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將成為新世紀最新的亮點

    “新世紀會怎樣?最新、最亮的亮點會在哪閃現?我看好中國——種種跡象已經明示,不信等著瞧。”這是世界最大的技術資訊服務公司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的創始人及董事長帕特裏克麥戈爾先生最近的一個預見。他20年來66次訪華,每次都發現中國的新變化。該集團在全世界投資了120個公司,其中70多個在中國,資金1億多美元,集團還準備兌現在華投資10億美元的承諾。麥戈爾先生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由於置身於一個廣大的國內市場,中國新興企業擁有任何其他國家同行都難以企及的優勢,即他們擁有廣闊的實驗天地,任何新思想都能在這片廣袤的天地裏成形、茁壯成長,並最終走向世界。”

    像這樣傾心中國的世界知名大老闆不勝枚舉。瑞典愛立信公司總裁柯德川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不僅在電信方面,在各個領域都一樣,中國的未來將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中國政治的穩定、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及社會生活的不斷文明開放,都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中最具吸引力的熱點。近年來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紛紛把他們原在香港等地的區域總部向中國內地遷移,僅上海就遷來了通用汽車、聯合利華、3M、博士倫等50多家跨國公司。據上海近期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上海常駐的企業界代表逐年上升,已佔到外籍人員的45.9%,世界500強企業中就有254家在上海落戶。一些大型國際會議也爭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頻繁舉辦,資訊豐富。一位英國路透社的駐京記者深有感慨:“過去駐台北當記者發愁沒有新聞,現在北京發愁新聞多得忙不過來。”

    除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市場潛力對世界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外,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也令越來越多的老外傾倒。上月一場別開生面的北京京劇票友演唱會把各國的京劇迷吸引到了北京,79位海內外票友們在長安大戲院一連唱了5天的大戲,場場爆滿場場精彩。

    許多“老外”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就感到無比新奇。蓋泰勒西是一位曾經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美國著名記者兼作家,他過去從來沒有來過中國,去年在看中美爭奪女足世界盃冠軍賽時,被中國女足勝不驕敗不餒的作風所打動,於是決定到中國來看看,原打算在中國只停留兩個星期,沒想到在北京一住就是半年多,一個完全與他印象不同的新中國令他大為驚訝。泰勒西先生越深入了解中國,就越感到這個國度的美好與神奇。他誠摯地對我説:“美國的媒體對你們的報道不公正。”今年春天他離開中國回國後,便開始寫他在北京的真實見聞、一本關於中國和女足的書。近日他還來信説:“我非常懷念在北京的生活……”

    在北京任職的各國外交官或記者,許多人期滿後仍不願離開,有的轉入駐中國的外企,有的從事在中國的研究項目。瑞典使館的前文化參贊閻幽罄先生年初卸職後,便爭取到一個瑞典支援的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項目。他對記者説,瑞典人對中國的興趣濃厚,在北京的瑞典人就有600名之多。

    來中國旅遊或學習的外國遊客及學生更是年年看漲,今夏北京天氣酷熱,可突擊學漢語的熱潮更熱。從剛結束的漢語水準考試的統計看,今年參加考試的外國學生有7153人,比去年增加了1165人。據統計,在上海的老外懂中文的佔29.2%,懂一點的佔46.4%。他們希望能看懂中文報紙,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

    2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帶來了無限風光,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這種挑戰與機遇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國際友好城市選擇與促進委員會會長華讚先生是位美籍伊朗人,他向記者談到中國改革開放時,用了一個比喻:“中國像慢慢拉開的弓箭,拉的時間很長,最後能量一下子釋放出來,這個過程誰也阻擋不了,而它在世界上産生的影響將會超過我們所有人的想像。”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08月0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