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張同盟:打假絕不能手軟

楊玲

    又一個“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在向我們走來,提醒人們警惕假貨、識別假貨。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或多或少地吃過假貨的苦頭,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豆腐渣”工程。政協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同盟呼籲:要深入持久地打擊假冒偽劣。

    張同盟委員首先談到目前假貨肆虐的一些現狀。例如,在醫療領域中,關係到救死扶傷的醫療器械、藥品、甚至醫生都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假劣藥品和器械充斥在門診藥房、病房、手術室和急診室;又如,關係到人民日常生活的食品、農副産品,大米被加入石蠟油,白酒用工業酒精勾兌,用洗衣粉作油條的膨松劑,水産品用福馬林保鮮,鮮肉被注水等等;在農業生産中,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使農産品大面積減産或絕收。

    假冒偽劣造成的危害觸目驚心,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假貨禁而不止,打而再生呢?張委員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主管品質檢測和商品檢驗的部門工作不到位。有的質檢部門上班坐機關,缺乏責任心,對管轄範圍內的品質標準沒有把好關。有的商檢部門對轄區內流通的商品沒有專人進行檢查檢驗。

    二、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成為造假的庇護所。有些地方以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名,放縱造假。有的官員在權錢交易中索賄受賄,成為造假的保護傘。

    三、懲治造假的法律不健全,執法不嚴明,打假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如雷貫耳的聲勢。

    四、市場競爭處於無序狀態,只要金錢開路,假貨就能通行無阻。一些採購人員利欲熏心,為假貨的登場大開方便之門。

    張委員説,打假是保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措施,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手段。這些年實施打假,已不同程度地遏制了一些地方造假的猖獗狀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還沒有取得斬草除根、徹底整治的效果。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深入有效地開展打假工作,張同盟委員提出了如下建議:

    第一、建立黨政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的打假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黨政主要領導對轄區內的打假負總責,如有打假不利,追究其責任;如有袒護、包庇造假、售假、用假的,應予以黨紀政紀處罰,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全面推行品質保證制度。不論是商場還是零售攤點,其經營的商品都必須取得權威部門簽發的上市合格證後方可銷售,如果發現假貨,生産、銷售、鑒定部門要共同承擔責任,並予以追究。

    第三、對於造假、售假者要從重從快地處理,打得他們傾家蕩産。

    第四、國家明令嘉獎對生産、批發、銷售假劣産品舉報有功的單位和個人。

    第五、改革市場管理的運作機制,加強內部制約和外部監督的力度,促進平等競爭、守法經營、規範管理,利用市場規律管好市場。

    中國網2001年3月1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