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積極財政政策是當前擴大內需最直接的手段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2%,工業增加值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1%,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1%,外貿出口增長38.3%,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繼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此間經濟界人士指出,宏觀經濟運作出現的重大轉機表明瞭我國實施以積極財政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正在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上半年的實踐再次證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無疑已經成為當前擴大內需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與國民經濟運作態勢相適應,上半年我國的財政收支也保持了較快增長,財政收入62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6億元,增長17.9%。全國財政支出58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90億元,增長25.6%。

    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使財政政策在啟動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近幾年來,面對內需不足、出口競爭加劇、就業壓力增大、經濟結構不合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突出問題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稅收、價格和收入分配等經濟杠桿,促進投資、消費和出口需求,拉動經濟增長。1998年下半年,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國內需求不足的矛盾,增發了1000億元國債,專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1999年在年初預算安排發行500億元國債的基礎上,又增發了600億元長期國債,專項用於增加投資和技改貼息,同時制定了鼓勵投資和擴大出口的稅收政策,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城鎮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在過去的二年中,國家通過財政向銀行增發國債,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支援了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了經濟增長。

    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帶動了投資和消費,擴大了內需,推動了出口,促進了經濟增長、結構優化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也為財政收入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引導我國經濟向著快速穩定健康方向發展。根據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有關部署,今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年初,國家將發行1000億元國債列入預算,並繼續全面執行去年出臺的調整收入分配政策和稅收政策;對設在中西部地區的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繼續緩徵新基金交易印花稅;外國投資者在進行公司集團重組中不予追回已獲得的退稅款;取消238項由各地頒布的涉及交通和車輛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集資項目等。

    從上半年的實踐看,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建設項目投資,不僅帶動了今年上半年水泥、鋼材、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和能源的生産增長、價格回升,而且為帶動消費工業品價格上漲和長期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取消固定資産投資方向調節稅,對涉及房地産的營業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給予了一定減免,激發了房地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盤活了因大量空置房屋所造成的沉澱資金;對增值稅、營業稅、進出口稅收、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及科研機構轉制等有關稅收政策作了明確規定,促進了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的發展;用數百億國債資金為大中型企業技術改造貸款提供利息補貼,有效地引導了企業投資方向,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經濟效益提高。再加上政府每年為國有企業脫困所投入的大量資金和優惠政策,使得上半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4倍,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率、開徵利息稅、穩步推進稅費改革和提高城鎮低收入居民收入等政策,也使得上半年出口額和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度上升,有效地拉動了消費需求。

    同時,國家加強了對重點項目的財政支出。上半年,對社會保障的支出同比增長1.95倍,公、法、科技、教育、農業科技支出也大幅度增加。這些投入無疑為國有企業改革、調整經濟結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近日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認真落實國債配套資金和抓好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和管理。繼續堅決按國務院確定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及時撥付國債資金,國債資金主要用於在建項目,力爭儘早發揮效益;認真選擇技改項目,突出科技進步與産業升級;進一步加強對國債資金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中央財政還將在近期選擇部分國債重點項目實行國庫集中撥付試點,不再通過主管部門層層撥付資金,以減少撥款環節,縮短資金在途時間,避免資金沉澱,防止擠佔、挪用。

    

    新華社2000年8月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