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 我國計劃探測月球與火星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國家航太局局長欒恩傑透露,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我國將在無人實驗飛船成功飛行的基礎上,實現載人航太飛行。在空間探測方面,將實現月球探測,並積極參與國際火星探測活動,使我國的空間探測技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水準。

    昨天在京召開的首屆“世界空間周”慶祝大會上,欒恩傑作了題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航太》專題發言,詳細論述了新的世紀裏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目標和遠景。

    欒恩傑説,當今世界,航太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準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不斷開發和應用航太技術,成為世界各國致力本國發展的重要內容。中國航太作為世界航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航太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中國的航太事業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和水準,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試製、生産和實驗體系;建立了設備齊全、能發射各類衛星的衛星發射中心和衛星測控網;建立了全國範圍內的科研生産協作網和品質保障體系;具備了系統工程決策能力和管理經驗;培育了一支思想素質好、作風過硬、技術水準高的科技隊伍和産業大軍。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了15種類型、46顆衛星,其中返回式衛星的返回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逐步形成了系列。我國成功研製了12種不同類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62次發射,成功地將30顆國外衛星發射升空。我國還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並順利回收。

    欒恩傑指出,中國的航太事業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帶動了科技的全面進步,增強了國防實力,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要貢獻。面對航太技術大發展的21世紀,中國航太將在國家整體規劃和統一領導下,以“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堅持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相結合,天地結合、軍民結合、自主研製和國際合作相結合。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選擇有限目標、重點突破、持續發展。鼓勵技術創新,加強預先研究和基礎建設,突破航太領域重大技術關鍵技術,推動航太技術水準和基礎能力上臺階,繼續保持中國航太較為領先的國際地位,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要逐步建立具有多種遙感手段的、長期穩定運作的天地一體化綜合衛星應用體系;初步形成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産業;使通信衛星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並爭取進入國際市場;在一個不長的時期內,完成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工作;在無人實驗飛船成功飛行的基礎上,實現載人航太飛行;在空間探測方面,實現月球探測,積極參與國際火星探測活動,使我國的空間探測技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水準。

    

    新華社2000年10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