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主體育場該不該放在中軸線上?  

    原定7月26日結束的展覽不得不延長了3天,2008年奧運會的奧林匹克公園和五棵松體育文化中心規劃設計方案的展覽29日才得以閉展。13天來,平均每天有4000多人前來參觀這個展覽。關注奧運會、關注新北京的人們對奧運會的建設投注了極大的熱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於兩處藍圖的爭論也自然産生了。而在所有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是:要不要把奧運會的標誌性建築——主體育場壓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

    正方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大地建築事務所董事長兼總建築師彭培根:

    中軸線上該新建重要建築了

    北京城裏有一條舉世聞明的中軸線。這條由永定門、前門、天安門、故宮、景山、鐘樓、鼓樓連綴而成的中軸線是明、清兩代精心經營起來的,是北京城在城市建築格局上的重要特徵,是老北京皇城風格的標誌之一。在我們建設現代北京的過程中,應該很好地維護和發展這條中軸線,使這條中軸線仍然成為新北京的一個驕傲。

    世界上還有一些著名城市,比如美國的華盛頓,也是有中軸線的。這些城市的中軸線也和北京一樣,都是由幾個著名建築連接而成,像華盛頓就有國會山、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所以,在城市建設中把中軸線建成一條城市幹道是一個失誤,至少是一種誤解。而現在,在北京開車的人都知道有條中軸路。對城市規劃者來説,這是個批評。從鐘鼓樓再往北,中軸線上就沒有標誌性建築了,倒是在中軸路的兩邊,高高低低地建了很多樓,整個看上去,像是脊梁骨兩邊長出了很多骨質增生,非常難看。如果再不在中軸線上壓上幾個標誌性建築,中軸線就斷了、扭曲了,北京城的一個重要特徵就可能在現代北京的建設中消失。

    奧運會是歷史給我們的機遇

    幸好奧林匹克公園選在北中軸線上,這是歷史給我們這代人的一個機遇。到2008年,中軸線的最北端肯定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城市森林公園,也就是説,從鐘鼓樓到森林公園之間,有7.5公里的中軸線可以做文章,看拿什麼樣的標誌性建築放上去了。我想,沒有什麼能比2008年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更合適了。當然,按我個人的想法,如果能在熊貓環島這個位置上再建一個觀光塔就更理想了,使整個中軸線都可以呼應上,距離上的節奏感非常合適。到那時,登上景山,往南俯瞰是金碧輝煌的故宮,北眺則可以看到現代北京的象徵——中國第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

    但是,很遺憾,這次奧林匹克公園規劃設計競賽的8個獲獎方案中有7個在北中軸線上什麼都沒做,我稱之為中軸留白方案。而在所有參賽方案中有20多個是把主體育場放在中軸線上的,就是説有40%左右的規劃者的設計思想是和我一樣的。

    有一種看法是,一個體育場的分量不足以壓在中軸線上。這種看法我不能同意。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我想不用多説,從去年申奧成功時全國一片歡慶的氣氛中很容易找到答案。這麼大的一個盛事,主會場建在中軸線上為什麼不可以?在很多人的意識裏,恐怕始終沒有把體育、把奧林匹克看作特別重要的事情,因此也就不大看得起體育建築。其實,在華盛頓的中軸線上,就有一座很大的羅伯特肯尼迪運動場,與之相比,我們要規劃的是奧林匹克公園,不突出奧林匹克突出什麼?

    據我所知,有關部門已經知會一等獎獲得者,將來如果以他們的方案為基礎來做實際規劃,希望能夠在中軸線上放上一個有分量的建築。我想,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説,最有分量的就是國家體育場——2008年奧運會的主會場。

    留待後人的説法缺乏自信

    正方 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趙峰:奧林匹克公園規劃設計方案徵集的任務書中很明白地強調:“延續和發展城市中軸線,體現文化內涵。”我們的方案是獲獎方案中惟一的把國家體育場放在中軸線上的方案。既然已經提出了發展中軸線的要求,卻又讓中軸留白方案大獲其獎,並解釋説是“要留給後人去畫句號”。我覺得這樣有點推卸責任,顯得缺乏自信。歷史交給我們做的事情為什麼要推給後人?是不是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水準不夠?

    反方 麻省理工學院環境設計碩士、美國SASAKI設計公司亞洲代表處總監趙堅:

    中軸線承載的文化使命更重

    雖然SASAKI公司拿到了奧林匹克公園規劃設計方案競賽的一等獎,但是必須説明,這只是奧林匹克公園建設的序曲,獲獎方案也不等於將來實際的規劃方案。

    規劃設計的任務不像單體建築設計那麼具體,它提供的是一個框架結構、一個格局。從總體上説,我們根本就沒有排除在北中軸線上擺放建築的可能性,而且,我們在中軸線上設計了6個節點,目前暫時設想為幾個廣場和最北端的森林公園。

    我們非常清楚中軸線是北京城市的特徵,而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必須給北中軸的延伸線一個了結、一個答案。我們認為,這個答案應該是以紫禁城為中心的老北京皇城中軸線在歷史文化含義上的發展和延伸。而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背景下,2008年奧運會的體育場館分量顯然還不足夠。

    規劃範圍的長度,從熊貓環島到森林公園,正好是5000米,它賦予我們的靈感正好是五千年文明。因此,我們在中軸線上設計了代表中華文明發展里程的若干廣場,其中的高潮是唐宋廣場。在廣場的規劃上,我們採取了模糊性的做法。因為我們覺得,每一個廣場都是一個設計大賽。至少在目前,要回答把什麼樣的標誌性建築放在中軸上,我們還沒有具體答案。或者説,最北端的那個城市森林公園已經是一個最好的答案,它代表著大自然,我們的文明生於自然,最終也要歸於自然。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沿著中軸設計了一條河,作為文明和自然的連接體。

    中軸線不該以奧運場館為終結

    至於奧林匹克的主題,我們把它設計在另一條軸線上,在森林公園裏,它和文明中軸結合了。所以,我們的方案裏有3條軸線,都交匯于象徵自然的森林公園,分別是文明軸線(廣場)、奧運軸線(體育場館)、綠色軸線(水體)。其中,中軸線正是文明軸線,它的規劃目前還是模糊的概念,但可以明確的是,奧運體育場館是不會安排在中軸線上的,因為2008年奧運會不應該是象徵文明發展的中軸線的終結點。

    我們的方案在文化和時空的立意上打動了評委。在方案和評委都不署名的情況下,13個評委中有12人投了我們的票。評委們認為,我們這個方案為下一步的工作留下很大的潛力。

    

     《環球時報》 2002年8月1日


2008奧運設施獲獎方案
申奧成功這一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