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面向21世紀的中國民用航空航太

    在今天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題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民用航空航太》的報告,公佈了中國政府民用航空航太政策。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國家航太局局長欒恩傑在報告中説,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將航空航太工業置於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視。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中國在航空航太技術的一些重要領域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欒恩傑指出,中國航太以和平開發利用外層空間、造福人類為基本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方面為世界航太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自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以來,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了16種類型、47顆衛星。中國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已逐步形成系列。中國成功研製了12種不同類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63次發射,總的成功率達到90%。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 次發射成功。中國還成功發射了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並順利回收。建立了多家衛星遙感機構,並完全依靠自己的氣象衛星進行了氣象預報和對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其中利用中巴地球資源一號衛星遙感數據進行了國土普查、資源勘測,成功監測和評估了今年4、5月間西藏波密縣易貢地區發生的罕見大滑坡;建成了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海上運輸、陸地交通、公安指揮、海上緝私等方面廣泛應用了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空間科學在理論基礎研究方面建立了配套科學的研究體系,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利用火箭、氣球和衛星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和探測,進行了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與微生物技術以及星載空間環境及其效應等方面的研究,獲得了一批寶貴的空間環境資料。

    欒恩傑説,自本世紀50年代初中國正式創建航空工業以來,中國的民用航空工業先後研製生産了8大系列30多種機型的1400多架貨運飛機、旅客機和通用飛機。1957年,中國成功製造了運五飛機,六十年代開始研製生産運七和運八運輸機,並進行了系列化發展。七十年代以來中國先後研製了運十、運十一、運十二和農林5A飛機,其中,運十二系列飛機已取得美國和英國適航當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累計出口八十多架。經過長期的努力和積累,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現已初步具備了飛機設計、製造、試驗、試飛、適航取證等研製能力。中國的航空航太事業,促進了國家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國家科學技術的全面進步,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的航空航太工業還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面向21世紀,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援和鼓勵航空航太事業,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積極推進航空航太工業的新發展。中國政府的民用航空航太政策主要包括:

    支援航空航太領域的預先研究和技術基礎建設,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關鍵技術,形成自主智慧財産權。加強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個領域的技術基礎建設,繼續保持中國航太的發展勢頭。加強航空民用發動機技術研究,在部分關鍵部件上取得技術突破,有重點地開展機載設備和系統的技術研究和開發,為進一步的協調發展奠定基礎。

    鼓勵和支援航空航太企業以追求項目的商業成功為目標,按照市場機制運作,多渠道籌集資金,充分發揮全行業優勢,優化分工協作。促進空間技術及應用實現産業化。引導和鼓勵航太科技企業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建立面向國內外市場的運作機制,以通信衛星和衛星通信、運載火箭為重點,分佈實施,推進空間技術及應用産業化進程。

    針對航空航太活動投資大、風險大、技術密集、系統複雜等特點,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系統品質,降低系統風險,提高綜合效益。

    鼓勵航空航太工業針對市場需求進行生産改進和改型。

    採用“優先安排”、“積極支援”、“適度發展”和“跟蹤研究”四種不同方式合理部署各種航太活動,推進中國航太的“211”工程建設,即形成衛星公用平臺和新一代運載火箭兩個型譜;建成天地一體化的綜合衛星應用體系;實現空間科學、深空探測和載人航太計劃,實現航太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繼續支援和鼓勵企業進行國外民機零部件的轉包生産工作,不斷擴大轉包生産的品種和規模。鼓勵企業發展成主要供應商或唯一供應商,積極開拓小份額風險合作領域。

    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製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50—70座級新型渦扇噴氣支線客機,爭取用6年左右的時間提供用戶使用。

    關於民用航空航太的國際合作,欒恩傑説:面向21世紀,中國將繼續鼓勵和支援民用航太的國際合作:

    支援聯合國系統內開展的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多邊和雙邊國際合作。重視亞太地區的區域性空間合作,支援世界其他區域性空間合作。支援利用中國成熟的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技術,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各國開展合作,為合作國家提供服務。鼓勵中國航太企業在平等、公平、互利的原則下積極參與國際航太商業發射服務。

    鼓勵和支援國內外科研機構、工業企業和高等院校,在國家航太行業管理有關政策和法規的指導下,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支援開展地球環境監測、空間環境監測、微重力科學、空間物理和空間天文等研究領域,特別是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與空間生物技術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

    中國政府鼓勵並支援國內單位開展單項技術合作、技術諮詢、技術交流,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國際技術合作;鼓勵國外合作夥伴參加新支線飛機項目的開發,支援國內企業積極參加國外民機風險合作項目;鼓勵國外企業在飛機、發動機部件、機載設備以及小型飛機、直升機和發動機等領域以合資、合作等方式同國內企業進行聯合開發或合作生産;鼓勵民用飛機高技術産品的出口,並積極推動與其他國家簽定雙邊適航協議,促進國産民機進入國際市場。

    

    中國網綜合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消息2000年11月07日

    

    



相關新聞


中國航空航太在一些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集訓太空人 實現載人航太飛船升空指日可待



中國20年內需補充客機1588架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