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台灣股市醞釀風暴

    

    一週狂瀉近千點

    台北股市11月20日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開盤即跌破5000點的心理關口,終盤大跌322點,跌幅逾6.2%,收市報4845點。這是台北股市從上週一開始連續第7天下跌,一週之內重挫近千點,金融風暴大有山雨欲來之勢。這表明近期島內政局動蕩已令投資者信心幾近崩潰。臺財經部門不得不緊急宣佈放寬外資投資金額及比例限制、股市跌幅限制縮小為3.5%等6大穩定措施。但市場人士認為,這些措施僅能減緩賣壓,治標不治本。

    受股市狂跌牽累,加上日元與新元走低,新台幣20日走勢也一路受挫,新台幣匯率一度下跌至32.45元,終場以32.442元作收,成交量為5.815億美元,創去年6月11日以來的新低。

    緊急救市受質疑

    為挽救一瀉千里的股市,台灣“財政部”緊急宣佈,自21日起至今年年底,台灣股市單日跌幅從7%縮小為3.5%,而漲幅仍維持7%不變等6大救市措施。

    對於當局祭出的6項利多措施,島內政經界人士稱,救市政策效果不大,只會徒增投資者的不安。由於股市相對走低,短期內肯定會反彈。而股市走穩最需要的仍是政治局勢明朗。

    台灣“經建會”主任秘書葉明峰20日表示,目前股市大幅下挫雖然主要是政治高層紛擾引發的,但當局還是應該採取長期改革措施,否則政策就會一直在“救火”。他説,當局應該認清“救急是不得已的措施”,治本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應從根本上改善金融體制。

    台灣“中經院”院長麥朝成説,當局頻頻採取股市利多措施,短期內對於拉升股市會有幫助,但效果不能持久,從長期來看,還是要從提升經濟景氣著手。政府護盤動作應該儘速退出股市,因為這是扭曲市場的因素,應該儘量避免。

    “中經院”認為,股市連跌主要是因為民眾及企業對當局未來政策疑慮,以及新當局缺乏舊當局所擁有的“黨營事業”以及其週邊組織與個人的配合所致。

    台灣寶泰投信協理安祥文則認為,目前股市處於相對低位,“財政部”6大利多措施應該會發揮部分止跌效果,加上跌幅縮小措施實施到年底,也有助於跌勢的緩和,可能會吸引部分搶反彈的資金進場,如果國際股市走勢平穩的話,短線可能略有反彈,台灣股市或可維持在4474點以上。

    對於最近出臺的這些利多措施,大多數證券分析師仍以短線利好視之。德信投信副總經理儲祥生認為,目前股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信心不足,“財政部”的這些利多措施僅能減緩賣壓,正本清源的辦法是掃去政治面的陰霾,才有助於股市築底走高,否則股市反彈仍有再度走低的可能。

    4500點是生死大關

    台灣股市跌破5000點大關,股市市值由12兆新台幣跌到8兆新台幣,顯示市場信心已近崩潰。

    島內政經界人士指出,台灣政局近來陷入紛爭,當局高層內鬥不息,在野黨提出罷免案,經濟形勢不佳,第三季度國際收支逆差達4.37億美元,再加上資金外移趨勢無法阻擋,不論是內、外條件,都讓投資人信心盡失。另外,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不定和“國安基金”內線交易疑雲四起等諸多利空消息匯集一起,使臺股一挫再挫。

    由於台北股市已完全失控,不僅使股票族成為套牢一族,即使不買股票的民眾也跟著倒楣,民間利率走高,借錢、調錢、變現的壓力層出不窮,政治紛擾與經濟不安已進入惡性迴圈。

    有學者稱,臺股跌破5000點,台灣可能會提前爆發金融危機。分析説,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拿股票向銀行質押借款,在股市跌破5000點大關後,企業面臨必須補款問題,可能會引發本土性的金融風暴。

    據悉,台灣財經當局的評估是,4500點是金融機構資産風險的生死大關,一旦股價跌破4500點,銀行的斷頭賣壓將全面爆發,未來一兩周將是臺股乃至金融市場的關鍵時期。

    另一方面,股市大跌也將影響台灣島內政局。有分析稱,陳水扁能否真的被罷免,主要取決於台灣的經濟與股市狀況。因為罷免案是否通過,表面上看在於立法院有多少票,或是在野聯盟有多少票,但真正決定阿扁命運的是台灣的經濟與股市狀況。若臺股能在5000點至6000點浮動,罷免案可能不會通過。因此,目前臺股跌破5000點,阿扁已是岌岌可危。

    臺股暴挫對港股無影響

    自陳水扁上臺半年以來,臺股從9000多點一路走低,共跌去將近5成。臺股重挫雖然對投資者和台灣經濟與民生産生了嚴重不良影響,但對周邊股市和地區並未有明顯的影響和衝擊。

    就港股來看,由於港股對美股的依存度最高,港股的升跌一直受美國華爾街股市的牽動。香港市場人士在評析港股近期走勢時都對臺股的影響忽略不計,這是因為臺股本身規模較小,影響有限,且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衝擊香港及東南亞各地時,台灣卻獨善其身,而此次台灣因內部原因形成的股災同樣不會對周邊地區産生影響。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2000年11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