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聊齋志異》: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日前在蒲松齡故里山東省淄博市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聊齋學討論會上,有關專家指出,《聊齋志異》是一部反映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王恒展説:“《聊齋志異》作為中國古代短篇小説的代表作,以其近500篇作品,顯示了內容的博大精深和思想的多元意蘊,具有百科全書型的形式與性質。這部巨作不僅是一部中國文學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部中國傳統思想的百科全書,是蒲松齡那個年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今天的中國文學史大都將中國古代文學分為詩歌、散文、小説、戲劇四大類,而《聊齋志異》幾乎無所不包。《聊齋志異》中穿插詩歌類作品的有56篇,佔總數的十分之一強,各種詩、詞、曲、民歌、謎語、酒令等幾乎無所不備。在散文形式與性質的表現上,《聊齋志異》故事情節曲折有味,吸收發展了傳奇和史傳文學的特點。同時,這部巨作結構佈局允當緊湊,人物形象有聲有色,語言機趣,又極具戲劇色彩。

    王恒展説,《聊齋志異》涵蓋了儒、釋、道中國三大傳統思想,其中大量作品揭露了當政者的罪惡,抨擊政治腐敗,儒家的仁愛思想佔居了主導地位。此外,小説還注入了一點兒啟蒙主義的思想。

    他説,《聊齋志異》也是一部當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舉凡當時上至帝王將相,下至乞丐妓女,各色人物幾乎無所不包;政治文化、婚喪嫁娶、節令民俗、遊戲娛樂等幾乎無所不容。

    王教授認為,《聊齋志異》決不是一部單純的“孤憤之書”,而是一部既抒發個人“孤憤”,作者又以社會代言人面目出現的“百科全書型 ”的作品。

    我國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傾畢生精力和心血撰寫的《聊齋志異》,300年來在全世界産生了廣泛影響。蒲松齡與法國的莫泊桑、俄羅斯的契可夫並譽為“世界短篇小説之王”。中外專家們認為,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是一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新華社2001年5月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