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美軍事新戰略大揭秘

    5月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即將宣佈美國軍事戰略的重大轉變,正式放棄五角大樓十多年來確定軍事力量的“同時打贏兩場主要戰爭”的標準,打破沿用的對臺“戰略模糊”政策把防衛台灣列入計劃。新戰略還將美軍的重點從其傳統的活動領域歐洲轉移到東亞和東南亞。另外,它還將強調軍事科研,加緊研製高技術武器,如輕型高速的航空母艦、遠端隱形轟炸機、無人駕駛戰鬥機和太空武器。美國這個新戰略包括了美軍十年來最大的戰略變化。5月25日,布希將在海軍學院的演講中正式宣佈這一計劃。據稱,布希政府準備要求國會增加國防預算,用於備戰和滿足軍方運作成本。

    今年1月20日,布希就職後,主張“以實力求和平”,表示美國將建立一支“無可匹敵”的國防力量。同時,布希要求拉姆斯菲爾德對美軍的戰略、使命、現代化的優先項目等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美國軍事戰略的重大轉變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制定的。

    目標瞄準了東亞

    亞太前沿軍事存在是美總體軍事力量的前伸,是懾止“中國威脅”的主要支柱。布希內閣上臺後,對美國的軍事戰略作重大改變,有意把重點放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

    美國官員證實《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拉姆斯菲爾德將於9日在白宮的會議上,闡述把冷戰時代應付歐洲大規模戰爭的備戰計劃轉向亞洲。他們説,布希總統同意拉姆斯菲爾德的論點:應當重視中國日益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同時也要重視整個亞洲。

    目前,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已和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印尼、泰國以及澳大利亞達成協定,使美艦可進入上述國家的基地和港口進行維修、補給,從而逐步完善了美海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體系。除了新加坡的樟宜基地之外,美軍還希望租用泰國烏塔堡和梭桃邑、菲律賓蘇比克和克拉克、印尼莫羅太島和比阿克島等軍事基地,並分別在泰國灣、納土納群島建立海上浮動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維修基地。

    此前,美空軍已將62枚空中發射的巡航導彈部署在關島,此舉使美空軍在亞洲投入使用時的反應速度大大提高,駐紮在美本土的B—52轟炸機可以在大約12-14小時內飛抵關島,然後在關島裝載導彈。美海軍將通常部署在後方基地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向前移至關島,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按美軍構想,未來在關島部署的核動力攻擊潛艇不僅可以保護第七艦隊航母戰鬥群的安全,而且可以在廣闊的範圍內對敵實施大縱深精確打擊。此外,從艦艇的航速看,美海軍的核攻擊潛艇從本土的聖迭戈駛至夏威夷需3天半時間,而從夏威夷駛至關島還需5天,如果核攻擊潛艇從關島基地出擊,兩天內便可駛至菲律賓外海或是台灣周邊,其戰略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妄想核攻擊中國

    布希政府上臺後,美軍在界定新世紀中國這個問題上發生了明顯變化,美軍明確指出,在2015年前中國不可能像前蘇聯那樣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但在此後,將可能成為與美勢均力敵的全球性競爭對手。這種公開表述,是以往所沒有的。

    美軍在戰略運籌中針對中國的因素大幅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在稱霸世界的軍事戰略總目標下,不容見中國的日益強大,認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的利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致。

    在新軍事戰略的指導下,美軍通過有重點地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和深入進行新軍事革命,大力提高戰鬥力,同時加強對中國的戰略情報獲取。因此,美軍在未來必將採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衛星偵察、無線電截聽、公開資料研析等,在獲取中國情報和監視“中國威脅”上進一步加大力度。中美撞機事件正是美偵察中國事件劇增的必然反映。5月7日,一架美國RC-135偵察機再次在中國沿海進行了一次偵察飛行。據美聯社報道,因為懼怕過分刺激中國,該偵察機沒有武裝飛機護航。美國廣播公司認為,此次偵察飛行應視為美對華實行強硬政策的一部分。

    不久前,美國政府官員和戰略問題專家聲稱,布希政府正在考慮對美國的核力量作出重大調整,將一些原先對準俄羅斯目標的核彈頭改為瞄準中國。美國國防資訊中心主任布魯斯布魯克説,布希政府新的核武器指導原則“將部分瞄準俄羅斯的核武器轉向瞄準中國,可能意味著“將俄羅斯的核打擊目標減少50%,將中國的核打擊目標增加100%。

    香港《網路郵報》引述在美國總統智囊庫CDI任職的布萊爾説,美國最高機密文件顯示,布希政府預計在今年夏季完成一份新的作戰計劃,挑選中國數百個地點作為實施核攻擊的首選目標。布萊爾稱,美國1998年對北京攻擊的設計是“有限選擇”,即在有限條件下,允許美國核潛艇和轟炸機對中國發動攻擊,而今這種攻擊平臺增加了其他選項,包括數百枚攜帶核子彈頭的導彈。報道稱,該項命名為“單一整合作戰計劃”(SIOP)是美國五角大樓最高機密之一,預計今年7月送交國會審查。這種作戰計劃的設計凸顯美國戰略改變,從以往重視歐洲及俄羅斯轉向東亞地區,其中主要是針對中國。

    其實,面對同樣擁有打擊對方核能力的中國,美國的這種戰略只不過是其冷戰時期形成的“核威懾”思維的延續,只能表明其對全球發展趨勢仍然死抱著過時了的舊思維模式。事實上,中國人民也決不會因此而被嚇倒。

    明言將武力保臺

    布希揚言“不惜一切”武力保臺後,很多美國政要都指出此語決非失言。4月28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奎格利説,布希有關美軍將協助台灣自衛的宣示,對美國正在進行的國防政策檢討將會“有一點”影響。果不其然,美國新的軍事戰略,明言將打破一直沿用的“戰略模糊”政策,把防衛台灣列入戰略計劃之內。

    日前,拉姆斯菲爾德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當被問及布希所謂“不惜一切”防衛台灣,是否包括動用核武器時,他並未正面回答,只表示布希發表的言論,是要讓全世界知道,美國要確保台灣免受武力攻擊。《華盛頓郵報》報道説,美國確實有一套臺海作戰方案,存放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太平洋美軍總部。

    為了支援台灣,布希政府不惜踐踏中美之間長期遵守的三個“聯合公報”。據台灣日報報道,在美國對臺軍售期間,美國防部已明確告知台灣代表團,未來將由美軍太平洋總部與台灣軍隊建立“準戰略同盟”關係。報道指出,美方甚至表達,在美軍遭到攻擊時,希望台灣能提供必要的基地或設施供緊急避難使用。日前,美國會一些保守人士居然聲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已經過時,應重新簽訂新的“聯合公報”。

    對此,有關人士認為,涉及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性問題,中國的態度是毫不含糊的,美國絕對沒有因為台灣而與中國直接發生武力衝突的決心,這種戰略選擇也勢必遭到包括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和國際社會的反對。

    遠端轟炸機取代大型航母

    因為亞洲的重要性增加,美國距離亞洲遙遠,而且在亞洲的軍事基地又不多,短程戰鬥機就不會像以前那樣重要。因此在美國軍事戰略重點實現從目前的歐洲轉向太平洋地區的同時,該計劃還建議將以遠端隱形轟炸機取代大型航空母艦。

    3月24日,美國國防部官員披露,美國防部最近對美未來的軍事需要進行了全面評估得出結論説,美國軍隊在未來戰爭中將越來越依賴於遠端轟炸機。報告聲稱,將來美國捲入的武裝衝突更可能是在遠離美國的地區進行,尤其是在亞洲。

    目前,美國已把B-2隱形戰略轟炸機、AGM-86型空射巡航導彈往西推進部署在關島。按照轟炸機的性能,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計算:B-52H型戰略轟炸機可挂20枚空射巡航導彈,其飛行高度為15000米,時速為800至900公里;B-1戰略轟炸機可以挂22枚,該型戰略轟炸機航程可達12000公里,速度為1.25馬赫;B-2隱形轟炸機目前尚無法裝備C型空射巡航導彈,但可裝備B型巡航導彈,其航程超過18530公里。而關島距離菲律賓西部只有2000多公里,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兩個小時便可飛到。如果稍加換算,就能知道美軍戰略轟炸機從關島飛至亞太各國領空所需的時間了。因此,有軍事分析家認為:“這等於把巡航導彈擺到了亞洲各國的家門口!”除了關島之外,美國空軍還計劃在另外3個前方作戰基地部署這種供轟炸機使用的先進彈藥,這3個基地是迪哥加西亞基地、英國費爾福德基地、中東的一個基地。

    力不從心,放棄“兩場戰爭”戰略

    據透露,美國國防部此次完成對軍事戰略的修訂工作,其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拋棄了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主導美國軍隊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事理論。

    “兩場戰爭”理論是美軍方在冷戰結束後擬訂的一項軍事戰略,它認為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美面臨的最大軍事挑戰就是像伊拉克和朝鮮這樣的兩個敵對國家同時與美發生衝突,因此美國必須保留一支擁有足夠數量的重型武器裝備的軍隊,以確保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然而,一度令美軍“耀武揚威”的“科索沃戰爭”,卻讓軍方不少高層人士開始對這一戰略産生了動搖與懷疑,有人甚至反譏道:“一場戰爭都太多了!”

    美不少軍事專家認為,目前美軍的戰備狀況已不能與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之前同日而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美在全球範圍內四處插手、頻繁用兵,使美軍普遍感到了疲倦,1997年,美空軍的調度次數是1989年的四倍之多。曾任美空軍副參謀長的托馬斯穆爾曼抱怨説:“冷戰結束的時候,沒有人會料到我們要在南北半球同時執勤。從1995年起,幾乎每一名空軍士兵都到過波斯尼亞,而空襲伊拉克更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其實,這是薩達姆給我們脖子上套的一條鏈子。”基辛格博士曾在其出版的《大外交》一書中指出:“毫無區分就介入後冷戰世界的一切種族紛爭和內戰,勢必讓美國資源耗盡。”

    力不從心,五角大樓只好放棄“兩場戰爭”的戰略這一面扛了整整10年、讓美軍耀武揚威的大旗!但它新祭起的“新戰略”其實也不過是一種早已過了時的冷戰思維,也必將遭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唾棄。

    《生活時報》2001年5月1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