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俄羅斯加緊打撈庫艇

    隨著“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最終打撈日期的臨近,整個打撈工作已經進入到最後的關鍵時刻,俄羅斯方面加緊了相應的準備工作。近期以來,雖然由於巴倫支海的天氣狀況惡劣,打撈工作幾次被迫延遲,但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調查委員會主席、副總理克列巴諾夫多次表示,9月15日打撈起"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計劃將不會改變。

    去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參加俄北方艦隊的軍事演習時突然沉沒,艇上118名官兵不幸遇難。如今,“庫爾斯克”號已在海底沉寂了一年有餘,但其的沉沒的原因仍是一個巨大的迷團,各方人士對此眾説紛紜,甚至有人認為“庫爾斯克”核潛艇沉沒的真相將永遠不得而知。面對種種猜測,俄政府副總理克列巴諾夫認為,造成此次悲劇的原因可能有三種:首先是庫艇碰上了戰爭期間遺留的水雷。但克列巴諾夫自己也表示,這種可能極小;其次是與其他水下物體相撞,如前來秘密觀察俄海軍演習的別國潛艇等;第三是庫艇在發射魚雷時發生爆炸。

    就在人們對此議論紛紛的同時,打撈工作仍在緊張的進行著。整個打撈工作大致分兩個階段,歷時兩個半月。第一階段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到9月10日結束,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查明潛艇的狀況,在艇身上鑽孔,以便安裝打撈鋼纜;切割存放有魚雷的第一隔離艙,使其脫離整個船體,保障打撈工作的安全;第二階段從9月10日開始,到9月20日結束,該階段將“庫爾斯克”整體抬升,其中包括艇上用作動力裝置的兩座核反應爐,然後將潛艇運至俄羅斯北方艦隊在摩爾曼斯克基地附近的碼頭上。如今,第一階段中的鑽孔工作已于8月28日結束,潛水員在“庫爾斯克號”船身上鑽開了26個孔洞。除被爆炸毀壞的第一號和第二號隔離艙外,基本上每一個隔離艙都鑽了孔。在潛艇上鑽孔是為了安裝打撈鋼纜,以便進行提升作業。攜帶有切割設備的"凱里耶爾號"大型駁船已經于8月29日抵達預定地點。按照計劃,第一隔離艙與整個艇體分離的切割工作需時兩天,而整個切割作業需要七天時間。

    與此同時,負責這次主要打撈工作的荷蘭大型打撈船“巨人4號”也于8月27日離開阿姆斯特丹港,到巴倫支海的航程估計需要兩個星期。這艘巨型駁船將在9月15日承擔起吊"庫爾斯克號"艇身的任務,然後在浮橋的幫助下將其拖至摩爾曼斯克港口。據報道,該船配備了26個具有強大馬力的起吊裝置,它們分別由26台電腦控制,屆時將用纜繩通過26個鑽孔把“庫爾斯克”牢牢拴住,保證打撈中的艇身維持在最穩定的狀態中。除此之外,用於運輸“庫爾斯克”號艇身至船塢內的兩座浮橋也已由俄北方機器製造公司製作完成,其中一座已于23日下水,另一座也將在測試後被運至作業現場待命屆時,這2座浮橋將在水下托著“庫爾斯克號”的艇身,將其運回摩爾曼斯克港船塢內。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對於此次打撈行動,俄羅斯政府之所以傾全力進行,首先是要查明真相、保障軍事機密不被西方國家竊取並保證核反應爐不會洩露;與此同時,更重要的還是想要利用此機會挽回這一悲劇對俄羅斯人民以及俄羅斯軍隊心理上的傷害,增加俄羅斯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並且在國際上重新樹立俄羅斯軍事大國的形象。

    人民網 2001年8月31日



相關新聞


打撈工作爭分奪秒 俄庫爾斯克號潛艇九月浮出水面



俄為什麼要打撈“庫爾斯克”號?



庫爾斯克號打撈工作進入切割階段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遇難艇員的後代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