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撲朔迷離 外匯市場反應不一
仲行知

     近期,美國總統大選撲朔迷離的局勢無疑成了外匯市場關注的焦點。

    9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令美國處在二戰後最長的經濟繁榮週期之中,而經濟的強勁增長為股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美股在這10年裏以令人興奮的速度上漲,特別是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度風光無限,受到眾多投資者的追捧。因此,無論是歐洲或日本的企業或基金,在最近幾年都將資金投入美國股市與債市,希望能趕上美國這一列創紀錄的經濟增長列車,從中分得一杯羹。據統計,這些資金大約佔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的4.4%。大量海外資金的流入不僅平衡了美國日益龐大的經常項目赤字,而且捧高了美元,令美元兌歐元、澳元都飆升到紀錄高點,兌瑞郎、英鎊等也攀升到了十幾年來的高位。

    歐元兌美元仍然維持在0.85至 0.87美元的低檔區間徘徊,要不是歐洲央行在關鍵時刻三番兩次果斷出手相救,歐元也難免繼續滑向歷史低點的命運。為什麼美元能在國內的政治風波面前獨善其身呢?首先,無論是戈爾還是小布希當選,美國一貫堅持的“強勢美元”政策可能都不會有多少改變,兩人只是各有側重不同。如果小布希勝出,將推行減稅政策以刺激經濟,令利率維持在高位。他主張發展能源工業,增加國防開支,因此在股市投資者中頗受歡迎。而如果戈爾當選,將在醫療、環保和教育方面大幅增加政府開支,用政府的預算盈餘回購美國國債,債市將會因此而受到提振。雖然戈爾更傾向於同歐洲央行一道聯合干預來挽救歐元,但僅僅是為了阻止歐元的跌勢,而非要令美元貶值。

    其次,美國經濟政策尤其是匯率政策有著很強的連續性,受黨派的影響較小。美國經濟的掌舵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已是四朝元老,不論在共和黨的裏根、布希還是在民主黨的克林頓政府都遊刃有餘,運用其高超的技巧在經濟發展、通脹和資金等方面保持著精妙的平衡,帶領美國經濟進入了長達10年的擴張期。

    由此可見,新總統的難産可能暫時令投資者失去了投資的方向,退而觀望,但對美國長遠經濟發展沒有大阻礙,美元強勢的狀況在近一階段還將得以延續。

     《國際金融報》 (2000年11月17日第三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