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八千萬美元能否揭開“庫爾斯克”號之謎

    俄羅斯副總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調查委員會政府負責人伊裏雅克列巴諾夫年前透露,有關庫爾斯克號的打撈方案將於本月稍晚時候被批准。他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打撈方案,但是他明確表示,無論採取哪種方案,打撈成本將達到8000萬美元,具體的打撈行動可能會在今年的9月進行。這一消息再次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俄羅斯20世紀的最後一個痛點:庫爾斯克號核潛艇。

    -500個方案中選擇了兩個方案能否被通過?

    如何打撈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一直是整個俄羅斯社會,甚至是全世界爭論的焦點。關於打撈庫爾斯克號的方案曾經有過多次傳説。一是事故後馬上開始打撈,一是稱去年11月份將會通過具體的打撈方案。現在終於明確,將會在今年1月份通過具體的方案,預計在9月份實施打撈。俄羅斯海軍裝備紅寶石中央設計局主任兼總設計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伊戈爾斯巴斯基稱,正在進行的有關打撈的國際行動談判非常艱難。

    他雖然沒有講到具體的細節,但是他透露,為了實施這個方案,在過去的一年裏成立了一個由俄羅斯、荷蘭和挪威三國公司組成的聯盟,這三家公司彼此之間都已經很熟悉。荷蘭公司與俄羅斯公司之間曾于20世紀90年代初有過富有成效的合作。他們曾經共同商討過如何打撈俄羅斯1989年4月份沉沒的少先隊員號核潛艇。而荷蘭公司在2000年秋季參與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遇難艦員遺體的打撈工作。因此,他們彼此已經都不陌生。

    無論是俄羅斯海軍裝備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的消息人士還是聖彼得堡其他船舶製造工業的科研機構都提出了許多打撈方案。總共收到了500個方案。最後選擇了其中的兩個方案。斯巴斯基和庫爾斯克號的總設計師巴拉諾夫致信這些方案的設計者稱,即將進行的打撈方案將使用最先進的技術,以保證最穩妥地解決問題,而且代價最小。目前,方案仍在討論中,最後將由國家最高權力部門來決定如何實施。政府發言人稱,與國外合作夥伴的談判正“全速前進”。但是他認為,現在透露細節還為時過早。他只是表示,目前在挪威正積極進行打撈前的準備工作。據説,目前還沒有開始籌集物資,因為現在有兩個方案,還不知道哪個方案會被通過。

    媒體公佈的方案中,由莫斯科發明家協會主席尼古拉克尼亞澤夫提出的使用金屬網、底盤和浮升裝置打撈失事沉沒的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建議引起關注。

    克尼亞澤夫認為,鋻於庫爾斯克號潛艇是個長150米、直徑18米的龐然大物,應該用金屬絲擰成繩索,編一張長度、直徑分別不小于150米和20米的大網,用這張網穿過潛艇下的泥沙將其包裹起來,並將金屬網與大功率的拖船相連。爾後,在庫爾斯克號近旁放置一塊長寬與潛艇長度、直徑相倣的底盤,拖船開足馬力將潛艇拖至底盤上。由於潛艇沉沒的地方多淤泥,因而拖拽時,潛艇底部與泥沙間不會産生強烈的摩擦。待“裝盤”完畢,便將底盤與均勻分佈的、標準的浮升裝置相連。啟動浮升裝置後,潛艇便像睡在“吊床”裏一樣被抬升起來。當升至一定水下高度時,就用拖船將裝著潛艇的“吊床”拖向淺水區。克尼亞澤夫確信,採用該方案可確保在一星期內將“庫爾斯克”號打撈上來,而且費用不多。

    但是具體哪種方案將被採納,現在還是一個謎。

    -8000萬美元從哪來?如何花?

    定於2001年夏季開始的打撈行動將耗資8000萬美元。而這其中將近6000萬美元是支付參加打撈的西方公司的費用。也就是説荷蘭與挪威兩國的公司將拿走大部分費用。

    引人注目的是,由俄羅斯政府與荷蘭政府共同倡議,在2000年11月成立了一個庫爾斯克號基金會,以保證打撈所必需的裝備並提供財政支援,防止在巴倫支海出現核污染。其秘書處設在布魯塞爾。該基金會兩主席分別為前蘇聯的外交部長阿歷山大別斯斯梅爾特勒和荷蘭前國防部長維裏姆艾克倫。參加基金會董事會的還有俄羅斯海軍裝備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經理斯巴斯基,俄羅斯海軍副總司令米哈伊爾巴爾蘇科夫及荷蘭的一些專家們。

    該基金會的西方參與者表示,如果想在西方獲得援助的話,俄羅斯最好自己先承擔50%的費用,西方政府只是提供俄羅斯不足的部分。荷蘭政府在此事上表現最積極,它準備第一個向基金會投資,並正式向歐洲的其他國家提出,要他們效倣荷蘭。

    -為什麼要打撈庫爾斯克號?

    早在俄羅斯政府組織力量打撈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的遇難者屍體時,曾經有許多家屬給政府提議,永遠不要再打撈,讓那些靈魂安息在大海底下。同時,那些遇難者的家屬也不希望因為打撈再給其他人帶來痛苦。因為打撈工作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但是,政府一直沒有放棄過打撈的決心。副總理克列巴諾夫説出政府的想法。打撈的主要原因是生態問題。他認為,現在必須儘快地消除生態危險。而這一帶是漁民的捕魚區。不能讓該地區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庫爾斯克號是一艘核潛艇,它的反應堆是人們永遠的擔心。儘管克列巴諾夫表示,這些核反應爐在密封狀態將可以在海底安全保留至少10年。媒體指出,由於爆炸可能引起庫爾斯克號內的核泄漏。此前曾經有報道説它的周圍出現了核污染,俄政府調查後表示,與庫爾斯克號無關,純屬一家外國油船惹的禍。但是誰能保證以後不會真的出現核污染呢?因此,消除這個引起俄羅斯及歐洲普遍關注的危險的想法更堅定了俄羅斯要在今年夏季打撈庫爾斯克號的決心。

    -庫爾斯克號命運將會如何?

    一旦庫爾斯克號被打撈出來,該如何處理它呢?俄羅斯政府副總理透露,當庫爾斯克號被從海底打撈上來時,將最先送給專家們進行研究,期望從中能尋找到庫爾斯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當一切都明朗後,將把它送去解體。但是在民間,已經有人提出希望把它建成一個博物館。在一些州已經開始自己籌劃建立各種紀念館。他們開始收集庫爾斯克號艦員的照片,生前用過的東西,並且開始選址,希望能在今年9月份建成一個紀念館。如果庫爾斯克號能被當做博物館,那些艦員們的親人及生前好友將有機會隨時來憑吊他們。但是,庫爾斯克號的命運現在誰也無法説清楚。

    -庫爾斯克號真相能否澄清?

    從庫爾斯克號沉沒的第一天,人們就在發問: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令俄羅斯海軍驕傲的龐然大物轟然倒下?現在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庫爾斯克號與外國潛艇相撞,一是庫爾斯克號內部魚雷爆炸,一是庫爾斯克號與二戰時遺留在海底的炸彈相碰。在這個問題上,甚至俄羅斯軍方與政府之間都有不同的聲音。2000年12月6日,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與美國防部長科恩在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舉行會談,科恩再次否認是美國潛艇撞沉了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號。但是這並沒有使俄方改變美潛艇撞沉庫爾斯克號的看法,俄羅斯現在仍在費盡心思尋找證據。而且證據似乎越來越多。

    12月初,俄北方艦隊一位軍官透露,在打撈庫爾斯克號遇難船員屍體的過程中,在潛艇右側發現了一個長15米、寬2米的凹陷處。該軍官説,這個凹陷處肯定不是因核潛艇停靠不當造成的。與此同時,自從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失事後,俄已經從巴倫支海底打撈出60噸金屬和一個魚雷發射裝置。這些物品已經被送到俄羅斯紅寶石中央海軍兵器設計局進行分析研究。專家對魚雷發射裝置做的初步分析排除了潛艇是因魚雷爆炸而沉沒的説法。

    此外,早些時候,俄軍方還透露,庫爾斯克號失事後,俄北海艦隊司令部曾經在一天多的時間裏多次收到“SOS,水”的報警信號。由於後來斷定庫爾斯克號船員多數在出事後的瞬間就全部遇難,而且艇上軍官卡列斯尼科夫的臨終筆記也沒有提到求救之事,軍方便有意回避“信號”之事,甚至説當時可能聽錯了。11月8日政府專門委員會公佈了關於失事原因的意見後,軍方經過研究得出結論:“SOS,水”的信號不是從庫爾斯克號上發出的,而是出自另一艘潛艇。

    為了找到外國潛艇撞沉“庫爾斯克”的證據,俄羅斯可謂使盡各種辦法。近日,挪威軍方發言人埃斯蓬正式承認,10月17日、18日挪威軍方連續兩天出動F-16戰鬥機攔截在挪威領空附近徘徊的俄羅斯戰機。他説俄羅斯戰機是尾隨美國的“孟菲斯”號潛艇而來的,俄方懷疑當時停泊在挪威奧斯陸的“孟菲斯”號潛艇是撞沉庫爾斯克號的罪魁禍首,但挪威方面沒有注意到“孟菲斯”號上有被撞擊的痕跡,也沒有看到修復行動,“孟菲斯”號只是按照以前的計劃到奧斯陸訪問,沒什麼特別的。

    在俄北方艦隊演習過程中,有兩艘外國潛艇一直尾隨在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後面,一艘是美國的,另一艘是英國的。專家們推測:庫爾斯克號在進行發射魚雷的演習前,要對周圍水域進行偵察,除偵察演習區域的水下情況外,還要了解水上的情況。因此,庫爾斯克號要多次作出深淺不同的航行。很可能,一直監視俄北方艦隊演習的北約潛艇在庫爾斯克號調整航向時,聲納監視系統失去了跟蹤目標,導致同庫爾斯克號迎面行駛併發生相撞事故。

    俄軍事專家認為,兩艘潛艇相撞後仍會以原來的速度向前漂遊。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重近24000噸,另一艘如果是美國的“洛杉磯級”核潛艇,則其水下排水量重6900噸,而英國的那艘潛艇其排水量不少於4500噸。

    為什麼俄羅斯潛艇的噸位比北約潛艇重,反而受到小艇的傷害?

    根據技術專家透露的技術工藝,美國和英國海軍建造的核潛艇是單外殼,厚度為35至45毫米,而俄羅斯核潛艇是雙外殼,其中外層的厚度僅為5毫米。在遇到同樣撞擊的情況下,當然是俄羅斯潛艇受到的損失大。庫爾斯克號第一艙,即裝備魚雷的艙被撞扭曲,導致魚雷爆炸。核潛艇失去控制後向巴倫支海底衝去。150多米長的巨型潛艇在108米深的海中,連頭都抬不起來就撞入海底。果然,在兩分鐘後核潛艇魚雷艙裏的魚雷發生大爆炸,從而使庫爾斯克號受到致命傷害。

    水下錄影機拍攝的圖像也顯示:庫爾斯克號第一艙外部被撞後嚴重扭曲和變形,充分證實了俄軍事專家的判斷。

    《北京青年報》2001-01-03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