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艾滋病:防患于未然
中國網 | 時間:2000 年07 月29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過去我覺得艾滋病好像是西方國家的專利。”四川省富順縣一中17歲的學生朱紅霞説。“但現在我知道艾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居住在這個偏遠山區人口大縣的學生對艾滋病認識的改變,得益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的一個預防艾滋病教育項目。這個為期兩年的項目通過課程教育使朱紅霞和富順縣的很多學生了解到,自從15年前在中國大陸發現首起艾滋病病例,截至去年底,中國大陸所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已累計達17316人,其中647人為艾滋病患者,400多人已經死於艾滋病。

據中國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健康教育與資訊室主任劉康邁介紹,目前在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由此他認為對青年人進行預防艾滋病的教育至關重要。特別是今天,中國的人口流動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而社會的開放度又使青少年對早期性行為和非婚性行為的態度越來越寬容。問題是,很多人對安全性行為卻知之甚少。

中國生殖衛生教育學會今年就青春期教育進行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中國的少男少女與十年前相比,已提早一年進入性成熟期,然而他們當中84%的人“對應掌握的性知識毫不了解”。因此,劉康邁認為,“應加強對社會大眾進行預防艾滋病的教育,不然今後會有很多麻煩。”

隨著與外界交通的改善,人員流動趨於增多,富順縣的吸毒人數在上升,目前已有幾起艾滋病感染病例。

鋻於富順縣的人口密度,加之該縣毗鄰中國艾滋病感染人數最多的雲南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四川省政府1998年決定將富順作為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項目的試點縣。

“目前在校的4萬中學生中,有的畢業後可能會加入外出打工者的行列。現在對他們進行預防艾滋病的教育可以為他們提供一道保護屏障,確保他們在今後追求美好生活的路途中身心安康,十分有必要。”富順縣縣委副書記楊洪春説。

據統計,截至1999年底,中國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年齡在19歲以下的感染者佔9.5%。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進行預防艾滋病的教育。許多在國際上證明是成功的教育辦法和措施在中國卻很難為人接受。首先,公開展示性工具就被視為禁忌,公開宣傳避孕套的使用也會引起爭議。另一方面,正如劉康邁所説,不少尋常百姓認為艾滋病是道德問題,是“壞人的病”。

在富順,預防艾滋病教育在項目開始時也遇到了許多障礙。過去兩年中一直負責項目具體實施的縣教委教研室主任魏中和回憶説,“阻力主要來自家長和教師,尤其在涉及艾滋病的性傳播途徑和使用避孕套內容方面。”

擔任這些課程的教師意識到這些文化和心理障礙之後,採取了一種“低調”教育方式。“我們對艾滋病的性傳播內容只是點到為止,不旁及也不進一步詳細闡述。對初中學生,我們主要側重艾滋病的母嬰傳播以及通過不乾淨的針具或未經檢驗的血液製品産生的間接傳播。對高中學生,我們有時讓男、女生分開上課。”

通常,為了避免尬尷,學生即使有問題也不會發問。“我們會找一些雜誌或圖書去進一步了解有關知識,有的同學甚至還可以上網查詢。”朱紅霞説。

預防艾滋病教育是沒有列入教學大綱的課外項目,因此教學者儘量避免過去那種單一的“我教你學”的模式。魏中和説:“我們鼓勵學生用各種形式將所學的知識用於自我教育,他們可以通過遊戲、短劇、繪畫及其他一些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形式在娛樂中學習。”

在他們自編的一個短劇中,一個學生扮演艾滋病患者,垂頭喪氣。而另一個學生則扮演成一個多嘴多舌的人,四處傳播這個消息。很快受害者被孤立,無人搭理。這時一個“醫生”出現,告訴他們艾滋病並非如他們想像的那麼可怕,艾滋病患者需要關心而不是歧視或騷擾。

“這種學習的方式十分有效,”魏中和説。“這種教育的印記會長時間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通常,學生會把在學校裏學到的關於艾滋病的知識告訴家長和朋友,學校也努力通過召開家長會將這些知識傳播給家長和社區。到目前為止,已有12805個家長參加了關於預防艾滋病的教育課。

如今,儘管不少家長比較保守,但富順縣的這項特殊教育內容已贏得了家長的廣泛支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富順的項目今年就將終止,但59歲的魏中和及縣裏很多老師表示,不論有無兒基會的資助,都要把這項工作繼續開展下去。

中國在其“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中規定,到2002年,40%的農村人口和70%的城市人口應具備一定的關於艾滋病的知識。對高危人群而言,艾滋病知曉率應達到80%。

由於城市人口較農村人口資訊渠道更加暢通,劉康邁認為,“在今後幾年中,我們必須將有限的資源用於廣大的農村,並把重點放在艾滋病流行地區和高危人群相對較多的地區。”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0年07月28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