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史敏

    一、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或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以市場經濟和經濟國際化為基礎的。經濟國際化由來已久,從有市場經濟開始即逐漸發展,到二戰後發展加快,但直到80年代中期以後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即經濟全球化時期。

    2、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任何國家都無法回避。其終極是世界經濟的高度一體化。屆時,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生産、金融、科技等經濟領域將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形成完整統一的世界市場,並實現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的相對合理配置。而隨著全球性的金融、貿易等經濟組織的設立與許可權的擴大,這將導致各主權國家部分經濟主權的讓與及經濟國界的淡化。但這不會很快完成,而將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3、經濟全球化在現階段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擴大的市場經濟為基礎、跨國公司為主要載體和資訊技術革命為主要動力、在世界範圍內實現生産資源的重新配置和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聯動過程。在這些主要特徵中值得一提的是跨國公司的巨大作用和影響。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1997年全世界已有4.4萬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28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産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球1/3的生産,70%的對外直接投資,2/3的世界貿易,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在跨國公司推動下,全球産業結構的調整不僅表現為資金、技術等生産資源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産業部門之間的轉移,而且往往是跨國公司內部的同一産業部門的不同生産環節在不同生産點(國家)的重新配置,以便更有效和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節約生産成本和更接近銷售市場。

    4、資訊化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資訊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已成為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發達國家經濟在戰後陸續進入了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化社會,其中美國又在70年代後期進入了以資訊産業為主導的資訊社會。1992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了建設資訊高速公路的設想。在美國領頭下,其他發達國家也都加強了資訊産業的發展。而在整個80年代,世界經濟在國民生産總值單位能耗下降11%,貨物週轉量的單位消耗下降12%的情況下,電信業務量卻猛增65%,現在資訊服務已佔發達國家全部市場份額的40%以上,網際網路絡已覆蓋18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已有4800多個網際網路絡,連結著1200多萬台電腦和數千萬家用戶,而且每月仍以12%的速度遞增。電腦網際網路絡的廣泛應用,已使世界貿易、金融市場網路化,大大加速了資訊傳遞和經濟、貿易的運轉速度,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5、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關係也就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係。兩者是互相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係,關鍵要看區域化經濟組織是否存在排他性。如果區域組織實行開放的地區主義原則,從而使區域組織的貿易創造效應大於貿易轉移效應,則兩者相互促進的關係將成為主要方面,互相制約成為次要方面,對世界經濟的全局必然是有利的。而從全局和長遠看,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不僅在現階段是平行發展的,區域化也是全球化的必經階段。

    二、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有利有弊。它對世界經濟發展從總體上説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明顯的弊端,近幾年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就充分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也很不一樣。對經濟實力雄厚、科技發達、國際競爭力強的發達國家明顯的是利大於弊。而對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説也是有利有弊,但對不同類型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差異很大。對第一類以新興工業體為代表的少部分發展中國家來説,它們的經濟科技實力與國際競爭力雖不如發達國家,但在發展中國家中處於上層,在經濟全球化中應當説是利大於弊的。對第三類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和少數亞洲及拉美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被稱為“邊緣化”國家,由於它們的貧窮、落後,加上資源不豐,在經濟全球化中目前明顯是弊大於利,處於受損的地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屬於介乎上兩類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第二類;在經濟全球化中既受益得利也受損有失。但在第二類發展中國家中彼此的差別也很大。中國屬於第二類偏上國家,在對外開放中明顯得益,也受到一定的衝擊。如何適應經濟全球化潮流,趨利避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我們面臨的艱巨任務。

    三、中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中應當如何趨利避害

    中國認識到經濟全球化這一世界潮流既給我們帶來機遇,也給我們帶來挑戰,但中國還是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入世”即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大舉措。中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中應當如何趨利避害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更好地利用外資,促進産業結構的升級。

    在利用外資方面,我們既歡迎外商中小企業前來投資,更重視吸引外國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來華投資。在投資方向上不僅要加強西部地區的開發並繼續利用我國勞動力豐富和廉價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更應注意加速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即使是勞動密集型産業也應著重吸收外資投入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總之,應有利於使我國的産業結構不斷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

    在外資構成方面,則應當在保持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為主的同時適當增加外債的比重,並逐步開放我國證券市場。

    與此同時,還應鼓勵有競爭能力的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尤其是到發展中國家投資。

    2、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健全防範風險體系。

    應當繼續建立和完善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把國有銀行商業化,真正按市場經濟要求經營管理。在金融宏觀調控方面應落實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實行集中統一監管,並儘快建立和完善對外資銀行的監管機制,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保障金融安全機制。對實現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首先應採取積極態度爭取早日實現,因為這是對外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同時也要謹慎從事,在條件不具備時不宜倉猝實施。

     3、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全面參與國際貿易。

    要抓住“入世”的機遇,積極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增加我國名優産品的出口。在出口商品結構方面不應滿足於製成品已佔全部出口商品的87%這一數字,而應看到我國出口的製成品大部分為低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不高的商品,因此,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的任務是很繁重的。

    4、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競爭力。

    國家之間經濟和科技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間的競爭,是企業技術和名優産品創新能力的競爭。今年中國的大中型國有企業將實現三年基本脫困的目標,但企業改革猶待深化。進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企業組合,形成既有一定規模,又有創新優勢,提高在國內和國外市場上與外國企業競爭的能力,仍是多數國營企業面臨的艱巨任務。核心的問題是切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5、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能夠減少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這次金融危機使東亞多數國家認識到加強東亞經濟合作的必要性。在中國政府倡議下,中、日、韓和東盟國家于1999年3月18日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了東亞“3+10”副財長和央行副行長會議。會議就如何監控短期資本流動和國際金融體制改革這兩個議題進行了討論。取得許多共識。“3+10”的磋商與合作機制將為未來建立東亞經濟合作機制創造良好的基礎。

    此外,中國一直重視全亞太地區的官方合作論壇機構——APEC的活動,為APEC開展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及經濟技術合作提出了許多積極的建議。

    6、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與貿易規則的修訂。

    現在國際經濟組織無論是WTO還是IMF和世界銀行,其規則都是在發達國家主導下制訂的,很少反映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要求。中國“入世”以後,首先要根據WTO的法規相應地修改自己的法規,但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也應積極參與WTO和其他國際經濟組織現行規則的修訂,以反映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盡可能減少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中國積極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做出貢獻,這既是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種義務,也是保護中國經濟利益的切實行動。(史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網2000年11月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