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報 估分報 出分報
——三種高考志願填報方式利弊談
 

      隨著高考日益臨近,“報志願”已成為高三學生、家長及高校最關心的話題。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報志願的方式共有3種:一是考前報志願,其時間一般安排在6月14、15日左右;二是估分報志願,其時間多半在高考結束後的7月10日至15日;三是成績公佈之後報志願,其時間則定在7月底至8月初。

      3種填報志願的方式各有利弊。這兩年,一些省市紛紛出招改變高考志願的填報方式,結果舊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新問題。比如北京,高考恢復後基本上是考前報志願,1999年改為估分報,2000年根據民意調查的結果採取了考後出分報的形式,3種方式都用過了之後發現還是考前報最好,於是今年又恢復為考前報。

      那麼,3種志願填報方式到底哪個更準確、科學、合理呢?各地招辦主任對此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考前報志願——志願發散自然 多數家長包辦

      廣東這些年一直堅持實行考前填報志願。該省考試中心副主任劉大允認為,此種方式既體現了“以興趣為主,憑實力説話”的思想,又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競爭的公平與公正。

      考前報志願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況以及衝刺階段模擬考試的成績與排名。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並對自身充滿信心的學生更能夠作出合乎實際的選擇,“這對考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劉大允舉例説,幾次模擬考試排名都在第一位的同學怎麼可能不報考北大清華呢?“可是,如果志願填報放在考後,那麼,一個極小的但並不影響最終結果的失誤都會使他喪失這種勇氣和膽量。”而無論對學生還是對高校來説,“這都是一個不應出現的損失”。

      北大招辦主任初育國是考前報志願的支援者。他説,每年某一層次的學生比例均與上年基本持平,考生的興趣、愛好各異,因此,依照“實力興趣原則”的報考會使高考志願的發散很自然,能有效避免不正常的“扎堆”或“斷檔”現象。同時,考生的報考命中率相應提高,對考場發揮出現偏差的學生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另外,高等院校出現‘斷檔’、‘大小年’(即一年錄取分數高一年錄取分數低)等現象的概率、數量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即使錄取線出現波動,其頻率、差值都不會大得驚人。

      此種填報志願方式也有缺陷。初育國介紹説,自6月中旬起,高三學生就已進入關鍵的考前衝刺階段。處在這一非常時期的學生自然會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高考復習之中,他們不被允許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非常細緻地了解某一個高校和專業。於是,家長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孩子的“代言人”,他們去參加大大小小的高考諮詢會,獲取各高校的招生資訊,研究各高校歷年錄取的投檔線、平均分以及就業情況等。“大學的專業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從業方向,可如此‘包辦’下的考生被抑制了興趣、志向,數學人才很可能就讓家長‘包’給了生命科學。”

      陜西省高招辦負責人李軍向認為,考前報志願附加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考場千變萬化,“早晨的幾分鐘堵車都有可能影響考生的情緒”,而且志願確定之後的考生心理負擔無形加大,“這都給志願填報的準確性造成了影響”。

      從高校改革的趨勢看,正在進行中的高考科目改革,增加了高校和考生的選考科目,這就使報志願必須在考前進行。廣東是全國率先實行“3+X”高考科目設置改革的,劉大允説,這是未來高考改革的方向,而與“3+大綜合+1”模式相適應的只有考前填報志願。

      估分報志願——心理壓力減小 估分常有誤差

      目前,全國有10余個省市實行估分填報志願方式,天津是其中最早的一個。該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處長張景華認為“此種方式較好地結合了另外兩種填報方式的優點”。

      首先,估分報志願的時段適中。考生經歷了“十年寒窗之苦”之後會出現一段思維的興奮期,沒有了考試壓力,考生可以更細緻地了解高校和專業,將興趣和分數有機結合,“既沒有考前的盲動,又避免了分數公佈後的惟‘分’是圖”。

      其次,估分報志願更具公平性。張景華説,知青子女和往屆畢業生一般不參與模擬考試的排名,他們也因此無法確定自己的實力檔次。“如果是考前報志願,那叫這部分學生怎麼辦,他們被淘汰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在估分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個技術性難題,即估分的準確程度不好保證。據媒體報道,1998年江西省景德鎮市就有一位章姓考生的估分與實際分數相差200分,其所在班級也有近50%同學所估分數與實際考分出入較大。

      陜西省高招辦負責人李軍向認為,文科生估分的準確性要比理科生低。語文、政治、歷史等科目的主觀題較多,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考生很容易一意孤行,不是過低估計、全盤否定,就是過於自信、充分肯定”,給志願填報設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障礙。他説,另有少數考生顧及臉面,“將成績任意誇大”,“落榜的幾率當然很高”。

      初育國則認為,如果估分處理不好,此種志願的填報方式“將對考生的傷害最大”。

      成績公佈之後報志願——可以量體裁衣 只是容易扎堆

      去年年初,北京市的高招部門曾對5萬餘名高三畢業生作過一次志願調查統計。數據結果顯示,60%以上的考生選擇“考後出分報志願”,他們認為此種方式讓自己基本上心中有“數”,可以量體裁衣地進行選擇,從而被錄取到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西城區一位考生就説,平時心理壓力特大,成績忽上忽下,現在一切都明白了,當然應該輕鬆。

      然而,在7月27、28日最後填報志願的日子裏,考生和家長們才意識到這一選擇的代價只有更累。分數公佈後,家長、考生、各高校招辦主任、教育網站乃至媒體都被卷了進去,要麼被諮詢的家長團團圍住,要麼在最後一刻請來招辦主任進行分析。

      初育國説,要保證填報志願準確無誤,就必須了解報考同一學校和同一專業的所有考生的情況。雖然考生對自己的成績、排序瞭如指掌,但“知己”的同時並不“知彼”,只要考生不清楚競爭對手的情況,就不能完全避免報考的盲目性。他戲稱考前報是“蒙著報”,而出分報是“報著蒙”,而後者要求考生達到“招辦主任級”,即能預測投檔線,“賭注”下得很大。

      此外,出分報使“扎堆”和“成批落檔”的可能性增加。初育國舉例説,一個本來只能上一般院校的考生如果意外地達到了清華的分數線,他一定不會僅僅滿足於報考一般院校,“這樣就非常容易出現報考學校和專業過分集中或生源不足的現象,它不僅對考生不利,更讓高校頭疼”。

      “考生知道成績後填報志願的做法更加突出了‘一考定終身’的片面性,這實際上對應試教育起到了強化作用。”初育國表示,成績公佈之後,高校不但無法向考生提供負責任的相對準確的資訊諮詢服務,而且也無法通過調節計劃“消化”高分考生。填報戰線拉得過長,使考生和家長承受了過重的心理負擔。

      河北省過去長期實行的是估分報志願,近幾年改為出分後報志願,而且堅持了下來。該省高招辦一位負責人説,只要配套的資訊服務能夠跟上,考生志願扎堆的問題可以避免。據他介紹,河北省在通知考生成績的同時,還向考生提供各高校在該省近3年的提檔線、考生在全省的排名。青海省在全國最早推行這一填報方式。該省考試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增元表示,只要度過了一段適應期,此種方式的優勢會逐漸為人們所接納。

    《中國青年報》2001年6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