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食藥物質”一起煮不會産生毒性

2024-10-09 14:43:3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健康是老年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天氣漸漸涼下來,冬令進補又提上老年人的生活日程。冬令應該如何進補?挑選人參有講究嗎?不同的食藥物質搭配會産生不良反應嗎?

10月8日,在“趣玩學長”科普敬老周活動上,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的專家們帶來諸多中醫藥知識,幫助老年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

中醫專家們為民眾帶來諸多中醫藥知識。(張晶瀅攝)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專家石雲表示,冬令進補是中國優秀傳統養生文化,需要根據自身體質狀態,選擇合適的食物或滋補品。石雲指出,對自身體質狀態不清楚的,可以到家庭醫生處諮詢。

提到進補,人們會想到人參,那麼市場上常見的野山參和園參有什麼不同?對此,石雲直言,野山參和園參都是人參,只不過生長方式不同,前者自然生長年份較久,生長緩慢,至少15年—18年才能采收,價格較高;後者栽培生長,4到6年即可采收,價格較親民。這位專家坦言,兩者功效相同,只不過在某些標記物含量有差異。民眾選購時,可以根據體質狀態和經濟情況,合理選購。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冬令除了人參以外,還有很多“食藥物質”作為補益品選擇,比如,枸杞子、黃精、黑芝麻、蓮子、萊菔子。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副館長、副書記,國家註冊營養師高圍溦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歷來有“藥食同源”的觀念。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食藥物質的定義是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前公佈的106種物質,不存在傳統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問題。不同的食物一起烹調時,性狀可能會發生改變,但不會産生毒性。

不過,按照中藥材的性味歸經等屬性,會存在一些食藥物質的配伍應用問題。高圍溦建議民眾,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個體健康需要來準確選擇,不同應用目的採用不同配伍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高圍溦介紹,食藥物質有的可以直接吃,比如:桑葚、烏梅、山楂、蜂蜜;有的是香辛料,比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有的是燉湯伴侶,比如:黨參、當歸;有的可作茶飲,比如:胖大海、菊花、枸杞、紅棗;有的物質可以煮粥,比如:山藥、薏米仁、萊菔子;還有一些可以入菜,如白果、蓮子、魚腥草、蒲公英等等。這位專家指出,不同食藥物質的健康功效是有差別的,如何正確使用這些食藥物質,還需要民眾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中醫養生知識,這樣在生活中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確有實效。

10月是全國敬老月。2024年度上海敬老月以“樂享樂齡,構建老年友好人民城市”為主題。10月8日至10月13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展的“趣玩學長”科普敬老周活動,也是全國科普日活動之一。活動圍繞“知無涯·餘熱生輝”主題,聚焦老年科學教育,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無限可能。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接受採訪時表示,要發揮中醫藥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積極開展為老中醫藥健康服務。據悉,當日活動以“聯動、鼓動、推動”的多維度行動,集結全社會力量推進老年人的科學養老。主辦方期望:匯聚自然科普聯盟力量、吸引跨界資源合作、服務學校及社區等方式聯動全社會各方力量,將老年科普做強做實。

據悉,在老齡化時代背景下,“趣玩學長”科普敬老周鼓勵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年齡層人群投入到科學養老的行動中來,以“有備于老”;推動老年終身教育體系發展,以科學教育滿足老年朋友的“求知、審美、自我實現”的需求,從而增進老年福祉,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陳靜)

責任編輯:夏岩