良率僅為0.3%。

    2003年一級分行全部營利

    記者:最近,幾家國有商業銀行都在進行機構改革和人員裁減,工行在這方面的力度也很大,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姜建清:在銀行發展過程中,根據需要對一些組織結構進行調整是很正常的。為了適應客戶的需要,這兩年,我們成立了公司業務部,專門為法人客戶提供服務;成立了個人金融業務部,專門為個人客戶提供服務。我們還即將成立機構業務部,專門為特殊企業,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提供服務。

    過去商業銀行管理有多個層次。比如,我們有30多個省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下面有近400個地市一級分行,下面還有1800多個縣一級的分行,再下面還有儲蓄所和分理處。

    這實際上是一個多層次的架構,層層依靠授權,所以授權的鏈條很長,上下的資訊傳導容易出現衰減的現象,內部控制也鞭長莫及,時不時出現一些違規現象和事故案件。

    近兩年來,我們實行了“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機制,充分利用電腦系統,直接對二級分行所有的經營指標進行監管,使管理更加扁平化。對經營出現異動的分行,我們及時給予黃牌或紅牌的警告。黃牌就是警告:整頓和暫停;紅牌就是退出:撤消機構和裁減人員。

    對於撤消機構和裁減人員,我們的態度是謹慎的。我們的原則是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機構才進行撤消。兩年來,工行撤並機構8700個,人員也由55萬人減到42.9萬人,裁減富餘人員近12萬人。我們希望到2003年,工行所有一級分行在計提撥備之前實現營利。

    工銀亞洲會成為香港最佳

    記者:2001年工行成功重組在港機構,重組後的工銀亞洲經營狀況如何?

    姜建清:1999年,工商銀行成功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友聯銀行,更名為“工銀亞洲,當時該行不良資産達31.4%,虧損5.4億港幣,屬香港最差的銀行之一。

    2001年,工商銀行又成功地將香港分行的資産和負債注入工銀亞洲,使該行的經營實力和市場形象大為改觀。2001年末,工銀亞洲的總資産已經達到400多億港幣,不良資産佔比下降為7%。目前,它在香港銀團市場上排名第一,工銀亞洲作為工行兩地業務之間的橋梁,我們有信心使它在2002年成為香港營利能力和成長性最好的銀行之一。

    上市要先達到門檻要求

    記者:近兩年,有關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問題一直在討論之中。有許多專家學者還提出了分拆上市的種種方案,您是怎麼看待這些方案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能在短期內出現突破嗎?

    姜建清:我認為最近幾年不可能有一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上市。有人擔心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規模特別大,證券市場的吸納能力有限。我想這個問題好解決。一方面是證券市場在不斷發展,另一方面是我們已經有海外上市的先例。我認為難解決的是如何達到上市門檻的條件。比如,我們在資産品質的提高、經營效益的改善、內控制度的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機構改革、人員結構調整、財務整頓等方面還要進行一點一滴的積累。

    工商銀行這幾年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把一家國有獨資的商業銀行逐步轉變成一個股份制商業銀行,或者具備條件以後,把它轉變為一家上市銀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目標創造條件,以達到上市門檻的要求。

    至於有專家學者提出的分拆上市的建議,我們也做過研究。我們認為,整體上市和分拆上市各有利弊。比如説分拆上市後,續留部分的問題解決難度就會很大。

    另外,由於銀行內部的資金往來與一般企業是不同的,企業具有獨立性,而銀行機構之間往來非常密切,如果把其中的某一部分分拆出去上市,那麼他們之間的關聯交易披露會非常多。這與一般企業是不同的。

    從國外來看,按地區分拆不同的子公司上市的情況還沒有,只有單個産品分拆上市的案例。但是,單個産品分拆上市又面臨著不好注資和擴張前景有限的問題。

    入世挑戰來自自身

    記者:有機構調查,中國銀行業是入世之後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您是怎麼看待這種衝擊的?工行做為排名世界前十的大銀行,與外資銀行相比,在未來的競爭中,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姜建清:中國工商銀行去年在全球按一級資本排列為全球第七,去年年末的總資産為43000億人民幣,約合5000多億美元。我們預計5年時間可以達到6萬億人民幣,大概為7000多億美元,將進入世界前五名。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經濟體,所以中國的銀行規模也非常大。如果十年、二十年以後,世界前十家銀行有幾家是中國的銀行,我一點都不懷疑。

    問題是,銀行不僅要大,而且要優。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想使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屹立於世界銀行之列的一家優秀的大銀行。

    在和外資銀行的比較中,外資銀行的優勢在於法人治理結構比較完善、産品創新能力比較強、具有綜合經營的優勢;我們的優勢在於非常明顯的本土化、非常廣泛的機構網點、強大的資金實力、客戶的資源和網路,包括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電腦網路。這些方面都不是外資銀行在一年兩年或幾年內所能撼動的。

    所以加入世貿組織對於國有商業銀行來講,是一種漸變,而不是一種突變。如果自己不把國有商業銀行搞好,就會在今後的發展中,一點一點地衰弱,失去你的優質客戶、減少你的市場份額。所以,我一直説,挑戰不是來自於外資銀行,而是來自於自身。

    説實在話,外資銀行看到我們也是很怕的。特別在沿海開放城市,我們這些銀行的分支機構都是非常強大的。比如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它的不良貸款率只有6.5%,利潤38億元,而且科技水準很高,他們根本就不怕外資銀行。相反,外資銀行的競爭壓力就會遠遠大於我們。所以,我認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我們就可以迎接各種挑戰。

    扶持中小企業不看成分

    記者:根據已經公佈的數字,工商銀行的客戶結構中有50%以上是中小企業。但是中小企業並不代表民營企業。在民營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工商銀行在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有沒有一些舉措?

    姜建清:在信貸政策方面,我們是堅持兩個不分的:一是不分企業大小,二是不分所有製成分。為了支援中小企業,我們去年對貸款評估條件做了一些修訂。過去的評估條件對規模大的企業有利。很多中小企業規模雖小,但成長性非常好。調整之後,很多中小企業都符合了我們的貸款條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民營企業也給予了很多支援。

    現在很多民營企業抱怨得不到貸款支援,我想主要是銀行貸款需要某些抵押品或某些擔保。而某些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存在困難,使他的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這個問題現在全社會都比較關注。有些地方成立了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方法。(溫桂勝)

     《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1月15日


工行儲蓄存款餘額超2萬億
工行活期存取不再用憑條
工行為期貨公司提供清算服務
工行發言人:工行貸款不良率接近西方水準
工行將公佈其外資合作夥伴名單
工行全面開辦個人電子匯款業務
工行前三季度實現賬面利潤37億元
工行與太平洋保險公司開展全面業務合作
工行擴大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範圍
工行國家助學貸款形成規模
工行在世界大銀行中排名第七
工行:企業流動資金可迴圈貸款
工行替高校做“管家”
工行積極推進基金託管業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