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農業——劃時代的奇跡

    百年前,即使達官貴人,也很難一年四季吃上來自各地的新鮮糧菜、奇珍異果;百年後的今天,連普通百姓也有這樣的口福。

    中國的農村從過去“二牛抬杠”到現在的縱橫阡陌的 “鐵麥客”;從最為簡單的育種手段到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流民”到穿梭于鄉村與城市之間西裝革履的新型農民。面對這種滄桑巨變,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庫瑞希稱讚説:“一個可耕地面積只佔世界7%的國家養活了佔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真可謂當代的一個奇跡。”

    追尋漫漫百年史,可以清晰地發現,中國農業的飛速變化,主要集中在這個世紀的後半葉,特別是最後20多年的時間裏。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兩次生産關係的重大調整釋放了億萬農民被長久壓抑的生産熱情,促進了新的生産工具和生産技術的廣泛應用,創造了劃時代的偉大奇跡。

    土地改革,使古老的産業煥發生機

    中國傳統農業發端于春秋戰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農業體系。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之初,西方國家大量向中國傾銷農産品以及連綿不斷的戰事嚴重摧殘了中國農業。特別是地權集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佔農村人口86%的貧農、雇農、中農只擁有全國耕地的19%。廣大農民瀕於饑餓死亡的邊緣,終歲勞作不得一飽。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中央人民政府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土地改革工作。它徹底終結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土地關係,3億多農民分得7億畝耕地,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繳納的超過300億公斤的地租。

    分得土地的廣大農民煥發出極大的生産熱情。他們旋即展開了愛國豐産運動,並且開始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底,全國互助組已經發展到802.6萬個,參加的農戶佔總農戶的40%。李順達,這位山西平順縣西溝村的農民帶領合作社的社員,1952年創造出畝産超過以前産量104%的紀錄,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愛國豐産金星獎章”。

    從1952年到1957年的5年間,農業生産連年全面豐收,農業總産值以近4%的速度遞增,糧食産量以3%的速度增加。農業的恢復和發展,使農民生活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同時向社會提供的農産品逐年增加,為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啟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大包乾”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從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間,中國農業在錯誤思想和路線影響下,相當長時間內處於停滯甚至下降的狀態。

    窮則思變。1978年冬夜,安徽鳳陽小崗村出現了石破天驚的一幕:18戶農民相約分田到戶,一種新的土地制度——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在農村大地孕育而生。這種新型的土地制度採取了“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餘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産力,使我國農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大包乾”給農業生産帶來的巨變是輝煌而實在的。1978年至1984年,農業總産值獲得了年均7.7%的高速增長,比1953年至1978年的年均增長率高出近5個百分點。農民實際收入年均遞增16.5%,成為新中國歷史上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

    糧食等大宗農産品的産量更是獲得了驚人的飛躍。據統計,在普遍實行大包乾的1985年,我國糧食産量由1978年的3027億公斤增長到3750億公斤。到1996年突破了5000億公斤大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産國。

    目前,我國糧、棉、油的每人平均佔有量已經達到400公斤、3.6公斤和18.6公斤。特別是糧食的每人平均佔有量比建國初期提高了100多公斤。不僅如此,普通居民的菜籃子日益豐盈,肉、蛋、水産品的産量躍居世界第一,每人平均佔有量已超過世界平均水準。1998年,中國政府宣佈,主要農産品已經告別長期短缺,進入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新階段。困擾中國千百年的吃飯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農業産業化經營,實現小生産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千百年來,中國農民是傳統意義上的小生産者,自給自足。然而,隨著農業生産能量的極大釋放,農産品似乎在一夜之間堆積如山,賣糧難、賣菜難的抱怨此起彼伏。千家萬戶的小生産開始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艱難對接。中國農業開始了真正的市場化進程。

    在“大包乾”後,中國農業迎來的第二步深刻變革就是,農業産業化經營,有人給它起了一個更為簡潔的名字: “公司+農戶”。

    説到農業産業化,不能不提到山東濰坊。1983年,在經過連續幾年的豐收之後,有種菜傳統的濰坊人迎來了 “大包乾”後的第一個“賣菜難”。那一年,有0.5億公斤大白菜吃不完、賣不掉爛在地裏。濰坊人遇到的難題是全國性的。從“吃不飽”一下子變成“賣不動”,作為小生産者的中國農民在市場面前變得無所適從。為衝破“ 賣難”怪圈,濰坊人進行了大膽而艱苦的探索,各式各樣的“龍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企業,有市場,也有合作組織,帶領廣大農民大步邁入市場。

    實施農業産業化經營,由龍頭企業帶動,使分散的農戶能夠面向市場生産所需要的品種,實現新的規模經營和規模效益,成功地尋找到農戶與市場對接的途徑。農業部統計,目前與農戶有比較穩定的利益聯結關係的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達到3萬多個,龍頭企業近2萬個。各種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3900多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15%。而在農業産業化經營的帶動下,黑龍江的奶牛産業帶、吉林的玉米産業帶、山東膠東地區的蔬菜産業帶、陜西的蘋果産業帶等一大批農業産業帶形成,其種類之盛、品質之優、規模之大,是世紀初的中國人所無法想像的。

    農業結構調整,露出新世紀農業現代化的曙光家庭經營再加上社會化服務,能夠容納不同水準的農業生産力。從“大包乾”到農業産業化經營,兩步改革給中國農業搭出了一個適應國情的走向現代化、社會化大生産的基本框架。

    應該看到,在新的世紀,中國農業將要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加入WTO後,中國農産品將會直接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的科技含量較低、農産品生産成本較高,而且品質偏差。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依靠科技和資本的投入,生産優質高效的農産品成為農業發展的中心任務。

    中國農業正在結構調整中尋求新的發展。優質、專用農産品已經大大增加。統計表明,今年全國優質專用小麥麵積比去年擴大2900萬畝;優質早稻面積佔早稻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專用玉米麵積比去年擴大1700萬畝; “雙低”油菜已佔全國油菜籽面積的一半以上。以提高效益為目標的新技術、新品種紛紛問世並投入使用,科技進步在農業生産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跨越計劃”、“引進計劃”、“豐收計劃”等産生一大批科研成果,高油玉米、“中優9507”高産優質麵包小麥等新品種紛紛問世。

    在沿海發達地區,農業現代化已經先行一步。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示範區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接近5000元,近八成的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産業;上海農田每畝産出最高可達3萬元;江蘇省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80多萬畝,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産業化集團就有150多個;浙江一些縣市農副産品出口創匯佔到農業總産值的50%以上。

    按照有關規劃,在未來10到20年時間裏,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將達到70%以上,農民的每人平均純收入在1萬元左右,城鎮化率將在70%以上。農業現代化將在這裡率先基本實現。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並出臺了按保護價收購糧食等一系列有利於農業生産的政策,農業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這是農業發展最有力的保障。廣大農業幹部和億萬農民正在實踐之中不斷破解新的問題,推動農業向更高階段發展。農業這一古老産業在新的世紀必將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新華社 2000.12.04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