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曾培炎就退耕還林還草問題答記者問

     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近日,記者就人們對退耕還林還草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採訪了國家計委主任、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公室主任曾培炎。

    問:為什麼要在西部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答:加快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是根治長江、黃河流域水旱災害的治本之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西部地區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毀林毀草開荒,陡坡種糧。目前,全國坡耕地7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區,每年輸入長江、黃河的大量泥沙2/3以上來自西部地區坡耕地。不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問題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不斷加劇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不僅使西部地區土地生産力嚴重衰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而且導致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江河湖泊和水庫不斷淤積抬高,水患加重,同時也加劇了北方地區少雨乾旱,激化了在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地區間的矛盾。因此,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地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狀況,關係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成敗,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同時,退耕還林還草還有利於帶動西部地區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我們必須要以對歷史、對人民、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抓好。

    問:退耕還林還草的基本措施是什麼?

    答:退耕還林還草的基本措施是“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

    退耕還林(草):就是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將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停止耕種,本著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植樹種草,恢復林草植被。

    封山綠化:就是對工程區內的現有林草植被採取封禁措施嚴加保護,對宜林荒山荒地儘快恢復林草植被,並實行嚴格管護,確保綠化成果。

    以糧代賑:就是對退耕還林還草的農戶,國家按一定標準無償提供糧食,實行以糧食換林草、換生態,保證農民退耕之後吃飯有保障,收入不減少,以調動農民退耕還林還草的積極性。

    個體承包:就是將植樹種草和植被保護的任務,採取承包的方式,落實到戶、到人,按照“誰造林(草)、誰經營、誰受益”的政策,具體以責任制的形式,明確植樹種草者權益,落實管護措施,責權利掛鉤,使群眾在獲得利益的同時,為生態環境建設做貢獻。

    問:退耕還林還草要退什麼樣的耕地?

    答:退耕還林還草的根本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改善生態環境。重點要退的耕地,是糧食産量低而不穩、水土流失嚴重的坡耕地,特別是陡坡耕地以及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具體退哪些耕地,由農民自主決定,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對生産條件好,糧食産量較高,水土流失不嚴重的耕地,農民又不願退耕的,不得強迫農民退耕。

    問:國家對退耕還林還草的農戶有哪些鼓勵政策?

    答:國家對退耕還林還草的農戶的政策主要有:一是國家向退耕戶無償提供糧食補助。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糧食(原糧)的標準,長江上游地區為300斤,黃河上中游地區為200斤。如果農民認為糧食補助不足以補償退耕田的糧食産量,可以不退。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需要退耕而實際畝産糧食超過補助標準的,由省級政府進行調劑,應相應提高補助標準。對應稅的退耕地,自退耕之年起,對補助糧達到原收益水準的,國家扣除農業稅部分後再將補助糧發放給農民。二是國家給退耕戶適當的現金補助。考慮到農民日常生活需要,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按退耕面積每年每畝補助20元。三是國家向退耕戶提供造林種草種苗費補助。種苗費補助標準按退耕還林還草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每畝50元計算,可直接發給農民自行選擇採購種苗。四是實行“個體承包”。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基礎上,實行“誰退耕、誰造林(草)、誰經營、誰受益”的政策。農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植樹種草以後。承包期一律延長到50年,由縣級人民政府逐塊登記造冊,核發林草權屬證明,允許依法繼承、轉讓,到期後可按有關法律和法規繼續承包。

    問:現在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補助年限問題,請問糧食和現金的補助年限到底有多長?

    答:關於糧食和現金補助的年限,總的原則是需要多少年就補多少年,絕不能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失。當前先按經濟林補助5年,生態林補助8年計算,到期後根據農民實際收入情況,需要補助多少年再繼續補助多少年。但是要明確兩點:一是對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要經過檢查驗收,造林種草後要保證成活,成活後要管護好,做到種一片成一片,沒有達到要求的,要中斷補助;二是要在補助期限內繼續完成一定數量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任務,在宜林荒山荒地全部造林種草實現綠化以後,還應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公共事業方面投入一定數量的勞動。

    問:在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中,如何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

    答: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林草植被是減少水土流失的關鍵措施,必須注重生態效益,堅持營造生態林為主,而且不許自行砍伐。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抓緊進行調查研究,對生態林和經濟林的比例做出科學的規定,生態林一般應佔80%左右,對超過規定比例多種的經濟林,只補助種苗費,不補助糧食。

    問:補給農民的糧食和現金是如何組織的?國家對補助糧有哪些具體要求?

    答:農民退耕還林還草後,在地方政府統一組織下,對退耕還林還草進度、品質及管護狀況組織檢查驗收,農戶憑驗收證明按報帳制辦法領取糧食和現金補助。糧源的組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負責,原則上以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的商品週轉糧為主。當地政府要統一組織糧食的供應,就近調運,組織到鄉、到村,兌付到戶。向農民提供的糧食,不僅要兌現數量,而且要保證品質,堅決杜絕給農民陳化糧。糧食供應的品種及各品種搭配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根據當地農民的生活與種植習慣、當地糧食庫存實際情況等合理確定。補助糧食的價款由中央財政承擔,調運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都不得向農民分攤。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將補助糧食折算成現金髮放。

    問:當前退耕還林還草試點進展如何?

    答: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開始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的13個省(區、市)展開。6月中旬又啟動了湖南、河北、吉林和黑龍江4省的部分試點縣。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試點地區共完成退耕還林還草367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463.7萬畝,分別佔下達計劃的71.3%和71.6%。當前,各地都在利用秋季和冬季繼續抓緊推進,預計全年任務將能按期完成。總的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高度重視,廣大幹部群眾對中央的決策非常擁護,農民的積極性很高,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效果明顯。由於退耕還林還草還處於試點階段,點多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又缺乏經驗,實際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地方對生態目標重視不夠,還經濟林偏多;有的地方沒有堅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或樹草種選擇不當;同時,由於今年乾旱嚴重,有些地方造林成活率偏低。

    下一步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一是在今後的試點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試點示範與全面推進、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還林與還草、政策引導與群眾自願等關係。二是要對今年退耕還林還草試點進行全面總結,特別是要認真總結各地的成功經驗,以利於對今後退耕還林還草的推廣和引導。三是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今後一個時期全國退耕還林還草總體規劃,為全面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工作打下基礎。

    問:如何進一步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工作?

    答:當前要重點抓好七項工作:一是加強宣傳,使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退耕還林還草決策的重大意義、政策措施、實施辦法等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兌現政策,充分調動和保護好廣大群眾退耕還林還草的積極性,特別是要切實把國家向退耕農民提供的糧食、現金、種苗補助落實到戶。三是加強管理,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認真編制規劃和工程的作業設計、制定各項工程管理辦法,確保工程規範、有序進行,切忌形式主義,搞一刀切。四是加快種苗基地建設,做好種苗與造林種草的銜接,保證按數量、品質和品種要求供應種苗。五是加強科技支撐,加快先進實用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把科技貫穿于試點的全過程,提高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六是強化檢查監督,確保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的成效。七是加強組織領導,搞好部門協調,明確目標責任,保證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順利進行。

    我們相信,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團結一致,紮實工作,開拓進取,一定能夠把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穩步推向前進,為促進西部乃至全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新華社 2000年09月26日

    



相關新聞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