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壇人物轉行搞新聞 電視主持跳槽當“立委”

畢崧 顏君烈

    在年底“立委”選舉戰中,台灣島內政治評論節目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許多政治人物在電視、電臺主持節目,抨擊時政,發表個人觀點。對此一些學者提出批評,要求政治人物退出媒體。其實在4年前,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就發出過類似呼籲,結果卻正如他自己所言,這種呼籲只是“狗吠火車”而已。在島內特殊的社會環境下,媒體和政治之間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遠不止政治人物上電視這麼簡單。

    政治人物轉行去媒體的大有人在

    在島內,存在很多媒體和政壇之間的“兩棲人”。一方面,政治人物轉行進入媒體的大有人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飛碟電臺董事長趙少康和無黨籍“立委”陳文茜。

    趙少康曾被譽為國民黨的“政治金童”,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很多驕人的記錄。他的政治之路始於1981年的台北市議員選舉,初次參加競選,他就以兩萬多票的最高票數脫穎而出。1985年,他再度競選連任,又以4.7萬票的全市最高票當選,並創下台北市議會選舉得票最高紀錄。次年,趙少康參加台北市“立委”選舉,結果又以13.9萬票當選。五年之內三次參加競選,每次都以最高票當選,島內政壇頓時颳起一股“趙少康旋風”,他也因此贏得“政治金童”的美譽。

    趙少康聞名島內政壇還在於他敢説敢做的作風。初進“立法院”,他就在極為敏感的兩岸關係議題上提出大膽主張,呼籲開放公教人員赴大陸探親、有條件開放與大陸的經貿活動等,在島內引起極大反響。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大搞個人崇拜的做法很快引起趙少康的不滿,在國民黨“十三全”大會上,當全場代表以起立方式推舉李登輝為黨主席時,趙少康聯合其他幾位代表端坐不動,表達對李的不滿。幾年後,他又主導成立新黨,與國民黨分道揚鑣。1994年在台北市長選舉中輸給陳水扁後,趙少康開始涉足媒體,擔任飛碟電臺董事長。如今的他不僅是飛碟電臺的老闆之一,而且是台灣最有影響的政治評論節目主持人。

    陳文茜不僅是媒體和政壇“兩棲人”的典型,同時也是今年“立委”選舉的風雲人物。大學畢業後,她先到了《中國時報》,僅3個月就當上美洲版副刊的主編,但不久她就離開該報。此後,她相繼幫助一些黨外人士參加競選,充分展露自己非凡的宣傳策劃和執行能力。1995年,陳文茜開始正式擔任民進黨的“化粧師”。她以媒體的種種運作手法來重新包裝民進黨,將另類的搖滾樂、流行歌手等請到民進黨的許多活動中來,並大量利用有線電視等工具進行宣傳。陳文茜的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民進黨在民眾當中的“草莽”形象,並給台灣選舉文化帶來巨大影響,但她的宣傳理念在當時並不被民進黨多數所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她選擇退出民進黨。之後,在許信良的力邀下,她又再次回到民進黨,擔任黨主席特別助理兼青年部和文宣部主任。1999年,許信良退出民進黨,陳文茜也再次與民進黨説再見。

    如今的陳文茜與資深媒體主持周玉蔻、李艷秋並稱為“飛碟三朵花”,她犀利的辯才和該説就説、該罵就罵的行事風格深受歡迎,“文茜小妹大”節目的收視率直逼排名首位的“李敖大哥大”。與此同時,不甘寂寞的她又以無黨籍身份順利當選“立委”。

    不少“立委”都有在媒體工作的經驗

    媒體和政壇的“兩棲人”還包括從媒體投身政界的一些人,不少“立委”都有在媒體從業的經歷,其中李慶安還曾獲得台灣廣播電視“金鐘獎”。李慶安出身政治世家,其父李煥是國民黨元老,但在她的人生規劃中,從政並不是最初選擇,早年她最熱愛的是新聞工作,所以在台灣政治大學讀的是新聞系,之後去美國深造,選擇的也是傳播學。1984年,她進入華視新聞部,被派往美國任特派記者,1989年返臺後擔任華視晚間新聞主播和新聞節目主持人,出眾的口才、極具親和力的形象以及對社會、政治問題的敏銳觀察使她很快就在島內有了知名度。

    卸下新聞主播的光環踏入政壇之後,李慶安的表現仍然很搶眼,曾被評為“表現最佳議員”。1998年,她首次參加“立委”選舉,一舉獲得8萬張選票,在當年國民黨所有候選人中得票最高。進入“立法院”後,李慶安又以口才好、形象佳、態度認真而聞名,無論是以前在國民黨還是現在在親民黨,她都被當作政黨的形象代表。當年國民黨推選她參加“立委”競選,就是希望借助她的個人形象來改變民眾對國民黨的反感,親民黨更是將代表“立法院”黨團門面的發言人重任託付給她,而李慶安也以自己的表現證明親民黨的確沒用錯人。在去年台灣記者對“立委”所做的評鑒報告中,李慶安被評為整體表現最好的“立委”,而且是前十名中惟一的女性。

    為何媒體和政壇間有這麼多“兩棲人”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很多人同時既是新聞工作者又是政治人物,像今年參選的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無黨籍的蔡豪都是既經營媒體,又不放棄政治發展。

    如此眾多“兩棲人”的出現,和島內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媒體人士涉足政治,自有其獨特優勢。煽情的表現能力、犀利的辯才是媒體人,尤其是談話節目主持人最重要的素質。而隨著島內政治環境的變更,許多政治場合越來越像一幕幕花樣百齣的鬧劇,媒體人的這些素質幫助他們在這方面如魚得水。“立法院”中,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場面司空見慣,媒體人的優勢在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黑道大哥”羅福助向媒體出身的李慶安大打出手,正是難以容忍她咄咄逼人的犀利言辭。

    除此之外,主持媒體節目帶來的知名度也是競選中的巨大優勢。首次參加“立委”競選的陳文茜根本不像其他候選人那樣去拜訪選民,但民調支援率卻始終排在選區首位。而政治人物進軍媒體也有得天獨厚之處,其政治經歷本身就是節目很好的賣點,更何況他們還可以利用從政期間積累下來的人際資源,請來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參加節目,進一步增強節目的吸引力。

    政治人物對媒體愛恨交加

    在台灣政界,有所謂“記者見官大三級”的説法,媒體對政治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島內一位當權的女性政治人物曾坦言:如果3個月不在媒體曝光,政治生命就幾近完結。所以,不少政治人物經常不惜發表嘩眾取寵的言論來獲取曝光率。但對於他們來説,媒體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被媒體抓到,仕途難免受到影響。正因為如此,政治人物對媒體可謂是愛恨交加。

    去年周玉蔻在《唐飛——在關鍵年代裏》一書中提到陳水扁與蕭美琴的緋聞,結果在台灣社會引起極大反響,並引發在野黨與民進黨的新一輪對抗。隨後,《新新聞》雜誌又刊發記者楊舒媚的文章,直指傳播緋聞的就是呂秀蓮,並且宣稱呂此舉是“想幹掉阿扁,然後更上一層樓”,一起緋聞風波迅速演變成政治鬥爭。直到今天,呂秀蓮和《新新聞》之間的官司也未了結,反倒牽扯出更多的政治鬥爭內幕。無論是媒體還是牽扯進去的政治人物,個個都搞得焦頭爛額。

    《環球時報》2001年12月04日


陳文茜:台灣選舉像是進“窯子”
台灣政壇名女人陳文茜參選“立委”
海峽兩岸
關注台灣選舉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