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銀行遭遇“不接軌” 銀行存錢是否該交費  

    北京首家外資銀行昨開門營業,“取款收手續費”讓客戶有點想不通

    昨天,北京首家經過批准的外資銀行——匯豐銀行北京分行首次向居民和企業敞開大門。記者發現,雖然不少北京人慕名而來,但面對“低於2000美元的存款將每半年收取20美元服務費、每筆外幣現金提款都將收取提款額0.25%的手續費”的“費用門檻”,客戶們有點想不通。

    來存款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都説外資銀行服務好,早打算把錢交給匯豐打理。”可面對存款收費,他説,還得再算算賬,“在國內銀行存錢,一分錢都不收。在外資銀行存1500美元,得交20美元服務費,取款時又得交3.75美元,這一進一齣就23美元呀。”

    存款收費問題同樣是記者們窮追猛打的焦點。匯豐北京分行行長劉展智不得不把原因解釋了四五遍:“對於外資銀行來説,存取款收費都是市場行為,是賬戶維護的成本,以後不同的收費標準,就意味著我們將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産品和服務。”

    記者的問題又拋了出來:“目前匯豐只能提供外幣存取,在沒有提供理財等其他服務之前,緣何收取服務費?”據劉展智介紹,在美國、香港等全球其他地區銀行,存取款等金融服務收費都是非常基礎的,居民存一定額度後,就能享受理財、轉賬等免費服務。

    國內一家商業銀行專業人士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外資銀行收取提款手續費,是希望客戶通過本行的銀行卡、電話、網路銀行實現非現金支付。但由於目前外資銀行受中國金融開放時間表的限制,洋銀行的絕大多數拳頭産品尚未推出,收費也就顯得過於突然。(王旭 張念慶)

    銀行存錢今後是否該交費

    繼日前上海儲戶狀告花旗銀行“亂收費”之後,在匯豐銀行為北京、上海兩地提供外幣服務的第一天,銀行收費話題再次成為爭論焦點。許多居民顯然更關注,中外資銀行以後存款是否都會收費?

    匯豐銀行北京分行行長劉展智認為,匯豐目前能夠提供美元、日元、港幣等8種貨幣的現匯帳戶、4種貨幣的現鈔帳戶,今年還將推出外幣的“卓越理財服務”和銀行卡服務,每一項收費都是根據成本核算而制定,完全與國際接軌。“如果你夠一定的存款數量,成為匯豐的客戶,以後將能免費享受匯豐的理財、轉帳等多項服務。銀行本來就是一個企業,提供的服務就是一項商品勞務,理應收費。”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就連中資銀行的人士都認為收費可能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國內一家商業銀行行長曾指出,銀行服務本來就不是免費大餐,收費將有利於提供有差別的産品。《中華工商時報》報道説,中國銀行業協會已于去年8月份向人民銀行上交了一份《調整中間業務收費的建議》。該《建議》共涉及四十多項業務。根據銀行投入的成本和合理盈利水準,每項業務都制定了一個最低收費標準,各家銀行可以根據各自服務情況進行浮動。該報道稱,對銀行收費具有決定權的兩家主管部門———人民銀行和國家計委正在協調。(張念慶 王旭)

    給洋銀行“送錢”緣何還收費

    序曲響了一遍又一遍之後,外資銀行終於正式登陸中國內地,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先後在上海、北京開展外匯業務。但外資銀行的到來並沒有如人們預想的那樣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反而出師不利,外資銀行與中國儲戶之間的第一次交道,就帶來令雙方都有些尷尬的矛盾和衝突。

    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不約而同地制定了對存款低於一定數額(5000或2000美元)的儲戶收取服務費的規定。這一規定顯然讓中國儲戶感到意外和不滿,於是也就議論紛起,花旗銀行在上海開業沒幾天,就已經遭人指控,匯豐銀行在北京還沒有開業,便先遭新聞界的質疑……

    人們對外資銀行做法的質疑大約産生於不解和不平。不解的是,吸儲、放貸,低進、高出,從中賺取利差,是我們對銀行經營和營利模式的基本理解。於是每一個儲戶都是來給銀行“送錢的”,銀行理應恭迎尚惟恐不及,哪還能板起臉來收費?不平的則是同為儲戶,大戶就免費、小戶就收費,分明是嫌貧愛富,歧視百姓。上海儲戶指控花旗銀行,主要就是控其對小儲戶的歧視。

    但事情出來之後,已經有業界專家指出,國外銀行,尤其是花旗、匯豐這樣的大銀行,已經不把賺取存貸利差作為營利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轉向利用向用戶提供理財服務而賺取服務費用。這層道理一旦説破,其言外之意也就不難理解:對於銀行來説,不是每一個儲戶都是“上帝”,那些無“財”可“理”的小儲戶就尤其不是。於是對他們收些費用,既可以平衡銀行成本,還可以含蓄地提醒他們,是不是到別家去找找不收費的服務。對於這種做法,如果以小儲戶的心理感受進行道德判斷,則歧視是肯定的。但銀行不是公益機構,沒有義務向社會提供普遍服務,為不同的客戶按不同的事前約定提供不同的服務,是銀行的權利。至於這種事前約定本身就已經對小儲戶的心理造成了傷害,則不在崇尚經濟理性的銀行家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過去我們曾經把到銀行存錢稱做“支援祖國建設”,而銀行的經營宗旨則是“為人民服務”,於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交道就不是經濟行為而更像是公益行為。但現在銀行越來越是銀行了,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關係也就需要重新界定。既然賺取存貸利差還是國有銀行的主要營利手段,最大限度地吸收存款,就還是銀行經營的最重要的依託,以免費服務吸引、留住儲戶,就可以理解成國有銀行的經營策略,而不一定是對每一位儲戶的愛心。而且現在國有銀行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要求銀行逐步淡化行政色彩,回歸經濟理性,以經濟規律指導企業經營行為。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出於營利目的,就可能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服務策略。將來有一天國有銀行也實行對某些客戶、某些業務的收費服務,我們也不必不解。

    至於不同社會階層在社會生活中受到不同對待,確實事關社會平等問題。健康、合理的社會不能放任這種不平等現象惡性發展。但追求平等的願望不能寄望于銀行家的善心和姿態,而是需要其他社會力量的努力。(張天蔚)

    北京青年報 2002-04-1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