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成為特區政府的有力臂助

    

    澳門回歸祖國一年來,眾多社會團體主動轉換“角色”,以主人翁的姿態參政議政,成為“澳人治澳”的牢固社會基礎。

    社團眾多是澳門的一大特色,40多萬人口的澳門,現有各類社會團體1800余個。在漫長的澳葡統治時期,社團擔負著代表各個階層、族群的利益與政府溝通和組織慈善活動等職能;澳門回歸祖國後,社團除繼續保持傳統的職能外,又主動地協助特區政府施政,成為政府推行各項工作的有力臂助。

    談起回歸前後社團的“角色轉換”,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仕明説:“澳門回到祖國懷抱,澳門市民從心裏感到高興。特區政府一心一意為居民做事,這和我們街坊總會的目標是一致的。”

    吳仕明説,今年澳門治安明顯好轉,經濟開始走向復蘇,居民人心安定。但是歷年積累下來的問題不可能很快得到解決,民間社團有必要也有責任與政府同舟共濟,為政府分憂解愁。

    今年以來,針對當前經濟轉型導致失業人口增加,街坊總會與澳門民間團體“仁慈堂”合辦了“緊急救援金”,解決貧困家庭的生活困難;利用有限的資金開辦了失業培訓班,讓失業工人重新自立;與政府部門和其他團體合作,舉辦了集商品買賣、舞臺表演和飲食遊戲為一體的“大笪地”民間夜市活動,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新的休閒、消費場所……。

    與街坊總會一樣,澳門各類社團都在利用自身優勢,為特區的發展獻計出力。

    澳門中華教育會是教育界的主要社團之一。針對當前澳門教育體制中的弊端,教育會主動拜訪政府教育部門並呈交書面意見,提出改革的參考性建議。為提高教師素質,中華教育會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育研討會和教學經驗交流會,經常從外地聘請教育官員或教育工作者來澳門開辦講座,同時組織澳門的教師走出去進行交流訪問活動……。

    這個團體的副理事長李沛霖説:“特區政府是澳門人自己的政府,我們澳門社團理所當然應在支援和促進政府施政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土生葡人是澳門華人社會之外的獨特社會群體。就象“根在澳門”這個社團的名字所顯示的,他們已經把澳門當作自己的家,澳門的發展與他們息息相關。這個社團的秘書長、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李維士説,土生葡人在澳門出生,融入澳門社會其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和其他居民一樣有責任促進特區的發展,使‘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施。”

    與社團積極參政議政相呼應,特區政府也採取措施回應居民和社團的訴求。現在,各政府部門均有一名主管人員專責處理居民投訴,各部門按法例規定的時間回復投訴。政府希望通過這種專責機制,增加公共部門的透明度,簡化行政程式,提高行政效率,做到廣納民意,集思廣益,真正為居民服務。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近日作2001年施政報告時説,一直以來,澳門的社團和市民主動參與了許多領域的社會事務,其奉獻精神和傑出成績有目共睹,這也正是澳門的優勢所在。

    新華社 2000年12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