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西部大開發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
中國網 | 時間:2000 年07 月26 日 |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與我國近代史上數次對西北、西南的開發不同,今天實施的西部

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根據鄧小平同志“兩個大局”

的思想,以及“現代化三步走戰略”的構想,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

出的英明決策。其宏觀背景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已基本確立;全球經濟發展出現世界範圍內的結構調整,科技進步突

飛猛進,跨國公司影響力與日俱增;和平與發展雖仍是當今時代的主

題,但國際霸權主義思潮重新抬頭,不穩定因素增加。因此,這次西

部大開發,不能沿用過去傳統增長方式和舊體制的老辦法,必須要有

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必須給予高

度重視。

西部開發與生態平衡

  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尋

求一條兼顧當代和子孫後代的發展道路,就是要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建

設中,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從而保持

社會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走一條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永續不斷的

可持續發展之路。人類能否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是能否協調好人

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國東部經濟發展以及西部的開發中,

存在著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破壞的問題,而由於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

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已到了非治理不可

的程度。因此,這次的西部大開發,絕不能再走“吃祖宗飯,奪子孫

路”的道路。

我國改革開放20年,特別是東部經濟的高速發展,給西部的生態

環境治理創造了難得的良好機遇。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是貧困引起的。要利用全國糧食過剩的有利時機,積極實施退耕還林

(草)工程,搞好綠化,對陡坡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下決心

在長江、黃河中上游地區恢復植被、綠化荒山、保持水土等。同時,

在西部地區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必鬚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符合生態要求的“綠色農業”“綠色工業”,

在實現經濟騰飛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並使環境品質有質的飛躍。

西部開發與西部開放

  改革開放20年,特別是東部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實現

對外開放是發展經濟的有效途徑。對外開放,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

國策,西部大開發也必須堅持這一國策。面向新世紀的西部大開發中

的大開放有兩個方面,一是向東部的開放,二是向世界的開放。我國

東部經濟經過20年的發展,已有了相當的經濟積累,目前正進入産業

結構升級換代、實現二次騰飛的階段。西部對東部的開放,應該結合

東西部的各自特點,進行優勢互補。特別是要利用自己巨大的市場潛

力、豐富的礦産資源、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建設好西部投資的軟、

硬環境,積極引入東部的資金、技術、人才,為西部服務。

  在向世界的開放過程中,西部所面臨的競爭對手也有些不同。當

年東部面臨的是美國、日本、四小龍、東歐等不同層次上的強勁對手,

而今天的西部將主要面對中亞、南亞等一些不同特點的競爭夥伴。這

一特點使西部具有了一定的區域優勢。在制訂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一

定要充分用足、用好、用活“走西口”這一優勢。與此同時,西部地

區應根據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新特點,積極穩妥地建立起比較完善的

開放型經濟體制。特別是面對WTO,必須儘快掌握WTO規則,著力培養

世貿專門人才,加快立法步伐,使法律、法規與國際接軌,努力按國

際慣例辦事,行為規則國際化,使自己融入世界經濟大潮中。

西部開發與小城鎮、城市化

  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必須伴

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滯後,將嚴重阻礙工業化進程速度。

50年代以來,伴隨著迅速的工業化,我國經濟取得了巨大增長,經濟

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截至1998年,我國的工業化率已達55.6%,

但城市化率只有33%,而西部地區的比率則更低。迅速的工業化沒有

給農村地區帶來顯著的影響。小城鎮建設緩慢,城市化率低下,影響

農民收入,影響消費擴張,最終影響經濟增長。因此,西部大開發在

加速工業化進程的同時,必須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改變目前城鄉二

元經濟結構,使農民參與到城市化建設中來。

  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必須強調大中小城市的比例適當與佈局合理,

這也是國外城市發展的基本模式。但我國在此基礎上還要探尋適合我

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借鑒我國蘇南小城鎮現代化的成功經驗,我國的

城市化應該走“中心城市—小城鎮—鄉村”網路化這一模式。單純新

建大城市或舊城改造擴大原有城市規模這兩個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不

適合我國的國情,而小城鎮建設投資費用低、勞動力價格便宜,能有

效吸納剩餘勞動力,緩解大城市的就業壓力,避免西方大城市病,使

農民依靠其自身發展融入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成為一支改變我國國

民經濟結構的十分有效的重要力量。因此,發展小城鎮,構成“中心

城市—小城鎮—鄉村”網路,應是農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選擇。西部

的城市化,必須走這一條道路。

結構調整與産業升級

  歷史事實一再説明,只有當經濟結構符合當時的社會條件,符合

生産力發展和結構迴圈規律時,才能真正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否則

只會妨礙國民經濟運作的良好態勢。自90年代以來,我國逐漸出現了

大多數商品供大於求的狀況。這些主要是産業發展、産品結構、産業

結構不合理,不適合需求結構變化的結果,實質上是産業升級滯後於

消費和生産發展要求的體現。因此,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對我國經

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西部地區由於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和大量的重復建設,經濟結

構、産業結構的問題十分突出。在這次大開發中,西部地區應抓住大

開發和大調整兩大機遇實現經濟結構大轉折。要根據西部的特點和原

有基礎,制定“多重結構,動態升級”的産業結構調整戰略。利用原

有國防工業的基礎,大力發展靠近國防水準的高新國防科技産業和民

用高新技術産業,並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增強傳統的第二産業。利用

西部的自然、人文、民族文化等各種旅遊資源,發展西南、西北各具

特色的西部大旅遊業,並以此帶動第三産業的發展。農業結構的調整

要立足於扶貧改革和農民脫貧致富。利用國家楊陵農業高新技術示範

區的輻射作用,利用高新技術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將傳統

農牧業的改造與“山川秀美”工程相結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培育

與發展能夠發揮資源優勢的支柱産業和精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是一

個關係到全局的大問題,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做到完全

徹底和一勞永逸,它應該是個動態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

西部開發與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支撐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

的重要力量。“八五”期間,我國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22.2%,而個

體工業和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總值分別增長48%和

62.7%,對工業總産值的貢獻平均增加了3.5和4.6個百分點。民營

企業的高速增長,為中央和地方財政開闢了一條重要的經濟來源。

1996年,全國工商稅收為5411億元,私營為60億元,個體為378.8億

元,分別佔總稅收的1.11%和7.35%。在地方財政中,私營、個體

經濟稅收一般佔省、直轄市、自治區財政收入的10%。民營企業的發

展壯大,也為解決就業問題開闢了一條重要渠道。到1998年,我國個

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已達2800多萬人,僅1997、98兩年,就吸納下崗

人員650多萬人。除此之外,民營企業還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

  由於民營企業的這些優點,所以,在西部大開發中,必須重視發

展民營企業。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

用,真正把“十五大”確立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方針落實到具體

工作中去。其次,要對本地區的民營經濟現狀作出客觀評估,分析民

營經濟發展不足的主客觀原因。在此基礎上,加強有關民營經濟的法

律建設,幫助民營經濟建立有效的企業制度,明晰産權界定;解決民

營經濟的融資困難;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解決民營經濟經營上的困

難;切實減輕民營經濟的不合理負擔;加強同業公會的活動,使之成

為民營經濟及企業為自治、自律、保護和增進自身利益的組織,為民

營經濟提供各種服務。

應當指出,對於像西部這樣造血功能不強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發

展民營經濟是一條不需要國家輸血而在短期內就能增強造血機制的有

效途徑。為此,西部地區各級政府應當以發展生産力為目標,以三個

“有利於”為標準,從制度、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為民營經濟創造條

件,使民營經濟能夠健康、快速發展,為西部大開發作出貢獻。

“政策含金量”與“制度含金量”

  分析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可以發現,政策優惠

起了很大作用。政策中有很高的含金量,往往是政策傾斜到哪,哪

裏的經濟就有可能獲得增長。隨著改革的深化,這種“傾斜性政策”

已逐步被“功能性政策”所替代,政策優惠已向制度創新轉化,政策

含金量向制度含金量轉化。事實説明,在目前,挖掘“政策含金量”

已不如改革初期那樣奏效。因此,當前,應該從挖掘“政策含金量”

向挖掘“制度含金量”轉移,從“政策傾斜”轉移到“制度創新”這

座“富礦”上來。

  “十五大”在理論上的突破,為我們進行制度創新指明瞭方向。

因此,我們的任務,主要是依靠制度創新盤活存量,為經濟建設任務。

在西部大開發中,挖掘“制度含金量”,依靠制度創新盤活存量意義

重大。新中國成立以後的30多年中,國家一直將重點放在內地,主要

在西部,“一五”期間以及後來的“三線”建設,國家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財力和物力,建立了許多大型軍工和民用項目。這使得西部地

區積累了相當的存量,是西部的重要財富。如何盤活這些存量,對西

部開發至關重要。

  在西部大開發中,除開發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如水能、天然氣、

部分非金屬和金屬礦産資源和加強交通通訊體系的建設以及生態環境

建設外,應大力振興老工業基地特別是原有“三線”地區的國防工業。

要利用高新技術,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優勢産業和優勢企業,加強技術

改造、挖掘內部存量,在觀念與制度創新的基礎上,煥發老企業的新

春;由重點開發能源和礦産資源轉到對礦産資源的深加工和水土資源

的開發利用,由重工業化道路轉到發展高新技術和農畜産品深加工等

輕工業化道路。總之,要在充分用足政策的同時,通過制度創新,深

挖這座“富礦”的含金量,並將其與西部豐厚的物質、精神存量有機

結合,以此提高西部開發的品質與速度。

特色産業與資源稟賦

  從世界範圍看,凡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它們的産業結構和經濟

體系,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因此,西部大開發要取得成功,一項重

要的任務是努力建設自己的特色産業。

  鮮明的特色産業,源於其特色資源的支撐。因此,特色産業的開

發,要視特色資源構成而確定。在此前提下,在確定特色産業時,還

應綜合考慮如下因素:一、資源的開發要視開發能力及市場需求狀況

而因地制宜,有所側重。二、抓住自己的傳統産業。傳統産業是當地

人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選擇出來的,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很強的生

命力,也往往是當地的特色産業。抓好有根基的傳統産業,大力提高

科技含量,對形成拳頭産品和優勢産業,常可事半功倍。三、國家産

業政策導向。國家對特定時期鼓勵發展的産業,會採取傾斜政策予以

扶持,這是一種“勢”,順勢而動,因勢利導,會收到“好風憑藉力,

送我上青雲”的效果。四、文化因素(地域文化)。經濟與文化往往

互為因果。因此,地域文化特點是高屋建瓴地考慮産業特色的一個深

層次因素。五、避免産業結構趨同。注意與周邊地區特色産業的協調

銜接而不趨同,尤其是周邊地區已有經濟輻射能力相當強的中心城市

時,更須從區域經濟、優勢互補的角度來考慮自己的特色産業。對於

突破了行政區劃界限的經濟的自然聯繫,應有超越于行政區劃上的眼

光、魄力和辦法,加強聯繫,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西部地區不僅地域遼闊,而且是一塊多種類資源蘊藏極為豐富的

寶地。地上有取之不盡的水力、風能、光能資源和珍貴的動植物資源;

地下有儲量極大的煤、油、氣和各種礦産資源;西部還有眾多的自然

景觀、人文景觀、民族文化等旅遊資源……如此豐富的多種資源,不

僅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西部不同地區選擇特色

産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科教興西與人力資源開發

  人力資源開發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過程。今日經濟的發展,主要是

依靠人的智力,國際經濟界把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開發資源並列為

經濟增長的三大資源,通過廣泛應用知識智慧來獲取人類生存和發展

所需要的財富。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經濟不斷向全球化發展,

人力資本在總資本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具有高人力資本的勞動力

成為生産力的核心,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最核心因素,直接決定了國

民經濟以何種方式增長以及速度的高低。

  在現代社會,教育仍然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和主渠道,但同時

又遠遠超出學校教育的範疇,因此,加速人才資源開發,促進人才資

本積累,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在制定科教興西部的

戰略時,還應特別關注以下幾方面;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強職業教育,廣泛推廣培訓上崗制度,全面提高勞動者的職業道德

素質;結合再就業培訓和在職培訓,全面建立終身教育體系,使社會

成為學習型社會,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加速高等教育和專業教育的

産業化;完善人才市場,形成合理的人力資本回報機制。回報機制的

完善,是開發人力資源,形成人力資本,留住人力資本的重要環節。

人才的回報機制不完善,不僅人力資本的形成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就

是培養出了人才,也會得不到充分利用,或者大量外流,並防止“招

來女婿、氣走兒子”現象的出現。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機制,吸納

全國人才為西部所用。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要用事業留

住人,要用感情留住人,要用良好的社會環境留住人,要用適當的待

遇留住人。

光明日報7月4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