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美女+博士=菲律賓的政治新星

翟崑

    “倒埃”運動是一部充滿菲律賓特色的政治連續劇,它一氣兒跨過新世紀,足足演3了個月。最終,美女副總統阿羅約,掀翻了“大明星”——總統埃斯特拉達。老埃的下臺,小阿的上臺,實質上是兩人圍繞總統職位的權力之爭。也許結果來得太快,變化來得太突然,頭緒來得太紛亂,以致讓人有些摸不清頭腦。其實,阿羅約分別在三條戰線上向埃斯特拉達發起了進攻,雖然都採取了和平形式,但讓人緊張在心裏。

    法律之爭:埃斯特拉達明贏暗輸

    作為反對黨領袖,阿羅約深諳民主政治遊戲規則。她抓住埃斯特拉達“貪污腐敗”的把柄,拿起了“彈劾”這一合法武器。她最初的目的不過是打擊埃斯特拉達領導的執政黨聯盟,在2001年5月舉行的地方選舉中取得民意優勢。因此,分析家當時都不看好勢單力孤的反對黨聯盟,認為他們成不了氣候。但事態的發展遠遠超過阿羅約的預料,彈劾案順利進行。

    彈劾案開始後,所有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2/3多數上。根據菲律賓憲法,如果2/3以上的議員認為總統有罪,那麼埃斯特拉達將遭彈劾命運。但握有8張鐵桿票(恰好超過1/3)的埃斯特拉達自始至終都對彈劾案抱有信心。

    彈劾案一下子就到了1月16日這關鍵的一天,關鍵到一個小小的信封就能決定埃斯特拉達是否有罪。這個信封將決定埃斯特拉達是否真的受賄。此時,人們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如果埃斯特拉達願意打開信封,説明他有足夠信心過彈劾關;如果他堅持不打開,則顯然是做賊心虛,也就意味著他有罪。但令民眾失望的是,參議院以11:10的票數通過“不打開這個神秘的信封”。該結果導致參議院議長和全體檢查委員會辭職,彈劾案無限期擱置。彈劾案的虎頭蛇尾也許使埃斯特拉達以為就此躲過一劫,但他顯然忽略了阿羅約的另一招:民意牌。

    民意之爭:阿羅約得益於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

    “花檔門”醜聞爆發後,阿羅約迅速發起“和平倒埃”的群眾運動。阿羅約能在這場鬥爭中大獲全勝,幾乎讓人重溫了歷史。這裡必須得提一下“人民力量革命”。1986年,菲律賓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人民力量革命”,趕跑了象徵著“貪污”、“濫權”和“踐踏民主”的前獨裁者馬科斯。該運動的三名領袖分別是天主教大主教海綿辛,前總統阿基諾和拉莫斯。最終阿基諾夫人如願以償地當選總統。事隔14年,三大領袖又擔當了“倒埃”運動的急先鋒,輔佐的還是一個女統帥。

    菲律賓85%的人口信仰天主教。去年3月,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女控告埃斯特拉達家族侵吞國家保健資金,總統聲望大降。而海綿辛認為埃斯特拉達貪污腐敗、妻妾成群,“喪失了作為總統的道德基礎”。因此,海綿辛再次出山,登高一呼,響者如雲。而阿基諾和拉莫斯則代表了菲律賓,尤其是馬尼拉的社會精英階層。出身名門,形象清廉,擁有治國才華的阿羅約,加上“三老”的鼎立支援,屢屢組織起幾十萬人的示威遊行。

    而埃斯特拉達也以“貧民英雄”的形象與“倒埃”運動相抗衡,組織起幾十萬人的祈禱活動。埃斯特拉達甚至還表現出“改邪歸正”的意願,如取消“午夜內閣”,不再酗酒,賑濟災民等。但“信封事件”徹底摧毀了民眾對埃斯特拉達的信心。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相信埃斯特拉達有罪。在彈劾法庭受挫的阿羅約等人迅速在16日當晚發起“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人數超過幾十萬。他們發誓“總統不辭職,運動不罷休”。而此時,支援埃斯特拉達的遊行隊伍只有區區5000人。這一回合,阿羅約贏了。

    力量之爭——兩次關鍵的分化瓦解

    總統職位之爭曾出現過兩次戲劇性的轉折,導致埃斯特拉達從強勢轉入弱勢。一次是前參眾兩院議長倒戈,投入阿羅約陣營,使彈劾案成為可能。另一次是軍警倒戈,轉而支援阿羅約,致使埃斯特拉達成為光桿司令,最終辭職。這兩次轉折看似突然,實質上也包含了阿羅約陣營週密經營,分化瓦解的功勞。

    最初,反對黨聯盟在眾議院只有45票,而要眾議院通過彈劾案必須要有75票。分析家一致認為阿羅約希望渺茫。但菲律賓畢竟是個容易出現政治奇跡的地方。恰在此時,埃斯特拉達的兩名政壇盟友,參眾兩院議長宣佈辭職,並且拉了40幾名眾議員投誠。反對黨聯盟勢力空前壯大。11月3日,群情激昂的眾議員以絕對多數通過彈劾案,將埃斯特拉達的命運交由參議員裁決。此時,國內第二、第三、第四號政治人物一致對埃,總統第一次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據傳,阿羅約陣線分別與兩人做了交易,來日“必有厚報”。

    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爆發後,埃斯特拉達手中的稻草只有軍、警兩方了。在最後攤牌前,軍警一直保持“中立”,表示“不干政”。但在日益強大的群眾示威聲中,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雷耶斯、國防部長梅爾卡多、全國警察總長拉克松多等軍方和警方領導人宣佈不再支援埃,轉而支援阿羅約。加之內閣22名成員中的近半數先後辭職,埃瞬間就成了“光桿司令”。這是埃斯特拉達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處於四面楚歌境地。文武散盡後,埃斯特拉達只有交權了事。

    其實,曾任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的拉莫斯一直在遊説軍方放棄總統。整個彈劾期間,拉莫斯不斷煽動、鼓勵中下層軍官在報紙上發佈廣告,反對埃斯特拉達。到最後,拉莫斯甚至放出“軍隊可能發生政變”的傳言,並親自到軍營中呼籲軍方“看清形勢”。也許是人心向背起了關鍵性因素,軍方最終還是以支援阿羅約的形式“干政”了。

    

    阿羅約還會繼續贏下去嗎?

    阿羅約無疑是當前唯一能把菲律賓帶出政治經濟困境的最佳人選。第一,阿羅約以合法手段繼任總統,理直氣壯。第二,阿羅約能把分散的各反對黨結成聯盟,其為各方所接受的人氣,以及縱橫捭闔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第三,作為經濟學博士,阿羅約曾分別擔任貿易次長,參議員、社會福利部長和副總統,執政能力強,政績卓著。第四,阿羅約出身名門,父親曾是菲律賓歷史上取得最佳經濟成就的前總統。另外,阿羅約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以打擊腐敗為己任,形象清新,正是菲律賓人民所需要的“道德型總統”。

    顯然,國內外都認為阿羅約上臺是個利好消息。阿羅約宣誓就職的當天,菲律賓股、匯市雙雙走高。應該説,菲律賓局勢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面對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一大堆問題。阿羅約上臺後能否在短期內扭轉菲律賓局勢將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她必須馬上實現從一個“革命者”到“建設者”的轉變。另外,菲律賓民眾也應從狂熱的氣氛中冷靜下來,體諒阿羅約所面對的挑戰和困難,給她時間,給她信任。

    如何處理埃斯特拉達也將使阿羅約處於兩難困境。埃斯特拉達案畢竟牽涉眾多,如果阿羅約過多從道義角度考慮,嚴懲埃斯特拉達,則不利政治和諧;而如果阿羅約過多從政治角度考慮,從輕發落埃斯特拉達,又會有弗民意。如果西方社會施壓,要求菲政府繼續審判埃斯特拉達,則會激起國內的民族情緒;而如果埃斯特拉達案解決不利,又會影響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總之,如何處理“有罪的前任”,歷來是新執政者的難題。是寬恕?是忘記?還是懲罰?阿羅約必須得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這是考驗阿羅約的“埃斯特拉達難題”。

    中國網2001年1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