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俄羅斯經濟: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李慶義

    俄羅斯經濟向何處去?直到21世紀,俄羅斯人還在尋找答案。

    2000年初普京上臺後,俄形勢喜人:多年來動蕩的政局出現較長時期的穩定;油價飛漲使國庫日益充實;國內經濟呈持續增長趨勢,整個社會環境得到改善;俄杜馬通過自由經濟改革為基礎的稅收法案等。

    與此同時,新政府取得的成績也是史無前例的:俄去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超過了7%;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外匯儲備翻一番,從去年初的123億美元躍升到去年底的283億美元;消費品市場的需求增長了8%,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幅度達9.4%,失業率與前年相比減少了17.7%。這些業績都是俄近30年的歷史上所沒有的。

    然而,許多專家認為,俄政府並沒有很好地利用歷史際遇,以實現對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變革,2000年實際上是被“白白浪費掉的一年”,是“無改革的豐收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是俄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提高的主要因素,石油出口占其財政總收入的1/3。估計到去年底,石油出口給俄提供了300億美元的利潤。這相當於俄國內生産總值的12%。因此,普京在打擊車臣恐怖勢力、提高工資和退休金以及發放軍餉等方面有了保障。儘管如此,許多經濟學家仍然認為,普京政府並未對俄經濟形勢好轉作出太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國際油價上揚也給俄羅斯經濟帶來負面效應。大量外匯涌入導致俄盧布堅挺,美元貶值,使得俄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大大降低,遏制了俄民族工業的發展和企業的復興;外匯收入增加增大了俄羅斯與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巴黎俱樂部等機構進行債務談判的難度,談判至今仍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而且,談判一旦破裂,俄羅斯在2001年將面臨沉重的債務負擔。

    石油出口是塊肥肉,政府和各大財團便都趨之若鶩,爭相蠶食,導致政府與石油出口企業間、各大利益集團間矛盾的激化,給社會帶來了新的不穩定。

    更主要的是,單靠石油出口來發展經濟並非長久之計。根據世界銀行日前公佈的報告,近年內,石油價格將呈下降趨勢:如果2000年平均油價下降到每桶28美元,到2001年可降到每桶25美元,2002年為每桶21美元。

    俄總統經濟顧問伊拉裏奧諾夫承認,俄目前的經濟增長是“不穩定的”,政府沒有在良好的形勢下管理好經濟。經濟增長已出現減緩趨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內産品競爭力降低;二是通貨膨脹率上升。他批評社會上某些人“興高采烈地瓜分預算外收入,這些錢不是來自有效的生産,而是來自石油價格的上漲”。

    此外,俄經濟還存在著一系列其他隱患。比如,俄銀行系統尚未從1998年金融危機中緩過勁來,全國銀行系統資金總額只有74億美元,還不如西方一家大銀行的資金。為避免風險,銀行一般不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影子經濟”導致政府官員貪污腐敗。據俄國家統計局統計,俄“影子經濟”佔國內生産總值20%~25%;居民購買力低下。目前的生活水準比1998年金融危機之前還低15%~20%;經濟技術和設備依然嚴重落後;普京總統與俄商業巨賈的關係尚不明確等等。

    為增強經濟發展的計劃性,普京一上臺就成立了戰略研究中心以制定俄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專家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制定出了一個自由經濟綱領。綱領的目的是建立以私營企業為基礎,排除政權干擾的真正的市場經濟。左翼反對派驚呼,這是一個已給國家帶來深重災難的右翼綱領,其結果將導致俄羅斯徹底崩潰。俄右翼政治勢力已把目光集中在綱領的執行結果上,認為普京挂右之旗,行左之實,綱領實際上未得到實施。他們認為,普京可能是過去沙皇、共産黨總書記的繼承人,但絕不是葉利欽的繼承人。人們感到普京總統越來越不可理解。

    《中國青年報》 2001-01-11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