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賣店成“小賒店” 開拓農村市場需要政府、商家和農民聯動  

    編者按:當貸款消費正成為城裏人的時尚的時候,農民也在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日子。但他們不是趕時髦,而是出於無奈,無奈手頭缺錢。於是,賒賬成了許多農民的消費方式,也成了農村小賣店的主要經營方式。賒賬使得開店不賺錢,但不開店又能幹點啥呢?小賣店的尷尬實際是農民的尷尬,是農村經濟的尷尬。通過農村小賣店的賒賬現象,可以深切地反映出部分農村和農民目前的真實處境。所以,在我們提倡城裏人買車、買房的時候,在我們不斷完善城市的高檔消費和服務的時候,在我們抱怨居民儲蓄太多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廣大的農民和農村市場。農民增收不應只是經濟主管部門“最頭疼的問題”,而應是全國上下都關心的問題。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活了,整個國民經濟也就活了;農民都富裕了,國家才能真正富強起來。

    在東北農村,五六年前還紅紅火火的小賣店現在卻遇到了“寒流”,日益普遍的“賒賬”現象讓店主們處境尷尬。每年春節前,他們便拿著帳單挨家挨戶催賬。儘管大部分賒欠尚能償還,但從農村小賣店普遍出現的“賒賬現象”可以看出,當前農民增收與農村市場開拓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多年來,農村小賣店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的生活,也方便了農村的生産活動。遍佈村屯的小賣店已經融入農民生産生活的過程中,成為反映當地農民生活狀況及收入情況的一面鏡子。

    吉林省鎮賚縣建平鄉六家子村農民李素貞開了一個小賣店,儘管離當地鄉政府所在地非常近,買賣還算過得去,但今年她家還是賒出去1萬元以上的貨物。這兩年農村遭受到嚴重的旱災,田地裏幾乎沒有收成。李素貞説:“農民手裏根本沒有錢,可還得過日子,要吃飯穿衣,只能來賒賬。儘管每年年底賣了糧食能還上錢,但小賣店賒賬經營的日子實在不好過。”正在小賣店閒聊的幾個農村婦女也紛紛插話説,這兩年地裏沒有收成,當家的出去打工有時還拿不回來錢,只好“縮減”自己家的消費,有些生活必需品還要用,到別的地方沒有錢根本就買不到,只好到小賣店裏來賒賬。

    在吉林省的農安、鎮賚、磐石、永吉等縣(市)的廣大農村,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賒賬的數額從七八千元到一萬二三千元不等,平均在萬元左右。對此,小賣店的店主們無不一臉愁雲。農安縣青山口鄉青山口村農民李得泉説,大約在十年前的時候,他家在村中的日子過得最好,有一些余錢,就開了一個小賣店,一般的人家還開不起。開始的六七年時間裏經營得不錯,村裏很多人眼熱,好幾戶也想開個小賣店,但後來經營情況越來越差,就沒人開了。他家的小賣店也在去年停開了。“當年小賣店紅火的時候,我家有兩個孩子,她們都在店裏吃零嘴,即使這樣,一年也能賺到近3000元,關鍵是當時賒賬的不多。”李得泉説。

    永吉縣西陽鎮一家小賣店的女店主掐著手指頭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她家小賣店每年的收入不到2000元,好多賒出去的貨,收不回來錢,有幾個農民已經欠了小賣店三四年的貨款了。“進貨、存貨、賒貨是壓在我身上的‘三座大山’,因為賒著賣,沒錢進貨,有的貨壓的時間長賣不出去,品質出了問題,最後損失都是自己的。賒貨就更不用説了,向欠賬的人要錢就得給人家當‘孫子’。”這位女店主説,“現在幹這個挺沒勁,幹別的又沒啥能幹的。”

    “概不賒賬”!在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齊家村農民王文的小賣店裏,四個紅色大字寫在一塊木板上,挂在小賣店的櫃檯前,十分醒目。真的概不賒賬嗎?“嚇唬人的,現在大家都在賒,都成了風氣了,有的兜裏有錢的農民也來賒。寫四個字就是讓這些兜裏裝錢的人把錢掏出來,如果實在沒錢或有錢不掏,也一點辦法沒有,照賒不誤。”王文説。

    有關人士認為,小賣店“萬元賒賬”現象説明農民大部分時間缺少可支配的現金收入,處於“年吃年用”的境地,當年的收入償還當年的消費欠賬,來年則是賒賬生活,這種消費方式嚴重影響農村市場的開拓。吉林省委政研室縣域經濟處勾鐵兵處長説,目前,切實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民消費習慣和觀念,是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需求根本所在。

    開拓農村市場需要政府、商家和農民聯動

    農村小賣店賒賬現象説明瞭農村市場的低迷。要讓農村市場“活”起來,需要商家積極行動起來,不斷開發適應農村市場的産品,同時,農民也要增強市場意識,把農業結構調整做實做細,切實增加收入。

    在吉林很多村屯中,近一兩年來,小賣店的貨架上幾乎都擺上了一種用塑膠袋裝的白酒,也沒有華麗的包裝,2元錢一袋。有的袋酒裏面還放上一條小人參,價錢不變。農民對此非常歡迎。一些所謂名酒則多數滿是灰塵的放在櫃檯的角落裏。在永吉縣西陽鎮新立屯的一家小賣店,貨架上就擺滿了這樣的袋酒,上面標著産地是“長春糖酒集團公司”和“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鎮”。店主説,這兩樣酒賣得還不錯。最近,吉林省的廣大農村小賣店還出現了一種叫“創先飲品”的俏銷貨。一箱24瓶飲料,瓶都有啤酒瓶大小,一箱才賣4元錢。據廠家介紹,一箱這樣的飲料能賺0.5元。農民把這種飲料叫“葛瓦斯”,由於價格實在,滋味也不錯,所以十分暢銷。

    不難看出,部分商家為了開拓農村市場,已經盡了全心力,連幾分錢甚至幾厘錢的利潤都不放過。但也正因為利太薄,使得更多的商家不願涉足農村市場。所以,開拓農村市場的根本還是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增加購買力。

    調整農業結構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從農村的現狀來看,效果還不是十分明顯。吉林省去年提出,以工業化的思維謀化農村工作,很多地方還提出,要將農民從黑土地上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致富門路。從現實看,這些提法還只是一種設想,在基層,實實在在的辦法不是很多,效果也沒有顯現出來。

    與此同時,農民的市場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充分調動起來。在東北市場上,很難見到當地的農産品。冬季在東北一些城市的市場上見到的馬鈴薯很多都是外地的,又大又圓。而事實上,東北當地就産馬鈴薯,夏天的時候才能見到賣自産的,到了冬季就賣別人的。在吉林省永吉縣內的一個小賣店裏,五六個婦女正在聚在一起打麻將。問她們為什麼玩,她們説沒什麼事幹。其實這個地方離市內很近,完全可以想些辦法做點小買賣。但據村裏人介紹,出去的人並不多。吉林省磐石縣煙筒山鎮“通威”飼料經銷處經理楊傑説,農民現在變精明瞭,但精明之外卻並不智慧。他們在懂得講價錢、不上當受騙的同時,並沒有太多的經商意識,很多農民仍然坐守田園,養只雞也要等待有人來收購。也就是説,他們是市場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市場的有力創造主體。

    另外,地方保護主義使得農村市場被認為分割,劃地為牢,嚴重阻礙了農村市場的發展,妨礙了農民增收。吉林省農安縣青山口鄉是個遠近聞名的煙葉專業鄉,農民每年從種植煙葉中賺到的錢比種玉米要高得多,在10年以前,當地有的人家就因種植煙葉年純收入達到上萬元。然而這幾年不行了,原因非常簡單,市場被鄉政府有關部門控制住了,鄉里專設了煙葉收購點,要求全鄉農民的煙葉都到這個地方來賣,價格壓得很低。同時,如果有人販運煙葉被鄉里抓到,就得交罰款。一些小商販便在半夜的時候向外面運收上來的煙葉,而鄉里有關部門常常是整夜整夜在外面抓捕。嚴格的行政管制終於使販賣煙葉的小販絕跡,但農民的收入也從此下降。儘管農民怨言四起,但沒有辦法。地方保護封鎖了市場,並嚴重挫傷了農民開拓市場的積極性。

    如何解決這些阻礙農民增收的現實難題?

    “要想贏得市場空間,讓農民獲得種地的實惠,必須提高農産品檔次。”吉林省農委副主任賈濤説。他認為,目前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農業受到的衝擊很大,要想抵禦全面開放的衝擊,就要不斷自我調整。他説,農業目前需要做的是,調整生産結構,建立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的農業管理和農産品流通體制,把開放市場帶來的風險化解到最低。

    長春市委書記杜學芳認為,農業結構調整必須因地制宜。她説,在相對落後和偏遠的地方,農業結構的調整首先還是調整種植結構。這是農民在初期階段快速富裕起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農村基層單位應該認真總結在實踐中摸索出的經驗,無論是種蔬菜還是出勞務、養牛、養豬,鄉鎮幹部都要在現有基礎上組織農民將産業儘快做大做精,幫助農民開拓市場,穩定市場。與此同時,還應該依託龍頭企業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在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的同時,也要注意不斷提升企業自身,把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在這方面,不能一枝獨秀,要不斷開發加工、流通等領域的新興龍頭企業。

    一些農村工作專家指出,要儘快增加農民收入,政府職能必須進一步轉變,以此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各地農業主管部門要逐漸從主要抓生産轉向主動抓流通,從行政命令指導生産轉向提供服務。要重視農村市場資訊體系建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市場資訊服務網路,服務範圍可以延伸到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産品批發市場、仲介組織以及經營大戶等。

    為了把農民真正從黑土地上“解放”出來,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在做各種嘗試,為農民走出家園做好服務。據了解,吉林省長春市將建立覆蓋全市的法律諮詢網路體系,為農民提供快捷、便利、準確的法律諮詢服務,以“148”資訊指揮中心為軸心,開設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涉法問題服務語音信箱;建立聯合服務網路體系,延伸法律援助觸角;建立法律保護體系,及時有效地保護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的合法權益;指導外出勞務經商人員建立自治的自我救濟組織,增強其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建立市、縣、鄉三級法律服務管理網路,形成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

    新聞背景:農村小賣店

    農村小賣店是滿足農民日常生活所需、由農民自發設立的商品經銷店,遍佈廣大農村,已經有近20年的發展歷史。

    在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供銷社承擔著農村貨物流通的使命。自從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開始了包産到戶的改革。也正是從這個時候,小賣店開始在廣大農村出現。當時能開小賣店的農民大都是家庭條件特別好的,並不是每個村屯都有。到80年代末期,農村小賣店開始越來越多,幾乎每個村屯都有一到兩個小賣店。而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農村供銷社經營開始走進低谷,很多農村供銷社開始由個人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倒閉,為小賣店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90年代後期,新的商業經營業態在農村形成,一些小賣店由於經營不景氣紛紛“破産”。

    90年代中期以前是小賣店經營的黃金時期,當時一些小賣店的年純收入就能達到三四千元甚至上萬元,哪個農民要是家裏有個小賣店,肯定是村裏的富戶。從90年代中期以後,農村小賣店的經營不斷走低。目前,小賣店受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困擾,賒賬現象大量出現,一年的經營純收入一般只有二三千元。

    農村小賣店中經營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農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中,煙、酒、糖、茶,油、鹽、醬、醋,近五六年內,農村小賣店中多了青菜以及魚肉和豬肉等,有的添設了冰櫃,賣冰糕等需要冷儲的食物。店中的商品大部分都是薄利。農民消費最多的是散裝白酒、低檔香煙和烹飪調料等。

    新華社2002-04-14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