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影響世界軍事形勢 全新戰爭形式已形成

    恐怖主義成為影響今年世界軍事形勢和安全格局的主要因素,美國“一超獨霸”地位得到鞏固,全球軍事平衡出現新變數。

    突如其來的“911”事件和隨後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的軍事打擊,打破了人們對戰爭的傳統概念。同在一個地球村,更多的人關心的是:這場空前的恐怖主義襲擊和反恐怖戰爭,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格局?這會對全球安全形勢引發什麼樣的影響?應本刊編輯部之邀,來自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以及軍隊有關部門的軍事專家對今年的軍事形勢和世界安全格局的走向作了分析。

    恐怖主義成為影響世界軍事形勢最大因素

    早已影響到人類和平與安全的恐怖主義活動,從未像“911”事件後這麼突出地影響到世界軍事形勢。來自軍事科學院的彭光謙少將認為,今年軍事形勢可以説是風雲變幻,而由“911”事件引發的反恐怖主義戰爭,是影響今年世界軍事形勢的主要因素。圍繞加強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的軍事打擊得到了各大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認同,這是以往美國對外發動戰爭所沒有過的。就從上個世紀最後10年來説,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都曾遭到了不少國家的質疑和反對。這次由美國定義和主導的反恐戰爭模式,卻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同。這成為影響今年世界軍事形勢和安全形勢的最大變數。

    李力等軍事專家認為,恐怖主義問題將在一個時期內對世界軍事形勢和安全格局産生極大影響。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不會因美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而銷聲匿跡。隨著科技和經濟全球的發展,恐怖主義活動襲擊的手段也會多樣化,單純軍事打擊也可能進一步提升各方面的矛盾,使恐怖主義活動激化。軍事打擊不可能是也不應該是反對恐怖主義的惟一途徑,反對恐怖主義應該標本兼治。

    對“911”事件後世界安全形勢主要特點,軍事專家呂德宏博士歸納為複雜性、突然性和不穩定性。他指出一方面恐怖主義襲擊已上升到新階段,戰爭形態醞釀重大變革,我們應關注今後制約戰爭的力量和相應的國際慣例。

    同時,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們認為,反對恐怖主義不能有雙重標準,國際安全需要所有國家共同維護,世界是屬於各國人民的,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它們的主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律平等和不可侵犯的。不能搞你是恐怖主義,搞別國是“自由鬥士”。沒有這個前提,就不可能真正消滅恐怖主義。最近獨聯體各國反對恐怖主義會議上提出了這個問題,這是值得注意的。反恐怖主義不能成為肆意侵犯別國主權的藉口,否則後果嚴重。

    美國 “一超”的地位得到修復與鞏固

    在談到美國軍事打擊塔利班對世界軍事安全形勢的影響時,軍事專家們認為,美國借此進一步強化軍事主導權,其“一超霸”的地位得到修復、鞏固。彭光謙認為,世界安全形勢並未發生根本的變化,而通過反恐戰爭美國提升了主導全球事務的分量。他説,首先,美國的軍事戰略並沒有本質的變化,正將反恐戰爭納入它的全球戰略之中。不久前美國防部提交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對此有非常明確的論述。其二,世界熱點地區的爭端,並沒有因反恐戰爭停止過,反而有惡化之勢;其三,恐怖主義是各種矛盾激化後的極端表現,是結果,而非單純的原因。

    來自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肖天亮不贊成“911”後美國不再是惟一超級大國的説法。他分析道:美國反恐戰爭換來了一個“主導”機遇,如北約是在朝鮮戰爭後第一次啟動共同防禦條款,法國以往是軍事上比較具有獨立意志的國家,這次出兵也不甘人後;日本則是二戰後首次往海外派兵;原華約組織的國家包括俄羅斯,也在軍事行動上對美國提供情報、基地方面的合作或援助。這是冷戰以來沒有過的局面,甚至是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局面。通過反恐戰爭,美國的“一超”地位得到了修復。

    李力同樣認為,“911”事件標誌著冷戰後過渡時期的結束。冷戰結束後,美國的軍事態勢一度有所收縮,但目前這種收縮態勢已經發生逆轉。“911”事件和炭疽“攻擊”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美國自然應該以保衛國土安全、防範和打擊恐怖主義為目的來調整它的安全戰略。但是之後出籠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雖然也在事隔多年後重提了國土保衛的重要性,但它的戰略仍然是外向性的,仍確認亞洲“從孟加拉灣到日本海”為美戰略重點,繼續加大實施導彈防禦體系的力度,確保在全球兩個重要地區“擊退侵略”的軍事方針不變。可見美國人是非常明確地把反對恐怖主義置於它的全球戰略之中來規劃的。因此,認為“911”事件之後“世界形勢發生本質變化,反恐怖主義壓倒一切”的看法是不現實的,起碼美國人不會這樣做。

    全新的戰爭形式已經形成

    以“911”事件和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塔利班為標誌,傳統戰爭的概念被打破。肖天亮認為,戰爭的形式多樣化了,戰爭的含義廣泛化了,這包括了情報戰、經濟戰、金融戰、新聞戰以及心理戰等等。比如戰場異位,美國在阿富汗打,恐怖主義在美國打。美國本土繼海灣戰爭、科索沃和對伊拉克打擊後,首次成為戰爭熱點地區。再有,戰爭受“控制”了,是控制戰。通過媒體,一場戰爭幾十億觀眾在看,透明度高,制約因素多了,要考慮的方面增多了。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是邊打邊繼續外交行動,同時對阿難民進行人道主義救援。這些是過去戰爭中罕見的。還有心理戰,也是輿論戰。布希以及美國高級官員在打擊阿富汗的同時參拜清真寺,會見穆斯林代表,這應該是策略戰。美在軍事行動中加強新聞管制,只稱有傷,不稱有亡,應該也屬策略戰。應該説這次戰爭開闢了新視野。

    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注意到,在由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局部戰爭中展示過的美國在役高科技軍事裝備,在此次打擊阿富汗的行動中大都出動了,還有新露面的資訊化武器。

    武器裝備技術專家榮明宗説,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的作戰比之海灣、科索沃戰爭更具不對稱特點,雙方力量懸殊是罕見的。在空中打擊力量方面,美國出動了現役各型轟炸機,包括從本土遠端奔襲阿富汗的B2隱型轟炸機,還有“環球之鷹”無人駕駛偵察機,“聯合之星”等偵察機等高性能作戰武器。他認為,從當前反恐怖主義鬥爭看,人類已面臨生化武器的威脅;但從總的形勢看,軍事武器裝備的發展有五大趨勢:一是繼續發展戰場資訊化;二是發展火力圈外打擊武器和發射後不管的智慧武器;三是發展航太系統(包括支援和作戰系統);四是發展非致命性(或失能性)武器或系統;五是發展新概念(新的殺傷機理)武器及系統。

    全球軍事平衡進一步被打破

    軍事專家們認為,“911”事件後對世界軍事形勢的明顯影響,就是進一步打破了全球軍事平衡,其主要標誌就是美國及北約國家對中亞的深度軍事介入,日、德實現二戰後向海外派兵的夙願和俄羅斯在海外基地的收縮。

    李力認為,“911”事件給美國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有些類似當年的“珍珠港”事件。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軍事力量擴張之勢在加強,將進一步擠壓一些國家已經十分有限的戰略生存空間。在俄羅斯放棄越南、古巴等基地,實現戰略收縮的同時,北約“共同防禦”啟動,北約國家在防區之外進行軍事行動,這是多少年來沒有過的。日本借機實現了軍事力量走向印度洋的目標,德國走出了軍事發展的新步伐。西方軍事“聯盟”通過“911”事件得以強化。不僅如此,由於美國對威脅的判定從現實威脅轉為潛在能力的評估,對威脅的構成從事實威脅轉為“拒止進入地區”、“無能政府”、“無政府主義分子”的認定,有可能使戰爭的定義無限擴大,以各種藉口進行軍事干預。由此,國際安全的不安定因素會進一步增加。

    呂德宏博士和梁明兩位軍事專家認為,“911”事件之後,會使主權國家對軍事安全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這是國際社會繼對經濟、環境安全的重視之後一個重要變化。呂德宏認為,“911”事件之後,美國進入了裏根政府以來又一個軍備擴張時期,和裏根時期不同的是,現在美軍是在追求絕對優勢,強調無限使用。這將是一個擴充軍力到非常不理性的時期。圍繞著這樣的軍事戰略,美國的軍隊建設和軍事革命正在啟動。美國與盟國軍隊之間的相容性越來越加強;有關北約全球化原有的爭論在“911”後反對意見已收聲。世界的軍事平衡和安全秩序將由此進一步被打破,這將使世界安全的因素變得更加繁雜和不確定。有國際觀察家已提醒,今後應當警惕國際恐怖主義以及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和穩定的威脅。

    梁明認為,從阿富汗戰爭可以觀察有關大國的戰略圖謀。這場戰爭引起了大國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變化,這種變化將導致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並將會對中亞及整個亞洲帶來深遠的影響。阿富汗處於北約東擴和美日軍事同盟的結合部,美國在阿富汗任何形式的存在,都對其推進全球戰略十分有利;日本對這次反恐活動出兵異常積極,主要是想“借船出海”,突破《和平憲法》,向真正的軍事大國推進;德國想突破二戰後的軍事限制;英國則想恢復其在美國之後的次大國地位。他指出,從趨勢上看,恐怖主義襲擊以及以“反恐”名義出現的不受制約的軍事行動,今後都會給世界安全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新華社 2001年12月5日


被鎖定藏身巢穴又遭圍捕 拉登真的走投無路了?
秘魯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政府第三次發出安全警告
日本自衛隊開始向美軍艦艇補給燃料
俄重申不參與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俄國防部長重申不參與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塔利班把飛機遷到平民區 被指用平民作人盾
四選一,阿富汗過渡政府內閣首腦即將敲定
西拉將擔任阿臨時政府首腦
阿富汗分權協議將於明天最終簽定
美國特種兵空降賈拉拉巴德 全力搜捕本-拉登
北方聯盟攻入坎大哈機場 與塔士兵發生激烈槍戰
反塔武裝計劃今天拿下坎大哈機場
鮑威爾:美國鎖定拉登藏身之處
中國重申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打擊恐怖活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