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訪上海市市長徐匡迪

封婧

    近年來上海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形象一天比一天更像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兩會期間,記者就上海市構建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長徐匡迪。

    投資的好地方

    徐匡迪市長認為,大量吸引外資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要素之一。

    資料顯示,截至2000年10月,上海共批准外商投資項目2.2萬個,吸收合同外資435億美元,來滬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已由1995年的71個增加到90個。在滬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效益近年來整體上升,利潤持續大幅增長,“九五”期間,在滬外商投資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約590億元。由於大大優化了資源配置,外商投資環境日趨改善,市場效益誘人,未來外資涌入上海有可能更趨旺盛。徐匡迪説,現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256家已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

    據介紹,為了今後更大規模地吸引外資,上海除了要繼續改善綜合環境、提高投資回報率外,還要擴大金融、商貿、航運、物流、旅遊、仲介諮詢等服務業的開放,為外商提供更多的商機。當前的主要措施是:吸引更多的海外會計、律師事務所在滬開辦仲介機構;批准外資商業企業到上海以外的周邊地區開設分店;給予中外合資和獨資的投資諮詢公司涉外投資項目代理權;試辦中外合資的國際旅行社。在引資方式上,上海將在中外合資、合作和外商獨資等傳統方式之外,積極探索收購兼併、建立中外合資風險投資基金等多種新途徑。

    徐匡迪特別提到了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的發展情況。他説,目前已有世界幾大洲的156家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上海,其中62家設立了分行,27家已經被批准做人民幣業務。隨著中國加入WTO,外資銀行將在今後幾年內逐步經營對中資企業及自然人的存貸業務。上海經濟運作方式將日益國際化。

    從去年開始,包括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在內的數十家著名外資銀行,將其在華業務管理功能向上海集中。這對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及浦東陸家嘴中央商務區金融功能的增強,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現在,在資産總額超過全國外資銀行總資産一半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裏,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裏聚集著日本三和銀行、巴黎國際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等一大批世界各國大銀行,頗有點“亞洲華爾街”的風味。

    航運中心和資訊樞紐

    2000年12月25日晚,最後一噸貨物從上海港張華碼頭吊到中遠公司的輪船上。有著150多年曆史的上海港成為中國第一個年吞吐量超過2億噸的國際型大港,上海港在國際集裝箱吞吐量排序表上的名次上升到了第6位。上海港目前共開闢了16條國際班輪航線,覆蓋全世界12個主要航區,成為中國大陸集裝箱吞吐量最大、航線覆蓋面最廣、航班最密、躋身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最具競爭力的重量級港口。

    徐匡迪説,發達的港口,必然吸引航運公司、貨主及進出口公司的聚集,形成國際化大都市應有的國際貿易繁榮的局面。

    早在90年代初,上海就提出建設資訊港、深水港、航空港“三港”目標。徐匡迪説,上海要把全面推進城市資訊化作為上海未來發展的一項基本戰略,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1996年,上海資訊港建設正式啟動。作為2000年上海市城市建設一號重大工程——上海資訊港主體工程2001年1月5日建成開通,標誌著一個高頻寬、高速率、功能比較完善的上海資訊港主體框架已基本形成。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計劃,到2010 年,將基本實現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資訊化總體水準接近發達國家。

    以資訊資源網路化為主體的國際資訊港一旦建成,上海將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的資訊樞紐,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將大大增強,從而成為交易成本最低、商業機會最多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良好的居住和人文環境

    徐匡迪表示,上海也要成為世界上最適合人居住和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

    上海變得越來越漂亮了,這是這幾年去過上海的人普遍的感受。上海市政府顯然不想把這個城市建成一座鋼筋混凝土的聚集地,隨著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公共綠地也一天一天多起來。上海的每人平均公共綠地已由1993年的1.15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4.6平方米。今年內,市區還將新建公共綠地600-800公頃,使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5.2平方米,到“十五”末,可增加到每人平均7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據計算,在市中心拆房建綠,每平方米成本超過1.2萬元。

    徐匡迪非常誠懇地説,他對上海人民對城市建設的支援表示由衷的感謝。

    徐匡迪表示近些年來上海在注重建設硬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注意城市人文環境的建設。他説,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應該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上海大劇院已成為能吸引世界各國頂級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前來演出的地方。去年,中外藝術家合作在這裡上演的歌劇《阿依達》,在演出規模、演員人數、觀眾人數等方面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現在,日本、南韓、香港等地的觀眾經常專程搭機前來上海觀看精彩的演出。很多在上海設有分公司的跨國公司也往往選擇演出季在這裡召開董事會。

    另外,上海博物館被評為世界上僅次於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的第四大博物館,成為城市的另一個亮點。一系列的國際著名體育賽事也頻頻將上海作為舉辦地。

    徐匡迪還表示,上海將力爭在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科技教育發展的水準、環保指標、每人平均GDP等方面達到與國際化大都市相應的水準。

    他希望上海人民能夠變得更文明、更寬容、更有修養,以適應上海日益提升的國際地位。

    國際會展城市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1999年8月8日正式落成,填補了上海缺乏大型國際會議場所的空白。會議中心內部由會展場館和賓館設施兩大部分組成,主樓10層、球體11層;會議中心擁有1個能容納3000人的大宴會廳、1個800人的主報告廳、2個200人的會議廳,以及24個各類中小型會場和接待廳;會議中心所配置的通信設備、翻譯設備、實物投影設備等均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中心還配有600個停車泊位。這些設施完全可以滿足大型國際會議之需。落成後僅一個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就迎來了“99《財富》全球論壇”上海會議的召開,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如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上海光大會展中心、上海世貿商城等一批大、中型會展中心,為增進上海和世界的交往提供了眾多場所。

    徐匡迪説,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舉辦150次以上由8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會議,而上海去年一年舉辦了90多次重要的國際會議。

    今後,“我們將把上海變成一個國際會展城市” 。徐市長認為,這不僅會提升上海的國際大都市的地位,也將會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增加外匯收入。據徐匡迪介紹,除了今年5月將舉辦的5國元首會晤、10月將舉辦的APEC大會及其前後的6個相關國際會議外,近兩年的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已排在上海會展的日程表上,如:亞太地區城市資訊化高級論壇、世界城市市長會議、2002年第35屆亞洲開發銀行年會等等。

    中國網2001年3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