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外資銀行競爭的焦點在哪

    “入世”後我國銀行業將面臨激烈的挑戰與競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與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水準相比較,中國民族金融業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要大得多。人們或許還記得,在市場開放初期,外國商品進入和外資企業的進入給中國民族工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是那都是有形的東西。與此相比,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的時間短,範圍較窄,特別是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是無形的,在現代科技資訊支援下,國際資金的調動、金融資産的轉移、日常金融服務的提供大都是在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況下進行的。回顧中外資銀行市場開放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到,我們從外資銀行那裏得到的主要是短期資金的融通和國際結算等服務,而從外資銀行那裏學到的管理經驗並不多。因此我們不可以推斷中國加入世貿後,在中國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情況下,中國金融業會自然而然地像民族家電行業那樣,短期內在競爭中發展起來。相反,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要迎接外資金融機構大規模的“無形進入”,中國銀行業別無選擇,只有抓緊有限時間“強身壯體”,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

    隨著我國加入WTO後各項限制條件的取消,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將逐漸展開,其激烈程度可能是殘酷的。那麼,競爭的焦點在哪?

    隨著對外資開放的領域和範圍的增多,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外資銀行不會哪兒都去,什麼都做。相反它們會因自身利益和需要挑肥揀瘦,和中資銀行做逆向選擇。外資銀行不會因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其經營策略。可以預計,在未來的幾年,英美銀行在華業務擴張的機會比其他銀行要大。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幾年,外資銀行在華貸款不一定會有大規模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外資銀行以盈利為目的,業務收入增長主要依靠收費業務的增加,而非資産性擴張。

    中外資銀行業務競爭的焦點將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才的競爭。外資銀行在華拓展主要還是依靠本地僱員。因此中外資銀行的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外資銀行需用人員的數量與目前中國銀行從業人員比只佔很小的比例,但從外資銀行挖掘的對象看,可能對國內銀行人才客戶的流失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就目前看外資銀行爭取的對象主要有以下四類:國有銀行業務骨幹(有業務經驗的,有客戶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由國內各銀行外派的歸國人員;受良好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研究生;學成歸國的中國留學生。

    第二,客戶的競爭。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嚴格把握了市場準入的界限,因此,能在中國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絕大多數都實力雄厚。根據多數外資銀行對其海外分行管理的情況看,它們對其海外分行的客戶選擇均有明確規定。以某一外資銀行為例,該行總行規定其所有海外分行的客戶必須是總行選擇行業中的一流企業。可以預測,外資銀行在中國爭取的客戶主要有以下三大類:1.公司客戶、重要行業內的大企業、跨國公司、有規模的民營企業。2.機構客戶、銀行、保險、證券、投資基金等。3.個人客戶。專業人士指出,銀行的20%的客戶往往可帶給銀行80%的利潤或市場份額。而剩下的80%的客戶只會帶給銀行20%的利潤或者份額。我國財政部披露:據有關部門的調查,我國10%的人佔有約66%的儲蓄額。基於此規律,外資銀行開拓在華業務時,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爭取發達地區的重點客戶,包括擁有66%儲蓄額的10%的客戶。如此一來,它們無需擁有與中國的銀行一樣龐大的員工隊伍和廣布的網路系統,就可以爭取較大的市場份額。可以預期,外資銀行在上述目標客戶的競爭對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影響要大得多。而客戶一旦失去,想在短時間內翻身,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銀行的客戶往往是幾十年上百年,跨越幾代人的時空。

    第三,産品與服務的競爭。外資銀行在成品與服務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高增值性、結構性、跨境性、批發性、跨行業/衍生業務、資産管理和其他投資銀行服務(不佔用資産負債表)。外資銀行往往會根據風險和收益情況將銀行産品與服務作出分類,而將貸款與貿易融資認定為低增值的業務,主要爭奪的是公司顧問,衍生工具交易、組織包銷銀團貸款等等則屬首先要做的。

    第四,市場的競爭。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銀團貸款市場、電子商貿市場、沿海市場是外資銀行力爭佔領的市場。

    

     《國際金融報》  2001年5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