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內主持人缺乏專業性?

龐永厚

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餘音未了,央視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又拉開了帷幕。業界人士預測,本次大賽規模最大、選擇範圍最廣、權威性最強,同時有可能導致新的電視收視高潮。日前,就本次大賽的相關話題,大賽總導演田永明先生接受了本報專訪。

  以下記者簡稱“記”,田永明簡稱“田”。

  記:請談談本次大賽的最初創意及概況。

  田:這一創意始於去年。追溯央視電視主持人大賽的歷史,1988年推出“如意杯”,1995年至1996年跨年度搞了“金士明杯”大賽。在“如意杯”上推出了程前、高麗萍,在“金士明杯”走出來的袁鳴、曹可凡、王志、溫迪雅等。可以説,這種大賽在推動電視傳媒業的發展、挖掘優秀電視主持人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不過,大賽在賽制設置上沒有形成一個定勢,缺少連續性。

  隨著電視傳媒的發展,對欄目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主持人個性化、品牌化已是大勢所趨。本次大賽即是採取全新的方式,發掘新的主持人。大賽定位在大眾參與,不分職業,不分年齡(18—45歲均可參賽)。

  記:您如何評説現在的電視主持人和80年代的主持人的不同風格。

  田:播音和主持是兩個概念。80年代的主持人帶有濃厚的播音員色彩,比如沈力、宋世雄等老一輩非常有影響力的主持人身上,殘留著很多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印跡。解説時,他們注重對畫面的同步重復,觀眾覺得話多。孫正平、韓喬生師承了宋世雄的這種風格。然而,這種風格現在多多少少有點落伍了。隨著體育頻道的開通,一批專業化、半專業化主持人出現了。比如張斌、黃健翔等,具有迥然不同的主持風格。他們所描述和預測的東西是畫面上所沒有的,為觀眾欣賞節目

作一補充、説明和闡釋。再比如現在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如新聞調查、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主持人,與80年代的主持人相比,生動得多,是一種新聞評論型主持人,而不再單純是一播音員或節目“代言人”。

  記:您認為目前國內電視主持人的主要缺陷和差距在哪?

  田:這是一個培養體系問題。國內主持人的來源一般是院校培養的學生,基本是播音專業或影視表演專業,帶有以前播音員的印跡。特別是專業知識上的缺乏是最明顯的差距。比如一些專題欄目主持人,不能説具有專家一級水準,但起碼應具有相應的科普知識和能力。

  目前中央臺共有300多個欄目,讓觀眾耳熟能詳的主持人不多,適合觀眾欣賞口味的主持人更少。正是這種缺乏和需求之間的矛盾,促使我們通過大賽,在全國撒網,發掘優秀人才。目前在臺裏以打工形式客串主持的一些學生,如北大法律系的在讀研究生,表現和以前主持人大不一樣,非常出色。相信這次大賽也會使一些優秀主持人脫穎而出。

  記:請介紹一下電視傳媒較發達國家的主持人的情況。

  田:歐美及日本等電視傳媒發達國家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一般有一二十年電臺或通訊社的記者或編輯經歷。經過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使他們具有很強的預見力、判斷力和組織調控能力,是整個欄目的中樞。當有突發事件時,他們根據對觀眾的理解,迅速作出反應,派記者到現場捕捉新聞熱點。比如CNN的主持人獲悉羅馬尼亞政變後,馬上派記者從畢加勒斯特到美國白宮、五角大樓等處採訪。

  此外,這些國家的一些電視欄目往往聘請專家做主持人。如剛剛退役的NBA巨星巴克利,受聘到NBC去做體育評論員。每當世界盃期間,體育欄目往往邀請足球名星做主持人。這在我國也有先例,如退役的前世界體操冠軍楊波,目前在中國娛樂報道做主持人。

  記:您認為作為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最基本的素質是什麼?

  田:我認為應具以下4種基本素質:一是相當的文化素質,一般需相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學識;二是獨特的語言能力。但不一定要字正腔圓,只要不影響與觀眾交流,帶點東北味、西北味也無防,關鍵是要有感染力;三是在外形上的親和力;四是要有個性特徵,有內涵,這是最重要的。

  記:您認為對一名電視主持人的形象作何要求?

  田:形像是一個標誌,但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上的東西,很個性化。比如有人説崔永元的形象一般,但他的口碑極好。純追求外形不是尋找主持人的必然趨勢,關鍵要有內在的個性特徵。

  記:今後主持人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田:電視傳媒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專家型、學者型、個性化的主持人,對主持人的學識、語言能力、個性特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集策劃、編輯、採訪為一體,是未來主持人的發展方向,一批原來做編導的製作人員會從幕後走到臺前,擔當主持人。因為他們參與創作,了解欄目,能很好地把握欄目的走向。如《夢想劇場》中的畢福健、《實話實説》中的崔永元,都是開始參與欄目創作,最後擔綱主持欄目,已形成一個成功的模式。

生活時報 8月2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