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觀鳥報告:北京是鳥類的家園嗎?   
高 武

    鳥類是對環境十分敏感的動物,環境改變了,不適於它們生活,它們就飛走了,或者根本不會到這樣的環境去。當然,環境改變了,又適於它們生活了,它們就又飛回來了。在一些特殊的條件下,鳥類還能忍受,暫時生話下來,但是會影響生活的品質,影響種群的數量、繁育,甚至不育,使種群衰亡。“自然之友”觀鳥組的同志們還會記得1998年的春天,碧雲寺後山飛來數百隻夜鷺,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夜鷺集中在大樹上築巢繁殖,當時人們都非常高興,許多傳媒紛紛評説由於北京綠化好了,鳥兒們就都來了。然而好景不長,到了夏天,因食物短缺,大量幼鳥體質衰弱,從樹上掉到地上摔死。第二年夜鷺就再沒來了。這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鳥類來不及找到適宜的繁殖地而導致的後果。

    北京地區河湖成網,有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200多條河流;還有昆明湖、玉淵潭、北海、中海、南海、前海、後海、龍潭湖、蓮花池、陶然亭湖和紫竹院湖等湖泊。這樣的濕地條件使得北京地區有記錄的雁鴨類遊禽就多達33種。

    20世紀50-80年代,北京先後修建了官廳(1954年5月)、密雲(1960年9月)、懷柔(1960年10月)、十三陵(1958年7月)、海子(1960年12月)、白河堡(1983年6月)等大、中、小型水庫80余座,還修了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等水利工程。因多年乾旱,加上城市的擴大、人口的增加,整個地區嚴重缺水,一些大的河流,如永定河、潮白河等下游多年乾涸無水,在那裏生活的雁鴨類基本上見不到了。但另一方面,由於修建了大面積的水庫,又經過了40多年的蓄水,原本單調的山溝裏,動植物種類逐漸增加,生物多樣性逐漸豐富,又為雁鴨類遊禽、鷺類等涉禽提供了生存條件,它們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明顯增加。

    官廳水庫的北京部分,建立了市級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9000多公頃,水面有3000多公頃。棲息于水環境及其周邊地區的鳥類有16目、44科、188種。在春秋兩季可見到180多種,遷徙的最大群體可達4萬餘只。可以見到黑鸛、東方白鸛、金雕、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鵜鶘、白琵鷺、大天鵝、鴛鴦、鷹、隼、梟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6種,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17種,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69種。

    像野鴨湖這樣的人工濕地生態環境也能吸引眾多的鳥類棲息,目前它已成為許多水禽遷徙候鳥的驛站。

    北京環境複雜,植被類型較豐富,全市多年植樹造林、封山育林、興修水庫、建設自然保護區,再加上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水準提高,砍柴等山林活動減少等多種因素,使山區生態環境有所改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面環山,北高南低,地形複雜,山勢陡峭,,峽谷幽深,常年流水不斷。松山植被茂密,類型多樣,具有50多公頃天然油松林和大面積多樹種的落葉闊葉林。那裏生活著130多種鳥,是北京地區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另外,公安部門收繳獵槍也為鳥類等野生動物的生存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某些地區或某些環境下鳥的種類明顯增多,有些鳥類在特定地區種群數量有明顯增加。如:雉雞數量的增多,在郊區個別地方已對農作物構成一定威脅;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懷柔水庫等水域的擴大,雁鴨類明顯增加;喜鵲、灰喜鵲由於築巢條件的改善和食物來源廣泛,在城區、郊區都明顯增多。

    城鎮的發展建設、危房改造對生活在居民區的鳥類有明顯影響。舉例如下:

    (1)筆者幾次圍繞紫禁城騎自行車,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進行鳥類調查,其結果見下表:

    
時間
北京雨燕
金腰燕和家燕
1964年6月下旬
360
32
1974年6月下旬
410
2
2000年7月上旬
85
0

    (2)首都師範大學教學樓、辦公樓和圖書館之間在繁殖期的麻雀數:

    1996年3月中旬,樓房為50年代所建木質窗,與窗臺間具有洞隙,見到19隻。

    1998年3月中旬,樓房裝修,堵洞,換鋁合金窗戶,只見7 只。

     (3)隨著熱力供暖的實施,首都師範大學原供暖鍋爐的高煙囪即將被拆除。在煙囪上連續繁殖十多年的紅隼,將在本地區消失。

    禿鼻烏鴉曾是北京地區常見的鳥類,1956年11月中旬,女三中院內有2千多只棲息。夏季,寶禪寺一住戶院內的槐樹上有20多巢繁殖。 1956年,禿鼻烏鴉在頤和園也有繁殖。1958—1961年冬季統計,北京城區有78種鳥,禿鼻烏鴉是17種優勢種(每天遇到30隻以上) 之一;而喜鵲和灰喜鵲卻是普通種(每天遇到10—30隻) ,小嘴烏鴉亦少見。1961年11月8日—12月7日對禿鼻烏鴉的觀察:平均每小時見到243隻,一棵樹上聚集百隻以上,歸宿時排糞如雨,傾刻之間覆滿地表。1966年以前市內有十余個禿鼻烏鴉巢群,1973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普查禿鼻烏鴉時僅見40余只,1981年僅在蘇聯大使館等個別地區見零星鴉巢,90年代以後在城區基本見不到禿鼻烏鴉了。

    城市公園是城市中鳥類比較豐富的地方,其變化試舉例如下:

    (1)20世紀50年代末,頤和園在夏季有21種鳥繁殖;21世紀初只有13種。

    (2)1995年以前,頤和園的後山灌木、雜草多年自然生長,冬季可見到25 種鳥; 1996年以後,頤和園進行修整,種植人工草坪,冬季只能見到10種鳥。

    (3)90年代後圓明園福海等區域得到開發,水鳥比80年代少11種,減少69%。

    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區一般都是自然生態比較好的地方,但是由於旅遊開發,過多地修建旅遊設施,進入區內人數過多,又有一些人環境保護意識不高,使自然生態環境發生明顯的改變,致使鳥類區係組成及種群數量發生改變。

    如松山自然保護區,1987年達烏裏寒鴉夏季繁殖有100多窩,岩燕20余窩。2000年達烏裏寒鴉夏季繁殖僅有20多窩,岩燕10窩。原來在八仙洞的岩壁上有數十窩寒鴉和一窩紅隼繁殖,而今全無。20世紀80年代末,松鴉、黃鸝、褐河烏等在保護區管理處和溫泉一帶繁殖,現已絕跡。

    任何生物都需要生存的環境條件,最重要的是水、空氣、溫度、陽光和營養物質等。各種生物所需各自有別。鳥類也需要自己的生存條件,最基本的是有吃的,有住的地方。各種鳥由於數萬年的演化適應,各自有一套生活方式,就有取食、築巢等生活習性的多樣化,要求多樣性的生活環境。

    水禽(雁鴨類、鶴、鷗、鸛、鷺、鷸、鸻、翠鳥等)首要的是要有一定面積的水環境,水中要有它們所吃的水生植物、動物、微生物,諸如藻類、魚、蝦、昆蟲、蠕蟲等。還需要能安生的隱蔽場所,如蘆葦、蒲草、灌木草叢和岸邊樹等植物。如果是繁殖鳥還應具備築巢場所,如雁鴨類、鶴、鷺、鷸等需要漫灘、草叢,鸛、鷺、翠鳥等還要有高大的喬木、崖壁等等。林鳥則首先要有各種類型的森林,為它們提供豐富多樣的取食場所和築巢條件。

    如果森林被毀、河流湖泊被污染,鳥的種類和數量都會減少,甚至在那裏絕跡。哪個地方鳥的種類豐富、數量較多,説明那裏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環境穩定,環境好。如果某地種群數量突然增多,也許是它們原來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突然惡化,無處棲身,而暫留此地。假如此處生存環境容量有限,就會使它們大量死亡,比如前面提到的香山夜鷺的例子。

    目前北京市正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及保護區建設工程的規劃和實施。北京現在已有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11個,其中松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個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其中有3個為市級保護區,密雲水庫濕地已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國家已陸續頒布了《森林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加以保障。廣大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保護野生動物意識不斷提高,環境在不斷恢復和改善,物種的多樣性還會增加,種群數量也會增多。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強度不斷增大,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致使某些物種數量驟減,甚至在北京地區絕滅。所以,我們要保護、恢復和改善北京山青水秀的自然面貌。一些對自然生態環境不利的一些做法應當反對,如河道、湖泊及地面的硬化措施;有利於自然生態發展的應提倡,如城鎮、郊區的綠化,公園、小區、道路綠化美化要多種樹,多樹種、多層次、多用本地鄉土樹種和花草,儘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具有地方特色的綠和美,這樣才能使經過漫長演化的地方生態系統的平衡不會被打破,使生物安全得到保證,讓北京擁有自然、美好、文明、舒適的城市生態系統,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大都市。

    

    中國網 2002年4月8日

    

    


武漢舉辦“愛鳥周”(圖)
美麗丹頂鶴 放歸大自然(圖)
有很強遷徙能力的阿留申鵝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亮相廣東韶關
尊重鳥兒生活習性 專家呼籲野鳥不可大量放飛
愛鳥節與愛鳥周
愛鳥人百里送鷹尋新家
“愛鳥周”來了關注鳥類珍愛自然
大雁落難林邊 農婦救助生還
圖文:百鳥歸巢昆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