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江澤民:推動資訊網路化迅速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7月11日上午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法制講座,內容是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主持講座並作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對資訊網路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資訊網路化的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國的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並在經濟、社會、科技、國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積極加以運用。同時,要高度重視資訊網路化帶來的挑戰。各地各部門的領導幹部,必須加緊學習網路化知識,黨的建設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工作、宣傳工作、群眾工作,也都應適應資訊網路化的特點。既要積極推進資訊網路基礎設施的發展,又要大力加強管理方面的建設,推動資訊網路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參加了今天的法制講座。

    今天法制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鄭成思。他主要講了3個問題:資訊網路的發展與加強法律規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國外的做法及立法現狀,我國在資訊網路法制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他還就資訊網路立法、鼓勵通過網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參與保障網路安全的國際合作、對各級領導幹部進行網路知識的培訓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江澤民等領導同志邊聽講座,邊認真作筆記,並就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等有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探討。

    江澤民總書記在講座結束時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特別是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迅速,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産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這是關係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

    江澤民指出,近幾年來,我國資訊技術和資訊産業的發展是很快的,其中電腦資訊網路尤為突出。資訊網路的發展,不僅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支撐點,而且為群眾豐富文化生活,為黨和國家機關改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徑。但必須看到,資訊網路化的發展也給我們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問題。比如,網上一些迷信、色情、暴力和其他有害資訊的傳播,對人民群眾尤其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網路違法犯罪行為日益突出,網上詐騙等種種違法活動,干擾了市場的有序運作。對保證我們國家的資訊安全等問題,必須進一步研究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加強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同時,更要注意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搞好對資訊網路的管理工作,以推動資訊網路的快速健康發展。

    江澤民強調,第一,要充分認識依法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在大力推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資訊網路的安全問題。要積極支援和大力推進資訊網路化,也要加強規範,依法管理,保障和促進我國資訊技術和資訊網路健康有序地發展。第二,要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立法。我們在資訊網路立法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規和規章,但總體上講,還不能滿足依法促進和管理資訊網路的需要。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要制定管理性的法律規範,也要制定促進資訊技術和資訊産業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還要有促進資訊網路從業單位行業自律的規定。要建立和完善資訊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法規及有效防止有害資訊通過網路傳播的管理機制,制定通過資訊網路實現政務公開和拓寬公民參政議政渠道的法律規範,制定通過資訊網路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激勵機制等等。第三,要加強資訊網路方面的執法和司法。要努力完善這方面的行政執法體制,健全執法機構,明確職責,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要加強資訊網路領域的司法工作,通過司法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第四,要積極參與國際資訊網路方面規則的制定。資訊網路是國際化的,不僅需要通過國內法律進行規範,還需要通過國際性規則予以調整。我們要在相應國際組織中積極參與制定有關資訊網路的國際條約,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第五,要加強資訊網路管理人才的培養。資訊網路管理是一個新的領域,沒有一大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具有資訊網路知識、法律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工作是很難做好的。一定要把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工作擺上戰略位置,採取多方面措施加緊推進。

    中共中央今天上午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法制講座,內容是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主持講座並作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對資訊網路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資訊網路化的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國的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並在經濟、社會、科技、國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積極加以運用。同時,要高度重視資訊網路化帶來的挑戰。各地各部門的領導幹部,必須加緊學習網路化知識,黨的建設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工作、宣傳工作、群眾工作,也都應適應資訊網路化的特點。既要積極推進資訊網路基礎設施的發展,又要大力加強管理方面的建設,推動資訊網路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參加了今天的法制講座。

    今天法制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鄭成思。他主要講了3個問題:資訊網路的發展與加強法律規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國外的做法及立法現狀,我國在資訊網路法制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他還就資訊網路立法、鼓勵通過網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參與保障網路安全的國際合作、對各級領導幹部進行網路知識的培訓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江澤民等領導同志邊聽講座,邊認真作筆記,並就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等有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探討。

    江澤民總書記在講座結束時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特別是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迅速,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産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這是關係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

    江澤民指出,近幾年來,我國資訊技術和資訊産業的發展是很快的,其中電腦資訊網路尤為突出。資訊網路的發展,不僅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支撐點,而且為群眾豐富文化生活,為黨和國家機關改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徑。但必須看到,資訊網路化的發展也給我們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問題。比如,網上一些迷信、色情、暴力和其他有害資訊的傳播,對人民群眾尤其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網路違法犯罪行為日益突出,網上詐騙等種種違法活動,干擾了市場的有序運作。對保證我們國家的資訊安全等問題,必須進一步研究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加強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同時,更要注意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搞好對資訊網路的管理工作,以推動資訊網路的快速健康發展。

    江澤民強調,第一,要充分認識依法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在大力推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資訊網路的安全問題。要積極支援和大力推進資訊網路化,也要加強規範,依法管理,保障和促進我國資訊技術和資訊網路健康有序地發展。第二,要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立法。我們在資訊網路立法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規和規章,但總體上講,還不能滿足依法促進和管理資訊網路的需要。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要制定管理性的法律規範,也要制定促進資訊技術和資訊産業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還要有促進資訊網路從業單位行業自律的規定。要建立和完善資訊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法規及有效防止有害資訊通過網路傳播的管理機制,制定通過資訊網路實現政務公開和拓寬公民參政議政渠道的法律規範,制定通過資訊網路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激勵機制等等。第三,要加強資訊網路方面的執法和司法。要努力完善這方面的行政執法體制,健全執法機構,明確職責,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要加強資訊網路領域的司法工作,通過司法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保障和促進資訊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第四,要積極參與國際資訊網路方面規則的制定。資訊網路是國際化的,不僅需要通過國內法律進行規範,還需要通過國際性規則予以調整。我們要在相應國際組織中積極參與制定有關資訊網路的國際條約,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第五,要加強資訊網路管理人才的培養。資訊網路管理是一個新的領域,沒有一大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具有資訊網路知識、法律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工作是很難做好的。一定要把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工作擺上戰略位置,採取多方面措施加緊推進。

    中央領導同志丁關根、田紀雲、李鐵映、吳邦國、遲浩田、張萬年、羅幹、賈慶林、錢其琛、溫家寶、曾慶紅、吳儀、鄒家華、布赫、鐵木爾達瓦買提、曹志、司馬義 艾買提、王忠禹、肖揚、韓杼濱、楊汝岱、王兆國、任建新、宋健、李貴鮮、陳俊生、張思卿、朱光亞、胡啟立、趙南起、毛致用、白立忱參加了講座。參加講座的還有中央軍委委員郭伯雄,以及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負責同志。

    

    新華網 2001.07.12

    



相關新聞


江澤民:日本政府應該把歷史如實告訴人民



江澤民主席同布希總統就中美關係等問題通話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共中央舉行大會隆重慶祝建黨80週年



江澤民在滬考察 強調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