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美經貿關係事實與數字   
王 勇

    剛剛過去的2001年,將作為中美經貿關係中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而載入史冊,其標誌性事件無疑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發展與態勢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1年,中國對美出口542.8億美元,同比增長4.2%;自美進口262億美元,增長17.2%,對美貿易順差280.8億美元,高於我國整體貿易順差水準。另一方面,美國統計局的數字表明,2001年1至11月,美國對華出口173.2億美元,同比增長18.6%, 從中國進口948.7億美元,同比增長2.7%,美國前11個月對華逆差達775.5億美元,與2000年同期相比略有減少。美國仍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保持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地位不變。

    在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方面,2001年1至9月,新批准美國對華投資項目1872個,美資合同金額54.95億美元,實際利用美資31.83億美元。截止2001年9月底,經批准的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33,127個,美商協議投資金額660.87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332.80億美元。除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外,美國仍然是對華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超過一半來華投資。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華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保險、銀行、分銷、貨運等領域的大公司已經進入中國市場。

    2001年,中美經貿關係表現出以下幾個發展態勢:

    第一,中美雙邊貿易增速放慢,中國從美國的進口遠快於對美出口的增長率。中國仍然是美國增長最快的海外市場之一。2001年中國對美出口只增加4.2%,相反美國對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7.2%。美國對華出口已經連續10年高速增長,年增幅度超過16%。這種狀況主要是由於中美兩國不同的宏觀經濟狀況造成的。美國自第一季度開始進入經濟衰退,對外國進口需求下降,“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相反,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增幅仍達7.5%,對進口産品的吸收能力依然強勁。可以説,美國對華出口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對處於衰退中的美國經濟幫助顯著。

    第二,美國對華投資顯著增加,與世界範圍內跨國直接投資的萎縮形成鮮明對照。2001年,主要經濟體先後進入衰退,跨國投資大幅度下降,但是由於中國加入WTO以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態勢,大大提高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預期,對華直接投資顯著增加。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從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短短7個月中,美國至少有80家企業宣佈將生産線轉移到中國進行生産,轉移工作崗位至少34,900個。例如,資訊産業日益成為成熟産業,對華技術轉移和直接投資都有很大的增長。摩托羅拉2001年宣佈,今後5年內對華追加投資66億美元,預計到2006年在華年産值達到100億美元,在華累計投資總額也將達到100億美元,未來5年累計採購金額也將達到100億美元。

    第三,儘管美國布希新政府上臺以後中美政治外交關係一度趨於緊張,但是中美經貿合作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首先,美國政府宣佈恢復美國貿易發展署1989年以後暫停的官方對華援助項目。2001年7月31日,美國商務部和中國外經貿部在北京簽署《中美貿易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當日,美國貿易發展署與中國受援機構——上海市環保局、山東省環保局、神華集團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署了4個環保協議,美國貿易發展署承諾,為神華液化煤項目、上海空氣監測項目、山東空氣監測項目、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系統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其次,中美兩國政府加大合作力度,減緩經濟衰退和“911”事件的消極影響。最突出的是,“911”事件後,美國航空運輸業和飛機製造業面臨困難,中國方面伸出援手。2001年10月2日,來自中國的4家航空公司與美國波音公司簽訂了價值約20億美元的訂單合約,這是波音公司在恐怖襲擊之後獲得的第一個鉅額訂單。同時,美國進出口銀行積極從中擔保,以融資形式推動雙邊貿易的發展。江澤民主席指出,在全球經濟面臨新挑戰的形勢下,中美兩國加強財政、金融領域的磋商與合作,對防範地區金融動蕩、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應看到,1989年後終止執行的其他援助項目包括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項目等尚未完全恢復。

    第四,美國和世界經濟衰退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預計要到2002年上半年方能完全釋放,2002年中美貿易面對較嚴峻的挑戰。2001年中國海關統計數字表明,中國對美出口增幅低於全國外貿出口平均增幅,美國經濟衰退的消極影響已經相當顯著。但是,由於外貿為訂單貿易,中美之間下單到交貨需要三到四個月的週期,2001年的統計數字並未完全披露美經濟衰退對貿易的不利影響。此外,據專家預測,美國經濟最快要到2002年第二季度方有希望走出低谷,2002年的中美貿易形勢將會比較困難。

    中國加入WTO與中美經貿關係

    1999年11月中美就中國加入WTO問題達成雙邊協議以後,2000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關係地位(PNTR)的議案。在多邊談判方面,中美仍有遺留問題尚待解決。2001年1月,中美談判因中國農業補貼標準問題擱淺,年中又峰迴路轉。6月8日,利用召開APEC貿易部長會議的機會,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佐立克與中國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就最後遺留問題在上海達成協定,在農業補貼、保險、分銷以及貿易權等問題上達成了雙方可以接受的協議,為中國“入世”最後掃清了道路。2001年11月,WTO多哈部長會議正式接納中國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12月28日,布希總統宣佈,鋻於中國業已加入WTO,美國自2002年1月2日起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從而解決了圍繞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即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年復一年的政治鬥爭。

    中國加入WTO對於發展中美經貿關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首先,除去了長期以來籠罩在中美經貿關係上的最大政治陰影。1990年以來,美國國內圍繞是否應當無條件延長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問題進行激烈的鬥爭,中美經貿始終籠罩于政治陰影之中,正常貿易關係問題成為美國工商界心中的痛。為維持中美正常經貿關係,他們開展了大量的遊説工作。波音公司發言人的評論頗具代表性:“對美國來説,這是個重要的時刻:我們終於可以與一個龐大的市場發展一種正常、穩定的關係了。”2001年,波音公司預測,中國到2020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2001年至2020年間中國對民用飛機的需求將達到1764架,貨值達1440億美元。波音公司感到,要與歐洲空中客車進行競爭,中美必須有一個穩定良好的政治關係。

    其次,中美經貿關係將納入WTO多邊框架下進行管理,擺脫了過去主要依靠雙邊管理的模式。多邊管理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雙邊經貿糾紛給兩國政治外交關係帶來的過大衝擊。

    第三,中國加入WTO是美國對華“接觸派”的一大勝利。近年來圍繞對華政策,美國國內形成了“接觸派”和“遏制派”對壘的局面。接觸派主張美國通過發展對華關係,參與中國改革,去影響中國未來的方向。美國工商界和溫和派政治家是對華接觸政策的支援者。中國加入WTO無疑加強了接觸派的力量。

    第四,中國的市場將變得更加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中美經貿合作前景光明。美國工商界和學術界持樂觀的態度。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著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的分析反映了這種樂觀情緒。他認為,入世3年內中國可超過英、加、法等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入世10年內,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國。

    但是,應當清醒看到,在近期內中美摩擦也可能因為中國加入WTO而增加。摩擦的一個爆發點可能是由於雙方在執行WTO承諾的分歧造成的。美國工商界、一些反對派組織以及一些國會議員擔心中國是否會嚴格履行WTO承諾。2000年,國會通過給予中國PNTR地位的法案中就包括了要求美國政府嚴格監督中國履行協議的條款。為此,美國政府已在跨機構的貿易政策成員委員會(TPSC)中下設中國問題小組委員會,監督中國履約情況,並制訂了一整套行動計劃。美國正從華盛頓、中國和日內瓦等地蒐集有關資訊,分析中國履約的情況。

    中國政府莊嚴承諾,嚴格履行WTO協議的義務和責任,但是,美國政府如果過於考慮國內政治因素苛求中國,將可能引發兩國的摩擦與衝突。

    新問題 老問題

    面對中國加入WTO,一些老問題將可能繼續存在,干擾中美經貿關係的進程。在新的形勢下,一些新的問題可能出現,困擾兩國經貿合作。

    貿易不平衡問題將依舊困擾中美兩國。按中方統計,2000年中國對美順差297億美元。若按美方統計,美對華貿易逆差高達838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從美方2001年前11月的統計看,與2000年同期相比對華貿易逆差基本持平。就根源來説,中美貿易不平衡主要是由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對華直接投資造成的,在向中國轉移生産設備的同時,也把對美貿易順差“出口”到中國。今後一個時期,國際來華直接投資的規模與技術含量可能有較大程度的改善,中國不僅會在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方面保持競爭力,而且可能提高在技術密集産品方面的競爭力,中美貿易不平衡有可能加劇。在美國經濟不太景氣、就業壓力大的時期,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將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

    美國對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依然嚴格。1999年,美國國會拋出考克斯報告,此後,美國更加緊了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的管制。美國擔心,中國獲得高科技産品可能用於軍事目的,增加對美國的安全威脅;同時,美國指責中國捲入武器擴散,損害了美國安全利益。中國方面認為,美國的擔心和指責沒有根據,其出口管制是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一個主因。2001年1月11日,美國宣佈將放寬對中國出口超級電腦的限制,2001年底,美國政府再次決定放寬對出口電腦技術參數的限制。但總體來看,美國在對華出口控制方面仍然採取比較嚴厲的政策。2001年5月,受美司法部指控的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同意支付230萬美元罰金,其中總公司直接支付100萬美元,其美國子公司向美國商務部支付130萬美元,同時被取消10年的出口權。在對麥道公司涉嫌違反出口控制法規進行長達六年的調查之後,美商務部裁定,對麥道公司處以21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美國仍以中國公司從事擴散為藉口,禁止美商用衛星出口到中國,讓中國火箭發射升空。2001年9月,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公司違反2000年11月中美達成的導彈不擴散協議,宣佈對中國公司實施制裁,不允許向中國出口美國的商用衛星。但是,美國推行的高科技出口控制政策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對。美國工商界認為,美國掌握的標準過嚴,只會把商業機會拱手讓與競爭對手。中華美國商會在2001年白皮書中指出,在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是最嚴厲的”,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雙重用途的技術“只會使美國公司將市場拱手讓給其外國競爭對手”。他們呼籲美國政府,在中國加入WTO之際重新評估對華技術出口管制政策。此外,2001年底,在斯洛伐克召開的 “瓦森納安排”多邊出口管制會議上,美國提出的加強多邊管制的動議遭到與會各國的反對,也表明美國繼續推行出口管制政策在國際上的困難。

    美國對華反傾銷和保護主義呈現加強的勢頭。近年來,美國利用對華反傾銷手段加大對國內産業的保護,中國成為受美國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1980至1999年,美國共對中國發起68起反傾銷調查,佔美國反傾銷調查總數的7%。2000年,美國共對中國産品發起10起反傾銷調查,但是,僅在2001年上半年,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的調查就高達10起。

    2001年,在中美經貿關係中還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現象,可能對未來的雙邊經貿合作産生長遠的影響。

    2001年6月,為加強對轉基因農産品的管理,中國政府公佈《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該條例引起了美國大豆種植商、大豆協會和美國政府的關注和不安。我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美國是世界轉基因大豆的主要生産國和出口國。美國認為,條例有關條款措辭含糊,客觀上給國際大豆市場帶來了混亂,給美國大豆出口商造成了壓力。中國公佈轉基因農産品管理條例,目的並不是阻止轉基因産品的進口,而是加強轉基因産品的標識制度、安全評價制度和審批制度,其內容符合WTO關於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有關規則。目前,中美已就此事進行接觸磋商。但是,轉基因管理條例也預示著,在未來的中美經貿關係中,技術標準方面的摩擦將可能呈現上升的趨勢。

    中美鋼材摩擦可能預示著兩國將更多地在全球多邊框架下處理雙邊經貿關係,規範兩國産品的競爭關係。近年來,中國作為國際加工基地的地位突顯,“中國製造”品的生産與貿易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加大。2000年,中國輸美鋼材增幅很大,但是2001年10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中國出口的熱軋鋼、冷軋鋼、鋼板、鋼筋和某些管鋼已經對美國鋼鐵企業造成實質性損害,並課以反傾銷關稅。2001年,中國輸美鋼材總量顯著下降。在國內壓力下,2002年,美國政府可能根據國內貿易法“201條款”對中國鋼材進行保障措施調查,採取更多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2001年12月初,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謝薩德(Faryar Shirzad)率領的跨部門工作組訪問中國,就鋼鐵貿易問題舉行中美雙邊會談,美方會談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鼓勵中國加入由美國倡導的旨在削減全球鋼鐵生産能力的行動計劃。此前,中國與世界其他鋼鐵生産大國達成協定,同意通報各自鋼鐵産業生産狀況以及可能導致世界鋼鐵生産過剩的相關經貿政策。2001年9月,經合組織(OECD)鋼鐵委員會召集世界鋼鐵生産大國會議,研究世界鋼鐵生産過剩問題,中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等幾個重要的非經合組織成員國應邀與會。中美鋼鐵問題初步磋商表明,借助WTO以外的多邊框架規範中美競爭關係,有可能成為中美之間既衝突又合作的領域。

    中美對WTO新一輪談判問題的立場將越來越受關注。在中國成功加入WTO後,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中國的加入對WTO本身可能産生的影響。2001年11月,WTO多哈會議決定發起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美國等發達國家關注中國在新一輪談判中的立場。美國認為,中美之間存在不少共同利益,如兩國都關注限制農業補貼的問題,雙方有可能在這個領域進行合作。但是,如果中國與廣大發展中成員在進一步開放農業貿易和服務業等問題上協調立場,將增加談判的困難。由此可知,2002年以及今後的幾年,WTO新一輪多邊談判問題將可能成為中美磋商的重要議題。

    潛力與前景

    2002年,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的衰退將給中美經貿的發展提出挑戰。但是,從中長期看,中美經貿關係仍具有令人樂觀的前景。

    中美兩國擁有不同的比較優勢,互補性很強,貿易使雙方受益。來自中國的物美價廉的産品對於減少新經濟給美國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是至關重要的。對美加工貿易不僅有助於減緩中國巨大的就業壓力,同時也使中國獲得了寶貴的硬通貨。

    中美經貿關係具有巨大的潛力,如果潛力得以釋放,不僅有助於兩國經濟,而且也將有助於全球經濟的增長。中國加入WTO,使中國的經貿體制更加開放,兩國比較優勢的互補性將進一步發揮出來。2000年,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2萬億美元,中美雙邊貿易額即使按美方統計達到1000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為744億美元),也只佔美國貿易總額的5%。截止到2001年9月,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實際累計達到332.80億美元,佔美國整個對外直接投資的12,300億美元的3%不到。可以説,與人們的印象相反,美國對華投資不是過多,而是太少。這些數字都充分説明,中美合作的空間非常廣闊,潛力無限。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中國網 2002年2月8日


聯手攻克世界級科學難題 中美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布希訪華——中美戰略對話的契機
鮑威爾:美中關係平穩發展 重返改善的軌道
美國副總統切尼等會見李肇星副外長
李肇星:妥善處理台灣問題是推進中美關係的關鍵
美國國務院:中美都面臨著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
孫玉璽:中美關係新世紀面臨向前發展良好機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