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探尋中華民族根脈的樂章——評《何以中華》

2024-05-21 11:40:10.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深入研究和闡述中華文明的形成及其發展歷程,充分把握中華文明的根脈,以堅定文化自信。由中國民族博物館編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何以中華——一百件文物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以下簡稱《何以中華》),用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示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壯麗圖景,詮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豐富的歷史內涵。該書甫一面世,便以其獨特的編纂方式、豐厚的知識內容、精美的印刷技藝使人眼前一亮,引起人們的關注。我細讀此書,深受其愛國情懷、科學態度和精雕細刻工作精神的感染。

奏響探尋中華民族根脈的樂章——評《何以中華》

銅坐龍。1956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 圖片選自《何以中華》  

科學嚴謹

《何以中華》的編纂者以高度的歷史文化自信,勇於擔當,立意闡述中華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為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有力的實物支撐。為完成這一宏大敘事主題,作者們在諳熟這一領域相關文物、文獻的基礎上,精心揀選出極具代表性的百件文物,穿插以簡明的、畫龍點睛的論述,出色地完成了這一艱巨任務。

參加編纂的是中國民族博物館長期從事民族文物研究的專家,他們在梳理大量有關中國歷史文物的基礎上,對所選用的文物以科學的態度進行闡釋。如在序章“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生命根系”中,選用兩顆元謀人到府齒化石。編者首先介紹此門齒化石被科學鑒定為距今170萬年,是古人類的鏟形門齒。作者沒有停留在文物本身,而是由此放眼全國各地,在研究了眾多的古人類遺址後發現,凡有門齒者多為鏟形;再觀察世界其他人種,具有鏟形門齒者寥寥。這些認識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有具體數據作為支撐。以科學嚴謹的論述,有力地揭示出中華民族起源的本土性特徵,使讀者對中國百萬年前的根脈有了深刻的認識,開發了文物的深層次精神資源,實現了編纂者的社會情愫。

脈絡清晰

《何以中華》將看似各不相干的文物經過編纂者的有序排列,精心繫連,加以雅俗共賞的文字闡述,便成為一幅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生動歷史畫卷。

該書用具有高度表徵力和敘事性的歷史物證,溯源而上,趁流而下,貫通古今,揭示文物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記憶,呈現出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演進場景,表現出中國歷史的連續性。在該書第一章“中華民族的孕育與起源”中,以河姆渡骨耜、紅山玉龍、龍形牙璋和“中國”一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青銅器何尊等29件文物,展現了距今7000年前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第二章“中華民族的自在發展”中,以銅詔鐵權、新疆出土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大趙萬歲”瓦當、陳國公主金覆面、天字拾二號夜巡牌、清代“金瓶掣簽”苯巴瓶等62件文物,展現了秦漢至清代的歷史面貌;第三章“中華民族自覺實體的形成”中,以虎門鐵炮、毛澤東手跡“鞏固統一戰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等8件文物,展現了清代晚期至新中國成立時期的歷史面貌。

全書以歷史先後的順序,用“物”和“文”的有機串聯,論從物出,實現了“史”的貫通。其中包括早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起源,夏商周時期華夏的崛起,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夷五方格局,秦漢時期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開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唐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宋遼夏金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至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不斷昇華和新紀元的開啟,展現了完整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形成和發展的鏈條,構建出中華民族從不間斷的文明傳統體系,顯示出為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打下的堅實基礎。

奏響探尋中華民族根脈的樂章——評《何以中華》

《何以中華——一百件文物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 中國民族博物館 編纂 鄭茜 主編 四川民族出版社

精粹紛呈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何以中華》在注重中國縱向歷史有序發展的同時,還十分著意在地域上的總體擘畫佈局,其中既考慮到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呼應,又有華夏中心地區與邊疆各民族地區的照拂,還有農耕、遊牧和山地的互動互補。

在悉心遴選的一百件文物中,不僅有中原地區漢族主要發祥地的多件重量級文物,如河南省的二里頭龍形牙璋、陜西省的何尊、山東省的雙鋬三足白陶鬶、山西省的朱書扁陶壺。還有周邊民族地區的珍貴文物,如黑龍江省的金上京銅坐龍、內蒙古自治區的紅山玉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西藏自治區的《薩班致烏斯藏蕃人書》、青海省的骨笛、四川省的青銅縱目面具、雲南省的“滇王之印”金印、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銅鼓、貴州的大銅釜、浙江省的河姆渡骨耜等,在地域上涵蓋了中國絕大多數省區。所選文物類型多樣,互鑒互補,琳瑯滿目,精品紛呈。

編纂者特別注重歷史上各民族之間密切聯繫的展現,對歷史上重要的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權都有恰當的表達和交代,如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吐蕃、契丹、党項、女真、蒙古、滿族等。通過所選文物的闡釋,表現出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密切交往、交流和交融。可以清晰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和各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連、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係,突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性。

總之,這部厚重的《何以中華》多角度地呈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的歷程,考鏡源流,深入淺出,可讀性強,真正做到了使文物“活起來”,在新時代視域下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鞏固和提高,有利於凝聚認同,開拓新視域,增強文化自信,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趙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