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陜西娃娃魚地下販賣黑幕

    今年9月底,由陜西省西安市水利局漁政處調查、撰寫的有關當地水生野生動物的調查報告赫然寫著:近十幾年來,因受高額收購的暴利引誘,非法人員大肆捕捉、私買大鯢(俗稱娃娃魚)等水生野生動物,導致西安秦嶺北麓大鯢等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銳減,個別品種瀕危,而且目前非法捕捉、運輸現象已經呈現隱蔽化和擴大化的趨勢。

    為了揭開這張非法販賣娃娃魚的黑幕,晨報記者日前專程趕赴盛産娃娃魚的陜西西安等地,探訪了當地官員、專家、知情人士,現向讀者呈現部分鮮為人知的內幕。

    暴利驅動販賣一條龍

    據西安水利局漁政處的報告介紹,有不少外地的不法人員經常有組織地採捕、販運、收購娃娃魚,以牟取暴利;加之,在娃娃魚生長的山區,當地人就把捕捉、私賣娃娃魚作為發家致富的捷徑,向大小販子偷售娃娃魚。

    據西安郊縣灃峪的一知情人介紹,外地人在沿山(秦嶺)一帶收購娃娃魚已長達10多年。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末的收購價格為16元/公斤,現在每公斤大約為1000--1200元,最高時曾出現過每公斤2000元。

    西安水利局漁政處的李新平處長説,非法採捕、收購、販運娃娃魚已經形成了一條龍,查處難度相當大,大量的大鯢通過黑道向南運出,甚至走私到了海外。

    據記者向多方行政執法部門、研究機構等有關人士請教後了解到,捕運販網路的骨架大致是:偷捕者--“魚頭”--小販子--集散者--大販子--外運走私。根據一知情人士透露,在陜西地區捕運販的渠道大致有兩條:一是秦嶺北麓渠道,小販子協同當地的“魚頭”在陜西西安的周至、戶縣、藍田等縣市進行挨家挨戶收購之後,翻越秦嶺,然後從四川、湖北流出,再偷運販賣到南方等地,有的就順道走私到了香港,遠的甚至運到日本、新加坡等國;二是秦嶺陜南渠道,以漢中地區為中心,然後外運。據稱,陜西省以漢中地區的娃娃魚為多。

    從娃娃魚的初級收購價格變化來看,可以看出目前需求慾望之“倡狂”。西安水利局漁政處的劉利鎖介紹説,價格的迅速攀升説明瞭如今娃娃魚的數量在銳減,不易捕捉了。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8、9月份,西安市水利局漁政處在調查時,曾委託一些村民採捕娃娃魚做標本,許以每公斤300元的價格給予獎勵,但沒有人願意配合。據劉利鎖的説法是,他們不願意是因為這個價格沒有販子出的價格高,而且如果他們捕捉來的話,無形中就證明他們自己曾經非法捕捉過娃娃魚並售賣給販子。

    揭密捕運販的“黑道”

    一位在漁政系統幹了十幾年執法工作的官員在記者百般懇求下,終於向記者透露了非法捕運販的一些“道道”。

    據他介紹,在秦巴山區一帶,捕運販的網路主要是沿娃娃魚生長的山澗小溪而佈下,小販一般是分成幾個小組沿河而走。初始,他們大多利用假證件冒充研究人員進入山澗小溪附近的村莊。進村之後,這些人以“某某研究機構的”、“某某單位的”,到村子來收購一些娃娃魚作為研究標本,並對願意採捕的人誘以金錢,給50、100元的或承諾定期付給工資,讓那些當地人儘量去為他們捕捉,並答應全部高價收購。

    這些小販每到一個陌生的村莊,往往以矇騙、金錢誘惑等手段慢慢地與當地一些有“膽量的人”逐漸熟悉,並達成默契,大家就對非法捕運販心照不宣。這樣,小販就在每個地帶培養起一些專門幫助他們收購的“魚頭”,這些“魚頭”基本都是當地有勢力的人。“魚頭”和小販就是這樣挨家挨戶地收購,每天收購之後,就存放在某個隱秘的地方。所以,小販收購了幾條娃娃魚之後,就偷偷摸摸地用各種方式運出村子。

    小販把娃娃魚運到目的地後,匯集在一些仲介集散者的手中,集散者就與大販子合作把娃娃魚運出。一般,集散者提供運輸工具和人力,大販子提供“銷售渠道”和關係網,收購來的娃娃魚就這樣偷偷運往南方,直到通往走私海外的渠道。據了解,1985年當地娃娃魚收購價每公斤10元,1990年每公斤40元,1999年最高達到每公斤2000元,運到南方某地每公斤竟飛漲到4000元。

    利益形成了販賣聯盟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前所長方樹淼説,“沒有當地人的配合,外地人哪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四處收購。”無疑,外地的販子與當地人結成了利益聯盟。陜西省水利廳漁業管理局漁政處的有關官員對此説,山區經濟落後,當地人年收入也不過千把塊錢,看到“平平的”一條娃娃魚能賣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所以就偷偷捕兩三條較大的娃娃魚賣出去,一年的收入就有了。這樣來錢容易,誰不想幹啊,而且也不容易被執法機關捉到。

    方樹淼還尖銳地指出,能和外地人“一起幹”的當地人還是要“有點背景的”,他們不是當地有點勢力的,就是和基層政府的幹部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人。沒有人看著,就容易被人捅出去;有人照應著,當地老百姓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也跟著去幹。

    陜西省漁業管理局的官員介紹説,外地人與當地人相互勾結,當地人作嚮導或幫捕,使執法機關很難從中得到有效的線索。

    而且,有些非法收購者的行動是“機械化的”,開著吉普車、帶上發動機、抽水機、甚至炸藥到山澗的深水潭,把水迅速抽幹,馬上就可以把躲在石頭下面的娃娃魚捉走。就是他們被發現了,也逃竄得快,當地的漁政人員根本追不上,這種事例很多,所以非法捕捉就越來越倡狂,執法機關追捕的難度也加大了。從至今抓獲的案件看,很少能在他們偷捕、轉移的時候抓獲,只有在他們長途販運的時候才有斬獲。

    陽光難以直射的“黑洞”

    據西安市有關水産漁政部門透露,至今有關行政執法管理部門還根本沒有辦法真正具體了解這樣販賣的網路和渠道,就是連“魚頭”也很難得以證實,很難接觸他們。雖然平時多少會聽到一些群眾的反映,收到一些線索,但是,等執法部門到達之後,人都跑光了,沒有現場證實,只能作懷疑、推測的論斷。

    據劉利鎖介紹,那些零零碎碎得到的資訊都是通過曲折的方式探聽來的,公安機關曾捉到一個盜竊剛剛繳獲娃娃魚的小偷,從其口中審出一些關於捕運販的人員和組織的點滴資訊。就是這樣,也不能對他們繩之以法,“知道他幹過”和“有證據證明他做過”是兩碼事。李新平處長對此表示無奈,更有深深的愧疚,他感到一種“有力使不出來的”的難受。

    他對記者説,他盼望上級政府給予更大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援。

    每年的5-10月是娃娃魚的繁殖期,娃娃魚會頻繁遊出來配對,所以小販子大多集中在這個時段來採購娃娃魚。雖然,他們的活動有一定規律,但是很難捉拿他們,因為他們一般都不會把娃娃魚帶在身邊。

    劉利鎖説,由於這樣的偷運販行動比較分散、組織嚴密,至今漁政系統還沒有查獲一例販賣案件。最大的一起案件,還是1992年林業部門截獲的,有4個滿滿的蛇皮袋,約有300多條,按平均每條2公斤和當時的初級收購價每公斤400元計算,就達20多萬元。

    新聞背景

    娃娃魚,學名大鯢,魚背色彩斑斕,前肢四指似手,後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聲洪亮,似娃娃叫聲,故名為娃娃魚。大鯢僅産于我國長江流域與黃河、珠江中下游的支流地區,日本本州南部、四國、九州等地也略有出沒,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被列為二級保護對象。

    據了解,娃娃魚具有很高的滋補保健作用、藥用價值和極其美味的食用價值,在廣東等南方地區都有很大的“黑市”市場和銷售渠道,而且作為中國特有的物種,娃娃魚在境外,尤其是日本、新加坡等地有較大的需求。

    

    《新聞晨報》 2001年11月06日


搶救娃娃魚刻不容緩
古稀老太販毒被判刑
武漢票販自曝倒票黑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