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中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關係
中國網 | 時間:2000 年10 月09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堅定地支援非洲民族解放運動和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的正義鬥爭,支援非洲國家發展民族經濟所作的努力。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總理訪問非洲10國期間,提出中國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係的五項原則和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強調中國支援非洲國家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新老殖民主義、爭取維護民族獨立的鬥爭,強調中國提供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這些原則産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為中非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6年5月,江澤民主席訪問非洲6國,提出了中國發展同非洲各國面向21世紀長期穩定、全面合作關係的五項原則建議:

    -真誠友好,彼此成為可以信賴的“全天候朋友”;

    -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

    -互利互惠,謀求共同發展;

    -加強磋商,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合作;

    -面向未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江澤民主席的建議受到非洲國家和人民的普遍歡迎,對跨世紀中非關係的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同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發展迅速。1997年,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達56.7億美元,比1979年增加了44倍。

    50年代以來,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為非洲國家援建各類項目603個。

    高層互訪

    1978年至1997年,42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領導人(包括副元首、副總理)137次訪華。中國22位領導人(包括副總理)對非洲41國進行了154次訪問。

    1992年7月,國家主席楊尚昆對象牙海岸進行國事訪問。貝南總統索格洛、坦尚尼亞總統姆維尼、奈米比亞總統努喬馬、馬利總統科納雷、坦尚尼亞前總統南方中心主席尼雷爾、馬達加斯加過渡政府第一副總理拉武尼、莫三比克議長桑托斯、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曼德拉應楊尚昆主席邀請訪華。

    1995年,應邀訪華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有:塞席爾總統勒內(5月)、維德角總統蒙特羅(5-6月)、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10-11月)、多哥總統埃亞德馬(11月)和迦納總統羅林斯(12月)。許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派出了以總統夫人、總理夫人或政府高級官員為首的代表團,出席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6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肯亞、埃及、衣索比亞、奈米比亞、馬利、辛巴威進行了國事訪問,提出中國發展同非洲各國面向21世紀長期穩定、全面合作關係的五項原則建議。

    1997年5月,李鵬總理訪問塞席爾、尚比亞、莫三比克、加彭、喀麥隆、尼日利亞和坦尚尼亞7國,就發展中非傳統友誼,擴大經貿合作與非洲國家領導人達成廣泛共識。

    1997年共有4位總統、3位總理訪華:象牙海岸總統貝迪埃(5月)、尼日總統邁納薩拉(5月)、剛果(民)總統卡比拉(12月)、厄利垂亞總統伊薩亞斯(4月非正式訪問中國廣東省)、模里西斯總理納文(4月)、維德角總理維加(10月)和莫三比克總理莫昆比(10月非正式訪問)

    1998年6月,唐家璇外長對幾內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和貝南進行正式訪問。

    1998年共有5位總統訪華:貝南總統克雷庫(1月)、莫三比克總統希薩諾(3月)、坦尚尼亞總統姆卡帕(4月)、吉布地總統古萊德(8月私人訪問)、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10月)。

    1999年 1月,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訪問馬達加斯加、迦納、象牙海岸和南非。胡錦濤的訪問再次表明中國重視非洲,願意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這對建立中非跨世紀長期穩定、真誠友好、全面合作關係具有重大意義。

    1999年來華訪問的元首有: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4月)、南非總統曼德拉(4月)、辛巴威總統穆加貝(4月)、獅子山總統卡巴(6月)、中非共和國總統帕塔塞(6月)。

    中國與非洲國家對劇變中的世界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有廣泛一致或近似的看法。

    中國政府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視非洲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中國贊成非洲國家根據本國情況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反對任何國家將其意識形態和社會模式強加於非洲國家。

    非洲國家給予中國巨大的支援。它們反對別國干涉中國內政,認為一個強大的、穩定的中國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和符合第三世界的利益,願意同中國進一步加強關係。

    絕大多數非洲國家堅持原則,反對台灣當局推行所謂“彈性外交”,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繼續支援中國的統一大業,重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聯合國歷屆人權會上,非洲國家支援中國挫敗西方反華提案,捍衛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中國堅決支援南部非洲有關國家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安哥拉、莫三比克和南非問題。中國政府對索馬利亞、賴比瑞亞人民因內戰蒙受苦難十分關心和同情,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實現民族和解,儘早恢復和平,重建國家。1997年12月30日,南非與中國簽署建交文件,1998年1月1日正式建交。1999年5月初,南非曼德拉總統訪華時授予江澤民主席一級金質好望勳章。

    中國支援非洲國家振興和發展民族經濟的努力。

    中國根據援外八項原則,真誠地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並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經貿合作。中國向近50個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中國除了同非洲國家進行政府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外,還積極鼓勵地方、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同非洲國家開展經貿合作。1992年,中國和馬利、蒲隆地、幾內亞、象牙海岸、迦納、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尚比亞、衣索比亞、奈米比亞、坦尚尼亞、貝南、查德、扎伊爾、肯亞、烏干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7個國家新簽了貸款協議,向14個國家提供了一般物資援助,並向遭受嚴重旱災的南部非洲7國提供了救災糧。

    1995年,中國把援助的重點放在受援國有需要、又有資源的中小型生産性項目和社會福利項目上,更多地採取由政府貼息、銀行提供優惠貸款的方式,盡可能調動更多的資金;中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推動雙方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使企業在雙方經貿領域的合作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1995年,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貿易穩步上升,貿易額大幅度增加,達29.1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47.8%。

    1997年, 中非經貿關係深入發展。中國同這一地區35個國家新簽援款協議,並向一些國家提供了捐贈和人道主義援助。中方積極推行政府貼息優惠貸款和合資合作等新的援助形式,取得新成果。非洲國家普遍歡迎中國公司前往投資發展,雙方多領域、多形式的互利合作廣泛開展,當年新簽承包工程勞務合同近1000項。中國同這一地區國家貿易額實現大幅增長,達45.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3%。

    其他領域的中非友好合作

    中國共産黨多次派出重要代表團訪問非洲各國。非洲國家政黨組織也派代表團訪問中國。馬利文化代表團來華了解中國文化、體育發展情況,並考察中國文物發掘和保護工作。中國雜技團訪問了西非、東非和南部非洲一些國家。中國向非洲地區31個國家派出醫療隊,582名中國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非洲人民服務。

    許多非洲國家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僅1990年中國就向該地區26個國家提供296個獎學金名額,同年非洲在華留學生總數達1166人。此外,中國也向非洲國家派遣留學生。

    中國同該地區一些國家的工會、婦女、青年、友好團體等民間組織相互往來,促進了民間友誼的發展。

    中國與非洲統一組織

    中國與非統組織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中國政府認為,1991年6月初,第二十七屆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上簽署的《關於建立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條約》,是非洲大陸向經濟一體化宏偉目標邁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反映了非洲國家在國際經濟趨向區域集團化的形勢下,聯合自強,共同發展的願望。

    中國政府讚賞非統組織 為謀求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為調解賴比瑞亞、索馬利亞等國的戰亂和衝突所作的努力。

    中國政府支援非統組織為解決難民問題,特別是大湖區難民問題所作的努力,希望有關國家認真執行1995年開羅難民會議協議,加緊難民遣返,使長期影響該地區穩定的難民問題早日得到解決。

    中國同非洲國家發展關係的原則

    (一)中國支援非洲各國為維護國家主權、民族獨立、反對外來干涉和發展經濟所作的各種努力。

    (二)中國尊重非洲各國根據自己國情選擇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

    (三)中國支援非洲國家加強團結合作,聯合自強,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

    (四)中國支援非洲統一組織為謀求非洲大陸的和平穩定和發展以及實現經濟現代化所作的努力。

    (五)中國支援非洲國家作為國際社會平等的成員,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和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進行的努力。

    (六)中國願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和形式多樣的經濟合作。

    中國網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