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瑪雅文明沒落竟是太陽惹的禍?

    據最新一期《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促使瑪雅文明沒落的乾旱具有某種時間規律性,並且與太陽活動的週期有關。

    在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瑪雅地區以前,古典期瑪雅文明曾經在中南美洲熱帶雨林中,有過約600年左右的繁榮歲月。該文明技術水準停留在石器時代,各都市間自成王國,類似于古希臘各城邦之間的關係,有戰爭,也有結盟。

    由於某些因素,瑪雅人陸續放棄中南部低地的都市以及周圍地區,將發展中心遷移至猶加敦半島北部,成就了所謂的“後古典期瑪雅文明”。關於導致古典期瑪雅文明沒落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認為是各都市間的內鬥,致使統治體系的崩潰;有的則是從骨骼遺骸的研究推論,約西元8世紀後瑪雅文明可能開始出現過度開發、糧食不足的問題。另外也有人提出所謂自然災害導致毀滅的説法。

    大約在6年前,研究者第一次發現嚴重的乾旱可能使瑪雅文明神秘地沒落消失。來自最新一期《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像這樣的乾旱具有某種規律性,並且與太陽活動的週期有關。

    太陽活動的週期事實上變動的幅度大約僅有1%,但卻足以造成從前的瑪雅文明的心臟地帶——猶加敦半島嚴重的乾旱發生。“就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來説,能夠對猶加敦半島的氣候直接造成影響,並且能夠使與瑪雅文明相關的乾旱事件一再重現。”佛羅裏達大學的大衛説。

    從來自北猶加敦奇強卡納普湖採集而來的沉積物芯心中,研究者發現高濃度硫酸鈣沉積層週而复始出現,硫酸鈣的成因是大量的水分從地表蒸發後而留下的。如果依照這個論述,平均約200年會出現一次乾旱,由此更進而提出這與目前已知的太陽活動的週期長度為206年頗為吻合。

    當科學家將瑪雅文明的發展與太陽活動的週期一起研究比較,可以發現每次遇到乾旱發生,該社會文明的發展便有趨緩的現象。瑪雅人非常依賴降雨以及地表水源生活,這規律週期的中斷與瑪雅文明的最終滅亡,兩者之間應與曾經發生過的某次乾旱有極大關係。

    

    《北京青年報》 2001年5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