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十大疑問解答高職

     每年北京的招生計劃是“三分天下”,即重點本科、普通本科、專科(高職)各1/3左右,這就意味著全市將有1/3的考生進入專科學習。打開今年的《招生通訊》,專科批次中滿目“高職班”。大專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來自市教委發展規劃的消息説,今年除了在師範學院還存在大專外,其他市屬院校的全部大專改制為高職。各校的培養專業隨之也進行了改變,這種改變的關鍵在於要為社會培養職業人才。

    雖然“高職班”1996年就已有之,而廣大考生及家長仍滿腹疑問。為此我們歸納了十大問題,並就此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員。

    劉林:海淀走讀大學副校長兼招辦主任、北京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並擔任高職招生考試方式研究課題組組長。北京海淀走讀大學是北京最早舉辦高職至今又最有名的高職院校。

    彭賦柏:北京市教委發展規劃處副處長,該處負責全市高考招生計劃等問題。

    一問:

    今年高職計劃是多少?

    彭:今年市屬的高校全部進行了調整,將大專改為高職,招生計劃約兩萬人。除師範專業外,大專 已經從大部分學校絕跡。

    二問:

    今年參加全市統一高招中多了幾所民辦學校,它們的專業是否也是高職?

    彭:北京吉利大學和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原中國科技經營管理大學)兩所民辦高等職業學校獲北京市政府和教育部批准舉辦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參加全國統考招收計劃內學生,這些學生畢業時會獲得國家承認學歷的高職專科證書,此舉為我市高等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對於我市民辦高等學校的發展將産生積極影響。吉利大學和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在舉辦專科層次高職教育的同時, 還舉辦高等教育學歷文憑教育和進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這兩所學校將分別在北京和全國其他地區招收總計900名國家計劃內學生。其中北京吉利大學將在北京招收250人, 專業包括新聞學、機電一體化、電腦及應用、汽車運用技術、工商行政管理。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將在北京招收200人,專業有英語、服裝藝術、電腦及應用、網路技術與資訊處理、工商行政管理等專業。

    三問:

    有人説,高職就是大專,也有人説不是;到底大專與高職是什麼關係?

    劉:大專,通常指的是學歷上的概念,即學歷層次為大專或專科。而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一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上可劃分為專、本、研究生三個層次,而從類型上劃分,大專層次學歷又可分為高等職業教育與學科教育兩種不同類型。也就是説,雖然學的內容不一樣,但都是大專學歷。但必須要説明的是:過去的大專教育多為學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壓縮版”,雖然強調理論學習,但是受學制所限,學生畢業時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理論上不如本科,而應用能力又不如中專。1996年以後,專科教育進行改革,由學科教育轉向高等職業教育,高職成為發展趨勢。現在全國專科院校或本科院校舉辦的專科教育主要是高職班。我注意到今年《北京招生通訊》上專科批次中絕大多數改為高職班,也有少數外地院校未註明。我認為,註明與否,所發的學歷都是大專,其實教育內容也多為高職。考生不必在這方面太費心思。

    四問:

    高職班學生的政策待遇怎樣?是不是低人一等?

    劉:有個説法,即對高職班學生是“三不一高”,即不發國家統一的畢業證,入學時不轉戶口,不再發派遣證而發報到證,實行高收費。也有人據此説高職班學生低人一等,是改革的試驗品。這種説法對國家政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得比較片面。其實,自2000年,北京市已不再發放統一版式畢業證書,各校均可自主選擇,自行印製,但是“含金量”不變;畢業生派遣證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産物,隨著畢業生就業方式的改革,畢業生派遣證已全改為就業報到證,在本、專科(高職)就業政策上是一致的。戶口“農轉非”時間由入學改為畢業,有利於管理,對農村考生沒有實質影響,高職收費高是事實,這是教育成本確定的,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成本往往較高。而上高職回報率也高,高校帶來高收益。1999年,海大一名畢業生年收入多達40多萬,一年收入五六萬的大有人在。我認為,高職學生政策上、事實上都不存在低人一等的問題。

    五問:

    高職畢業生就業情況怎樣?社會認可度如何?

    劉:據我了解,總體上要比過去的專科畢業生受歡迎,而且越來越受歡迎。例如海淀走讀大學,1999年專科(高職)畢業生第一次就業簽約率為97.3%,在全市60多所本、專科院校綜合排名第五,超過了許多本科;去年該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簽約率為98.5%,而同期全市研究生就業簽約率約為97%,這個例子很説明問題,專科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今年北京專科招生全註明是高職班,我很贊成,高職應該作為一個新品牌,在考生中、在社會上樹立形象與信譽。

    六問:

    有人説高職是培養高級技工的,畢業了去當工人,因為社會上願意當工人的少,所以好就業,是嗎?

    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是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在一線工作,合崗實用是高職畢業生的主要特色。但是“一線”並不僅指生産車間和工地,涵蓋面非常廣。舉海大畢業生的例子,1999、2000、2001年三屆3500名畢業生就業單位非常多:黨政機關、公檢法部門、事業單位、銀行、證券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外資機構、旅遊業、電視臺、網站……畢業時沒一個做高級技工,我也看到有些學校高職專業培養的是高級技工,但海大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海大首先為中關村為代表的新經濟服務,海大學生培養方向為金領一族。

    七問:

    高職畢業生能不能續本?

    劉:可以肯定地説,高職畢業生能續本科,在報考上不存在政策的限制。舉辦高職較早的聯大、海大、工大等校均有高職畢業生續讀本科。上海、江西、河北等地區已開設了一種新的高職大專生續本考試“1+3”或“2+2”模式,深受學生歡迎。據了解,北京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北京聯合大學、海淀走讀大學等校都在申辦。我個人認為,高職畢業生不僅現在可以讀本,今後續本比例會進一步擴大。這是學生的強烈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從我國台灣情況來看,高職不僅有本科,還有碩士、博士, 相信高職畢業生前途廣闊。

    八問:

    北京市為職高、中專、技校畢業生開設了單獨升學考試,升入大學後也是高職班,他們會不會同高考生同班上課呢?

    劉:兩種考試針對不同生源,升學後雖然都是高職班,但是各校一般單獨編班,教學計劃與課程也有所不同。

    九問:

    如何選擇高職學校?

    劉:選報高職院校要用新標準。現行本科院校中重點院校與一般院校的區分是在學科教育基礎上劃分的。高職教育不同於學科教育,學科教育的重點高校不一定是高職優秀院校,同樣能辦好高職的未必能辦好學科教育。譬如都是體育運動員,鄧亞萍是世界乒乓球冠軍,但是打羽毛球她就不如龔智超。我個人建議考生,選報高職校,一是看興辦高職教育的時間與經驗,高等職業教育有自身規律,我國起步時間不長,要有探索、經驗積累的過程;二是了解一下各校辦學地點、辦學條件、教學品質、畢業生就業狀況。

    十問:

    如何選擇高職專業?

    劉:具體哪個專業好、熱,反之哪個不好,很難評價。這裡有成績這個基本因素,也是興趣愛好問題。但是有個共性問題就是就業,大家都很關心。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為背景開設專業。

    什麼是北京的“市場”?知識經濟是方向,高新技術産業是核心,資訊技術是關鍵。北京是首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第三産業發達,加入WTO後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北京還是古都、文化之邦,文教、藝術人才需求也很大。我想選專業應考慮以上因素。

    《北京青年報》 2001年6月0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