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美國參院誰在辦外交

    共和黨參議員傑福茲宣佈退黨在美國政壇引發地震。民主黨人6年來首次收復失地,佔據參院所有立法委員會的主席職位。引人注意的是,以立場強硬著稱的共和黨人傑西赫爾姆斯被民主黨資深參議員約瑟夫拜登取代。拜登最近的一些講話表明,這個被認為相對溫和的民主黨人在很多問題上同赫爾姆斯以及布希政府的立場差別很大。究竟如何看待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的換班?

     赫爾姆斯被迫走人

     過去6年,在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位子上,傑西赫爾姆斯成就了他的名聲,也成為美國政界甚至國際政壇上一個不受待見“頑固不化的人物”。在美國參院的辯論中,在美外交政策方面,甚至對待國際組織以至處理補交聯合國會費問題上,這個強硬的共和黨人咄咄逼人的氣勢令人感受到美國政治中個人化、非理智的傾向。

     赫爾姆斯首次為國際輿論關注當在1995年。這年秋天,由他和共和黨眾議員丹伯頓提出的《赫爾姆斯-伯頓法案》出臺。該法案制定了極為嚴格的制裁措施,旨在強化美國對古巴長期實行的經濟封鎖,阻止外國公司在古巴投資,以達到顛覆古巴政府的目的。法案實施後,遭到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歐盟甚至就此提出反制裁條例,以對付赫-伯法和其他類似法案,保護歐洲國家的經濟利益。面對國際壓力,美國政府被迫不斷延遲赫-伯法的繼續實施,但是,在赫爾姆斯等人的激烈反對下,這一不得人心的法案始終不得廢止。

     赫爾姆斯的又一次出名是在聯合國。2000年1月,作為美國政壇上批評聯合國最為賣力的代表人物,赫爾姆斯參議員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了一次講話。在簡短表示希望美國與聯合國的關係能有“一個新的開端”後,他竟然“警告”聯合國不要“侵害美國的主權獨立”。他還説,如果聯合國堅持讓美國全額支付美國的會費,那將是美國給予聯合國支援的“結束的開始”。

     作為據説是第一個在安理會發表講話的美國議員,赫爾姆斯在講話結束時,沒有聽到禮儀性的鼓掌。此後,國際輿論和美國朝野都對赫爾姆斯的無理講話提出了批評。

     6年來,儘管遭到不少“挫折”,但赫爾姆斯卻固守強硬立場,成為美國參院一塊標誌性“頑石”。

     今年以來,赫爾姆斯的活動顯然又加大了力度。新政府剛上臺,他就強烈要求同政府合作,改變美國對古巴、伊拉克和其他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政策。其所言所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強硬。在軍事戰略方面,針對當前廣受批評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計劃,這名美國政壇保守主義代表人物説,華盛頓並不受美國與前蘇聯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的約束,他還“保證”要儘快通過關於部署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立法。他直截了當地説:“從法律上講,布希政府在推進它選擇部署的任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方面都不存在障礙。”

     在古巴問題上,始終堅持《赫爾姆斯-伯頓法案》的赫爾姆斯將希望寄託于古巴領導人的變更上。他斷言:“在布希上任後,反對對古巴實行禁運的人將碰壁。我今天在這裡預測:在布希總統任期結束前,他將實現出訪哈瓦那,參加古巴新總統的就職典禮。”

     赫爾姆斯還強烈抱怨前任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宣佈他將設法使旨在加強美臺軍事關係的所謂《加強台灣安全法》在國會獲得通過。

     已經對赫爾姆斯的強硬立場習以為常的媒體,對他的講話多少也表示出反感。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指出:“赫爾姆斯獨斷專行的行事方法、對意識形態的狂熱追求、對對手的粗暴態度熄滅了人們對這個委員會的希望。”

     如今,對布希政府政策存有異議的傑福茲參議員宣佈退出共和黨,戛然終止了赫爾姆斯的諸多雄心勃勃的打算。

     拜登要向誰“發難”

    拜登來了。他似乎要為深深打下赫爾姆斯強硬風格烙印的參院外交委員會帶來溫和的色彩,而且其中不乏同布希政府的不同色調。

    幾天前決定出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一職後,拜登在幾次講話中處處表明他同布希政府的不同觀點。5月28日,在特拉華州的一次講話中,拜登表示,他決心阻撓布希總統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並抑制他在國際事務上的單邊主義立場。

     拜登是特拉華州的參議員。在自己的政治基地,拜登的講話放得很開。他首先表示對新總統迄今為止的表現感到擔憂。他指出“歐洲對這一屆政府感到憂慮。對於我們的所作所為,一些國家感到困惑”。

     與新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卡爾萊文一樣,拜登對他稱之為“夢之盾”的導彈防禦計劃深表懷疑。講話中,他支援《反彈道導彈條約》,認為美國在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之前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和談判。他説:“如果我們錯誤地使天空武器化,或者廢止反導條約而不是對其進行修訂,情況的變化將使我們不可能在幾天、幾星期或幾年後這樣説:‘唉,我們犯了個錯誤,讓我們回到從前的樣子吧。’”

     除了導彈防禦計劃外,58歲的拜登還反對匆忙撤出美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維和部隊,反對布希政府拒絕朝鮮對西方作出的友好表示,反對政府不願更為直接地參與正在破裂的中東和平進程。他贊成與俄羅斯和中國繼續保持接觸。

     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拜登幾乎支援了前任赫爾姆斯反對的每一件事情———如國際接觸、軍備控制條約、聯合國及對外援助計劃等。在內政問題上,拜登還直言不諱地説,他期待著向立場相對溫和的國務卿鮑威爾“伸出援手”,支援他與白宮、五角大樓和國會內強硬的保守分子進行抗爭。他説:“我願意向他提供支援,務必使他在主要國際問題上的觀點能夠佔上風。”

     拜登這樣講話並非憑空。他將主持的參院外委會具有相當大的提交議案、審核議案以及決定調查的權力,而該委員會主席的職位將使拜登有相當大的權力來阻撓他不喜歡的政府計劃。他可以下令召開大範圍的聽證會,阻止對官員的任命並扣留經費,因為他的委員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1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和外交預算。

     拜登早在1975年即加入外交委員會。從1997年開始,拜登成為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也成為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的主要對手。1999年,台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發表廣受批評的“兩國論”,赫爾姆斯卻公開發表聲明予以支援。對赫爾姆斯的觀點,拜登表示反對。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拜登主掌參院外交委員會之後,將直接“向布希發難”。與此同時,一些對赫爾姆斯很不感冒的媒體也認為,拜登主持的參院外交委員會溫和的立場,會對美國外交政策中極端的那一部分進行修正。

     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對拜登個人以及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的期待值不要過高。分析指出,從國際關係層面上看,赫爾姆斯的離任和拜登的新任,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消減美國參院強硬的色彩,從美國政治層面上看,保守黨勢力將受到掣肘。但是,細究拜登的言論可以得出這樣的印象:對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的原則立場,拜登並沒有一概反對,他對有些問題在提出質疑和異議的情況下,更多地提出步驟或者方法上的不同看法。實質而言,拜登與赫爾姆斯並非完全不同。明顯不同的是,拜登的觀點中,更多體現出民主黨的黨派觀點。最終不變的是,換班、變人,任何一任外交委員會主席著眼于美國利益的立場都不會改變。

    新華社 2001年6月7日



相關新聞


美國民主黨正式掌握對參議院的控制權



布希宣佈將要求國會延長對華正常貿易關係



美共和黨大意失勢參院



參議員“跳槽” 美政壇地震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